时间:2025/7/25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点击: 61 次
安宁老年大学开“非遗”传承课7天时间全日制,由安宁扎染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现场授课并实训,52名50岁以上学员全部学得技法并可独立完成作品。这是近日安宁市老年大学创新开办的“非遗”传承课堂第一期“民族民间扎染课”。课上,杨成老师向学员们介绍了扎染技艺的发展历史,并将此技艺于安宁的传播过程做了介绍。同时,阐明了在新时代文明发展背景下,传承此项技艺的意义。安宁老年大学开“非遗”传承课短短一周,老师悉心教授了扎染设计、制版、拓印、缝纈、染色、拆线、包装的基本技艺,学员们饶有兴致地学习和实践。看着自己制作出来的一幅幅作品,学员们深切感受到了艺术之美和生活之乐。据了解,近年来安宁市在有关民生福祉事业的建设中,着力于营造敬老、爱老、助老的社会氛围。而为丰富老年人的晚年生活,为老年人营造更多幸福感,着力于将老年教育办好办强。去年,安宁市老年大学(含分校)特别通过调查问卷的方式,向广大学员收集学习需求及意向,书法、声乐、舞蹈、瑜伽、乐器、花灯、二胡等应有尽有,课程丰富了,老人们的学习兴趣也跟着提了上来。但在“如何开发校本课程,培育办学特色”研究上仍有欠缺。为此,在今年特谋划开办“非遗传承班”。此次扎染课程的成功办班,为探索如何充分开发和利用地方教育资源,将本土文化融入老年课程教学提供案例。云南网记者熊瑛摄影报道

------分隔线----------------------------
  •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发布优势
  • 广告合作
  • 版权申明
  • 服务条款
  • Copyright (c) @2012 - 2020



    提醒您: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做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