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8-9-22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点击: 61 次

暑退秋澄气转凉,日光夜色两均长,

银棉金稻千重秀,丹桂小菊万里香。

——秋分

时光荏苒,转眼就要秋分了。

知识篇

秋分者,阴阳相伴

《春秋繁露·阴阳出入上下篇》云:“秋分者,阴阳相伴也,故昼夜均而寒暑平。”

“秋分”的意思有二:

一是按我国古代以立春、立夏、立秋、立冬为四季开始划分四季,秋分日居于秋季90天之中,平分了秋季。气象专家介绍说,按农历来讲,“立秋”是秋季的开始,到“霜降”为秋季终止,“秋分“正好是从立秋到霜降90天的一半。

二是此时一天24小时昼夜均分,各12小时。“秋分”日,阳光几乎直射赤道,此日后,阳光直射位置南移,北半球昼短夜长。

我们的老祖宗把一年分成24个节气,每个节气15天左右。又将五天称为“一候”,“三候”为一个节气。每一候均以一种物候现象作相应,叫“候应”。

“一候雷始收声;二候蛰虫坯户;三候水始涸”。说的是秋分。

古人认为雷是因为阳气盛而发声,秋分后阴气开始旺盛,所以不再打雷了。雷二月阳中发声,八月阴中入地收声。阳光随之衰微。前半秋,秋云逶迤,秋霞烂漫已成告别。后半秋,阴风四起,秋雨缠绵,该秋虫残鸣、红叶伤心了。

第二候中的“坯”字是细土的意思,王安石诗云:“忽忽远枝空,寒虫欲坯户。”“坯”在这里是“培”的意思,虫类受寒气驱逐,入地封塞巢穴,提前告别残秋,准备冬眠了。

水始涸:,涸是干竭,水气的影响,春夏水长,到秋冬就会干涸。

秋分时节,我国大部分地区已经进入凉爽的秋季,南下的冷空气与逐渐衰减的暖湿空气相遇,产生一次次的降水,气温也一次次地下降。正如人们常所说的那样,到了“一场秋雨一场寒”的时候,但秋分之后的日降水量不会很大。

趣味篇

有趣的节气

秋分实在是一个有趣的节气,习俗又浪漫又实在还有趣的很。老少皆宜,童叟无欺。

祭秋月

据史书记载,早在周朝,古代帝王就有春分祭日、夏至祭地、秋分祭月、冬至祭天的习俗。其祭祀的场所称为日坛、地坛、月坛、天坛。分设在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北京的月坛就是明清皇帝祭月的地方。《礼记》载:“天子春朝日,秋夕月。朝日之朝,夕月之夕。”这里的夕月之夕,指的正是夜晚祭祀月亮。这种风俗不仅为宫廷及上层贵族所奉行,随着社会的发展,也逐渐影响到民间。不过由于传说中的嫦娥是位女子,因此有了“惟供月时,男子多不叩拜”,即民谚所说“男不拜月”的传统。

竖鸡蛋

“秋分到,蛋儿俏”。在每年的春分或秋分这一天,我国很多地方都会有不少人在做“立蛋”试验。

吃秋菜

岭南地区,昔日逢秋分那天,全村人都去采摘秋菜——一种野苋菜,人称之为“秋碧蒿”。采回的秋菜一般与鱼片“滚汤”,名曰“秋汤”。有顺口溜道:“秋汤灌脏,洗涤肝肠。阖家老少,平安健康。”一年自秋,人们祈求的还是家宅安宁,身壮力健。

粘雀嘴

秋分这一天,农民按习俗每家都要吃汤圆,而且还要把不用包心的汤圆十多个或二三十个煮好,用细竹叉扦着置于室外田边地坎,名曰粘雀子嘴,意思是希望避免雀子来破坏庄稼。

送秋牛

秋分时分便会出现挨家送秋牛图的人。“秋牛图”是把二开红纸或黄纸印上全年节气,还要印上农夫耕田图样。送图者都是些民间善言唱者,主要说些秋耕和吉祥不违农时的话,言词虽随口而出,却句句有韵动听。俗称“说秋”,说秋人便叫“秋官”。

候南极

因为我国在北半球,因而南极星(也称“南极仙翁或老人星)一年内只有在秋分之后才能见到,且一闪而逝,极难见到,春分过后,更是完全看不到。南极仙翁又称南极真君,是古代汉族神话传说中的老寿星,为元始天尊座下大弟子。因为他主寿,所以又叫“寿星”或“老人星”。所以古时把南极星的出现看成是祥瑞的象征。因而历代皇帝会在秋分这日早晨,率领文武百官到城外南郊迎接南极星。在《史记·天官》中有记载:“南极老人,治安;常以秋分时,候之于南郊。”

影子哪儿去了

秋分这天太阳直射点不偏不倚地照在赤道上,当你来到赤道线时,就会发现任何物体都找不到自己的影子。

高度和影子一样长

在北纬45度线上,用不着爬高,便可丈量出建筑物的高度,因为他们好像早就和自己的影子商量好了似的:因为这一天高度和影子一样长,所以知道了影子的长度,也就知道了建筑物的高度了。

养生篇

秋分后太阳直射的位置移至南半球,北半球得到的太阳辐射越来越少,而地面散失的热量却较多,气温降低的速度明显加快。农谚说:一场秋雨一场寒,白露秋分夜,一夜冷一夜。八月雁门开,雁儿脚下带霜来。

此时自然界的阳气由疏泄趋附向收敛、闭藏,起居作息要相应调整,《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曰:秋三月,早卧早起,与鸡俱兴。早卧以顺应阴精的收藏,以养收气;早起以顺应阳气的舒长,使肺气得以舒展。传统医学认为,人体的生理活动要适应自然界阴阳的变化,因此,秋季要特别重视保养内守之阴气,凡起居、饮食、精神、运动等方面调摄皆不能离开“养收”这一原则。

饮食方面应多喝水、吃糯米、莲藕、银耳等能生津润燥的食物。

螃蟹味美莫贪多

秋分前后,螃蟹开始黄肥肉满。结果,因贪图美味,吃出病的人不在少数,比如:急性肠胃炎、急性胰腺炎等。

消化科医生提醒您,螃蟹首先要蒸熟煮透,吃蟹时最好还要除去蟹的腮、胃、心、肠等脏器。由于螃蟹性寒,虚寒者不宜多食,更不能与柿子、生梨等寒性水果同食。

“三高”少吃肉蛋黄

网红蛋黄酥味美可口,狠狠地给月饼正了正名,但是三高人群要格外注意哦。太甜,高胆固醇,多油。

有些人好吃甜食,甚至还每天把月饼当早饭吃。医学专家提醒,吃这类月饼时要特别注意,早上或中午吃可补充能量,也不易发胖,但在晚上,则应少吃或不吃月饼,特别是患有心脑血管疾病的老年人更应如此,否则可能增加血栓风险。因为这类月饼大多含有较多脂肪,蔗糖较多,过量食用还可能引起胃满、腹胀、消化不良、食欲减退、血糖升高等不适症状。糖尿病病人也不能多吃所谓“无糖”月饼,这些月饼热量仍然可能较高。因此,高血脂、高胆固醇人群,要少吃肉馅、蛋黄馅月饼。

月饼吃得过多,可能会觉得油腻。品尝时,宜多饮绿茶。

防燥宜多吃“辛酸”果蔬

秋分时节,饮食上要特别注意预防秋燥。秋分的“燥”不同于白露的“燥”。秋分的“燥”是凉燥,白露的“燥”是“温燥”,饮食上要注意多吃一些清润、温润为主的食物,比如:芝麻、核桃、糯米等。秋天上市的果蔬品种花色多样,像藕、荸荠、甘蔗、秋梨、柑橘、山楂、苹果、葡萄、百合、银耳、柿子等,都是调养佳品。

秋分时节,还可适当多吃一些辛味、酸味、甘润或具有降肺气功效的果蔬,特别是白萝卜、胡萝卜。值得提醒的是,秋分后寒凉气氛日渐浓郁,如果本身脾胃不好、经常腹泻,水果吃多了也可能诱发或加重疾病。

秋分药膳还要善用百合,像百合莲子羹、银耳百合羹等,都是不错的选择。这里给大家推荐一道汤。

补水冬瓜瘦肉汤

功效:滋阴祛燥、健脾开胃、生津润肺

原料:冬瓜g,瘦猪肉g,莲子g,薏苡仁40g,鲜柚皮20g,生姜2片,盐少许。

做法:猪瘦肉洗净,切片后放入开水中氽烫至出现浮沫,捞出沥干备用;柚皮洗净,放入开水锅中氽烫半小时左右,捞出榨干水分备用;莲子洗净并去外皮,冬瓜切片,薏苡仁洗净,生姜2片,备用;砂锅置火上,先倒入适量清水,再下柚皮、冬瓜皮、瘦肉片、薏米、莲子、姜片,先用武火煮沸,再用文火慢煮3小时左右;出锅前用盐调味即可。

功效:滋阴祛燥、健脾开胃、生津润肺。秋季食用可以助肺抵御入侵的燥邪,预防各种呼吸系统疾病。此汤味道爽口,可用于辅助治疗食欲低下、水肿等症,尤其适合水肿患者食用。

秋季运动以收为主

秋季养生,应以“收”为主。运动宜选择轻松平缓、活动量不大的项目。比如步行、打太极拳等。

适当的冷水锻炼对预防伤风感冒、流鼻涕、支气管炎也有一定效果。因此,平时可用冷水洗脸、洗脚、浴鼻,身体健壮的人还可洗冷水浴等。

秋分艾灸,养肺去燥

秋分艾灸取穴以督脉大椎、肺腧、大肠俞、肾俞以及任脉关元、神阙、天枢、足三里、合谷等穴位为主。可以起到预防秋燥,滋阴润肺的作用。另外,秋分时节灸足三里、中脘(肚脐上4寸),能强壮脾胃,促进消化道的运动,使胃肠功能得到改善,预防和治疗消化系统疾病。

防秋燥,来立春堂,专业技师上门服务,还有适合秋天的太极课哦。

联系

北京立春堂生物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北京白癜风最佳最好的治疗方法
白癜风怎么快速治疗


------分隔线----------------------------
热点内容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发布优势
  • 广告合作
  • 版权申明
  • 服务条款
  • Copyright (c) @2012 - 2020



    提醒您: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做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