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8-8-7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点击: 61 次

顶上员工:东周

当我漫步于青城山脚下的宽阔草坪,各色鲜花争奇斗艳,八方游人往来不息;当我置身于山野林间,深吸着自由的空气,聆听着鸟儿的欢唱;当我静享着家中的舒适,望着漫漫天际挥洒着濛濛细雨,滋养着大地的翠绿……此时此刻,面对这再也平常不过的平静生活,心中却涌出不平的思绪,这一切所有的平静祥和都是那么必然吗?在我们所生活的这个小小星球上,还有战火肆虐的悲惨,以及悲惨之后留给人们的深深地难以磨灭的隐痛。

年9月25日,在游览了童话般美丽的黑山共和国的科托尔城后,我和大哥乘上了开往萨拉热窝的大巴车。让我们惊异的是,偌大的车内只有五名乘客,外加两名司乘人员,而我们两位又是到此旅游的老外。久惯于国内拥挤的人潮,而这次又是我们第一次乘大巴车在两个国家之间进行转换,新奇感特浓。大巴车绕着黑山的海湾行驶了两个小时,时不时见有游轮进出,彰显着黑山这个海滨小国的繁荣。

在黑山与波黑两国交界的山岗检查站,司机代我们办理完过关手续,就正式的进入了波黑境内。波黑多山,河谷平坦之地不多。沿途路边不时有成片的白色墓地,起初倒也不觉得什么,只是觉得一般情况下,墓地大都修建在安静的偏僻之地,像这样建在公路边上的并不多见。渐渐地,在经过村镇时,建筑外墙上那成排成片的弹痕闯入我们的眼帘,继而就是心头的震颤。我们并非亲身经历过战火,但这随处可见的弹痕着实让我吃惊不小。硝烟已经散去二十余年,这清晰的弹痕仍在向路过的人们无声的述说着战争(内战)的残酷,因为那枪弹射向的是血肉之躯的同类。

经过五个多小时的行驶,大巴车进入萨拉热窝城区,正当我四顾这座久已知晓名字的城市市貌和路上跑着的较为老旧的汽车时,大巴车司机和另外一辆小车司机发生了猛烈的争吵,而且并不减速。咋地这儿也开斗气车啊,没有什么就各走各的就是了,这又是何必?由于另外三名本地乘客中途下车,大巴车将我们两人送到汽车总站。在总站旁边的一家穆斯林餐厅吃饭时,明显地感到人们的声音偏大,不像“欧洲”安静的感觉,服务人员倒也热情,只是绅士风度不足。

入住酒店稍作休整,以我们一贯的作风,开始徒步丈量这座有着少年情节(儿时的一部“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影片)的城市。搞清了城市的基本走向,我两个便沿着河流的逆向方向,向老城区方向而去。车流不多,行人稀少,天气阴沉,略感寒意。建筑外墙还是随处可见的弹孔,仿佛战争阴霾的影子,增长着心中复杂的情绪。

没有走太远,就到了萨拉热窝老城。跟所有的老城一样,狭窄的街道,人流明显增多。这里简直就是阿拉伯世界的缩影啊:建筑风格,清真寺,商店里的阿拉伯手工制品,身着长袍的阿拉伯人,吸食着阿拉伯特有的带有一根管子连接着像一个灯座是似的有着甜味的烟具的吸食者(在迪拜时见过)……这里是欧洲吗?千真万确,这里就是欧洲!

顺街道延坡而上,又一座规模宏大的白色墓地出现在面前,墓地从山腰几乎连到山顶,仿佛是一个军队的方阵,面向中心城区。每一个墓都有前后两块石碑,中间刚好一人的长度,这是典型的穆斯林墓地的特点,前面的墓碑上镌刻着死者的名字和出生死亡时间,无一例外的都是死于年到年,就是波黑内战的时间段,而死者的年龄大多都是三十岁左右的年轻人,最小的才17岁,50岁左右的看到两三个,应该是什么长官之类的。不时有人手捧鲜花前来吊唁,也有情侣在墓地拍照留影……

墓地外街道边上的一座破旧的老房子很显眼的伫立在那里,外墙的弹痕密集程度尤甚,似乎一座活的纪念馆,向人们诉说着这里曾经发生过的激烈战斗,让人触目惊心。这里一定是一个残酷战斗过的战场遗址,而这里也是专门安葬着波族的阵亡者的墓地,墓地之大是萨拉热窝留给我的深刻印象。

身处这样的环境中,无论如何也感到不轻松,街道上的人们,也鲜看到黑山的人们的那种放松和惬意,人们在交谈之后,脸上似乎很快浮现阴云。是战争的阴云未散,还是痛苦的记忆难以释怀……密集的弹痕和偌大的墓地,是提醒人们勿忘战争,还是在延续仇恨?

百度“波黑战争”,这场源于前南斯拉夫解体(之前前苏联解体),三个主要民族就波黑前途发生严重分歧而导致的战争,历时三年多时间,使得当时总人口余万的的波黑,阵亡竟高达27.8万余人,被称为二战后欧洲本土上发生的最大规模的局部战争。

分歧随处可见,但战争是唯一的解决手段吗?当然不是!前南斯拉夫一分为七(含科索沃),并非都是战争解决。美丽的黑山,不同宗教并存的马其顿,并没有战争的摧残,如今美丽如初,旅游兴旺。而战火摧残最凶的波黑,仅从我们只有五人的大巴车上可见一斑。这场始于内部纷争,止于北约外部干预的内战,伤亡如此巨大,却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现今仍然是分而治之(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亚),而非一个充分统一的国家。民族矛盾,各国虽有不同,但基本都有存在,为什么会选择战争来解决分歧?普通民众可能不能说清楚太多道理,却是政客们发动战争最大的牺牲者。民族矛盾也好,宗教差异也罢,历史延续对立也可,难道就没有一种超越这些之上的力量把不同的人们团结在一起吗?

中国人常说的:骂人最无理,打人最无能。暴力是未开化的象征,只有在草莽时代,人们才崇尚暴力,在现今全球一体化的大背景下,暴力所折射的狭隘是多么的愚蠢和自私!

波黑现在是前南斯拉夫独立出来的国家中经济最落后的,这也容易理解,投资追求回报,政局的稳定和国家的和平(国泰民安)是必须的,有哪个人愿意把钱投入到不确定的环境中?人们战争阴云不散,纷争被外部力量打压而形成的表面和平会维持多久?从人们阴沉和易怒的表情上,从萧条的经济上,从众多的墓地和弹痕累累的建筑上,可见战争留给人们的伤痛短时间内难以平复。

家和万事兴,家败外人欺。外人的介入都是有目的的,不管打着怎样的旗号。家庭也好,国家也罢,团结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需要搞清楚的是,人家为什么会无条件帮你?

战争就是个魔鬼,一旦开战就不受控制,而仇恨就成了催化剂,人性的丑恶面将暴露的令人瞠目结舌。因为这个世界上,曼德拉和拉甘地的人物非常稀有。

记得在哪里看过的一句话:爱是人类得以生存和发展到今天的唯一明智和有说服力的答案。而战争在杀死同类的同时在制造仇恨,在侵蚀爱,而发动战争的人就是魔鬼附体。

不同是一种客观存在,既是一种相互吸引,也是发展的内动力,为什么让其转化为一种暴力冲突呢?想到这里,中国古人的哲学智慧在耳边想起: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和而不同,其乐无穷……

发生于上世纪九十年代的波黑内战知之甚少,不敢妄论,随想而已。在远些的二次世界大战中,萨拉热窝有英雄的瓦尔特们舍身保卫,因为那是抵抗德国法西斯的侵略;而内战后的萨拉热窝,你的安宁该如何守护?

作者:东周

年9月东欧巴尔干地区自由行有感而发

芙和

赞赏

长按







































白癜风医院兰州哪家好
白癜风专家


------分隔线----------------------------
热点内容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发布优势
  • 广告合作
  • 版权申明
  • 服务条款
  • Copyright (c) @2012 - 2020



    提醒您: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做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