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安宁市工业经济的主战场,产业转型升级的排头兵,安宁工业园区始终围绕筑牢工业基础大根基、打造工业聚集大优势、推动园区能级大提升的发展要求,聚焦“国字号、千亿级”奋斗目标,紧紧围绕面上打造一流营商环境、线上统筹抓好“三个服务”、点上握紧拳头全力突破的工作思路和要求,持续打好规划建设提速、基础配套提标、招商引资突破、体制机制创新等系列组合拳,全力构筑产业更优、生态更美、指标更红、机制更畅的发展高地。 年以来,安宁工业园区先后获评国家级新型工业化(磷化工)产业示范基地、中国石油化工(安宁)产业园、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省级新材料产业生态集群示范园区、省级现代绿色装配式建筑产业园、云南省10强工业园区,成为安宁市乃至滇中新区招商引资的重要载体、产业集群发展的重要平台、区域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四个聚焦” 凸显园区发展高地 去年以来,安宁市委、市政府给予了园区前所未有的关心和支持,一方面,凸显了园区“发展高地”,另一方面,推动园区形成了“政策洼地”。对此,安宁工业园区将重点聚焦高质量发展,谋优化提升、强基础支撑;聚焦“六稳”“六保”,抓好“三个服务”,让困难企业活下来、让各类项目动起来;聚焦驰而不息强作风、优服务,以抓经济指标的成效检验判定善作善为、攻坚克难的成果;聚焦基础设施配套提升,加快夯实园区发展承载力、保障力等四个方面工作。高质量发展方面,深入贯彻落实云南省、昆明市关于开发区优化提升重大决策部署,紧扣安宁市委、市政府工作要求,坚持思想不乱、队伍不散、工作不断,科学规范、稳妥有序推进园区优化提升工作,加快形成新的集聚效应和增长动力。同时,做实国家高新区创建基础工作,高质量形成园区总体规划、“十四五”发展规划等重大规划成果,确保“十四五”开好局、起好步。“六稳”“六保”方面,始终践行“企业是经济之基、服务是园区之责”,深化园区开发建设“一盘棋”谋划、“一家人”融合、“一股劲”推动工作理念,在抓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中,全力服务好企业、服务好项目、服务好街道。组织开展招商引资集中洽谈一批、集中考察一批、集中签约一批、集中开工一批活动,精准落实竣工即投产—“四到红线”政策机制,全力做好企业生产生活要素保障,让各类项目动起来。强作风、优服务方面,既要大力弘扬勇担当、善作为的赶考作风,更要驰而不息强作风、优服务,进一步压实责任、实化举措,深入一线、靠前调度,切实加大对园区经济指标短板弱项、瓶颈缺口的系统研究和时时调度,内挖潜力、外激活力、颗粒归仓、补齐缺口,确保圆满完成全年目标任务,以抓经济指标的成效检验判定干部职工善作善为、攻坚克难的成果。基础设施配套提升方面,提速攻坚园区年十大重点推进工程。年内确保中石油北片区一号主干道、中石油西环北延线等道路工程竣工投用,武钢东片区、石化循环产业园燃气管网铺设到位,工业园区综合资源利用基地配套路网、大龙山铁路专用线等工程动工建设。加快工业园区中小企业科技孵化基地标准厂房、工业园区智慧未来园区(一期)建设,继续做好重点项目谋划包装和申报,多渠道解决园区建设资金短缺问题。“十四五” 着力培育“1+2”产业体系 当前,全省开发区优化提升工作已全面铺开。面对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和追逐赶超的竞争环境,安宁工业园区按照产业集聚、创新驱动、转型升级的发展导向,立足服务支撑全省产业发展、推动主导产业强链延链、壮大提升产业规模质效的发展要求,紧紧围绕全省“五个万亿级、八个千亿级”产业重点引领方向和昆明市“”重点产业、“”产业集群以及工业“4+4”产业,结合产业现状基础和预期目标,拟提出打造“两地两区”的功能定位、培育“1+2”产业体系的发展目标,形成5个产业园支撑的产业布局,引领地方经济加快转型升级。“两地两区”即面向南亚东南亚的国家级现代石化基地、区域性国际中心城市西线经济走廊的先进制造业基地,以新材料为重点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滇中最具活力的绿色经济发展示范区。产业定位“1+2”即1个主导产业——先进制造业,重点发展石化、冶金、装备制造产业;2个辅助产业——新材料产业、环保产业。从产业布局来看,石化产业园规划面积22.78平方公里,建设用地面积16.89平方公里,依托万吨/年炼油项目,配套百万吨级乙烯,打造炼化一体化,达到万吨/年炼油规模,形成亿产值园区,打造成为西南地区最大的石油化工基地。冶金-先进装备制造及环保产业园:规划面积18.69平方公里,建设用地面积16.4平方公里,按省委、省政府经济工作会精神,打造千亿级环保产业,配套发展冶金及先进制造循环产业集群。新材料产业园:规划面积4平方公里,建设用地面积3.2平方公里,以新材料为主导,打造滇中“两型三化”示范园区、高新技术产业园区核心区。生物医药科技产业园:规划面积11.7平方公里,建设用地面积7.1平方公里,主导发展生物医药及大健康产业,形成亿产值园区。战略新兴产业园:规划面积50.7平方公里,建设用地面积22平方公里,主动融入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和滇中城市群发展规划,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打造面向南亚东南亚的产业对外窗口、区域性开放型经济和战略性新兴产业高地。勇立潮头、惟勤惟行,不忘初心、方得始终!下一步工作中,安宁工业园区将紧紧围绕“加快建设区域性国际中心城市西线经济走廊、滇中最美绿城、中国西部县域高质量发展标兵”这一奋斗目标,聚焦“国字号、千亿级”发展要求,奋力争前列、当一流,在主动服务和融入云南省、昆明市、滇中新区发展大局,推动市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中展现更多园区担当,贡献更多园区力量。云南天安化工有限公司。中国石油云南石化有限公司。 打造区域创新驱动发展示范区、 高质量发展先行区 安宁工业园区全力争创“国字号” 今年以来,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对经济造成了冲击和影响。面对疫情大考,安宁工业园区党工委、管委会聚焦“国字号、千亿级”奋斗目标,用实干担当为企业纾困解难,以守正创新促园区蓄势发展,全力推动园区稳根基、扩能级、聚优势,全力推进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数据显示,1至7月,园区实现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38亿元;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1.65亿元,同比增长98.06%;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9户,总数达43户。云南云天化石化有限公司1至5月完成产值6.27亿元。自年12月被认定为云南省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以来,安宁工业园区始终咬定“三年基础、转型提质、以升促建”,全力争创“国字号”。今年,园区积极抢抓创建窗口期,全面启动国家高新区申报创建,力争年底前实现“国字”加身、提档晋级,全力打造区域创新驱动发展示范区、高质量发展先行区,为企业发展提供平台,争取政策支持,现申报创建工作已进入招标阶段。按照规划一批、建设一批、储备一批的滚动推进机制,安宁工业园区自我加压,提出囊括水、电、路、气、交通节点改造和绿化提升的园区年十大重点推进工程,全力稳投资促增长,以项目突破对冲经济放缓影响。目前,石化循环产业园北片区1号主干道、安丰营1号次干道东延线(二期)工程动工建设,总投资达6.5亿余元的大龙山铁路专用线进入施工准备阶段,累计完成综合交通固定资产投资1.48亿元。云南石化首列航空煤油出厂。招商引资是推动区域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手段和有效途径。今年是安宁市招商引资突破年,园区进一步创新思路、优化流程、实化举措,全力唱好招商引资重头戏。1至7月,完成招商引资到位资金44.亿元,完成目标任务的65.19%;云南建投铝模、凯宇光电、吉麟环保41个项目签订投资协议,综合完成率.49%,位列全市六大招商引资平台之首。其中,云天墨睿、汇泉半导体等15个项目开工建设,梅塞尔气体供应服务配套、金方金属新型焊丝(一期)等6个项目顺利竣工,用地超0亩、总投资不低于亿元的安宁大健康产业新城(生物医药科技产业园区)项目成功签订框架协议。围绕内挖潜力、外激活力,安宁工业园区主动强化改革创新,积极争取高位支持,全力打造“准自贸区”拴心留企政策环境。上半年,亩均税收60万元(含)以上新建工业项目享受“零地价”,工业用地实行“格式化”组价、“标准地”出让,工业项目落地提速“四即”新机制——签约即审批(容缺审批)、履约即进场、拿地即开工、建成即投产等一系列支持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支撑园区开发建设提速的政策措施相继出台,园区发展更顺企业之心、更显服务温度。8月13日上午,武钢集团昆明钢铁股份有限公司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施环保搬迁转型升级项目高炉炼铁工程正式开工。接下来,安宁工业园区将着力打好规划建设提速、基础设施提标、招商引资突破、体制机制创新等系列组合拳,坚持内培外引,盘活存量补短板、做大增量强优势,全力打造区域创新驱动发展示范区、高质量发展先行区。高性能无水氟化铝项目下月开工 在安宁工业园区管委会历经一年的主动服务下,切实解决了制约多氟多(昆明)科技开发有限公司低品位氟资源综合利用项目发展的瓶颈问题。9月初,年产3万吨高性能无水氟化铝项目将正式开工建设,多氟多(昆明)科技开发有限公司的发展也终于走上了正轨。 多氟多(昆明)科技开发有限公司低品位氟综合利用项目位于安宁工业园区禄脿片区,于年5月开工建设,年8月竣工投产。年12月,受企业自身及安全防护距离等因素影响导致生产停滞,原拟投资新建的3万吨高性能无水氟化铝项目也无法如期开工。 为帮助企业渡过停产难关,摆脱经营困局,安宁市级包保领导,园区主要领导、分管领导第一时间深入企业,在摸清找准企业生产和项目推进难点、堵点、痛点后,多次召开协调会,调动各方资源和力量为企业解问题、找对策。 在安全防护距离整改方面,牵头组织专家点对点进行技术服务指导,主动协调和争取上级主管部门给予行政指导,确保整改到位、一次销号。同时,园区管委会分管领导带队到企业河南总部登门拜访、对接协调,政企协同找对策、谋出路,进一步坚定企业总部投资安宁、兴业园区的信心和决心。 园区管委会相关负责人考察多氟多(昆明)科技开发有限公司,详细了解该公司的生产工艺、规模等,并就安宁项目进行了深度洽谈。 按照尊重历史、兼顾现实、合作共赢的原则,园区立足求大同、存小异,多次协调促成云南祥丰金麦化工有限公司、安宁市银洲化工有限公司全额退出持有的多氟多(昆明)科技开发有限公司股权,并转让至多氟多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让多氟多(昆明)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完成重整,轻装上阵、复工复产。 “在项目停工期间,安宁市级包保领导、园区管委会领导多次深入项目现场解决具体的难题,相关职能部门主动协调帮助企业办理土地、环评、安评等手续,整体服务意识比较强。”多氟多(昆明)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张保平表示,得益于政府部门“保姆式”服务,新建的无水氟化铝项目才能上马提速。 多氟多(昆明)科技开发有限公司老厂复产、新厂动工只是安宁工业园区主动服务招商引资企业的一个案例。今年以来,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安宁工业园区牢牢守住“保”的底线,累计为武钢集团昆明钢铁股份有限公司、云南祥丰实业集团等企业争取到25.57亿元信贷支持,指导帮助入园企业争取到扶持补助资金万元,协同支持中石油云南石化有限公司有效化解了产品满库、生产暂停风险,确保了昆钢环保搬迁转型升级项目高线及高炉炼铁工程如期开工建设。通过协同努力,余家入园企业全面复工复产,园区经济趋稳回暖。 来源:昆滇经济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