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部地区基本情况 安宁南部地区总人口约余人,其中农业人口约余人,约占全市农业人口数的67.5%。国土面积约.18平方公里,约占全市国土面积的45.3%,其中耕地面积余亩,约占全市耕地总面积的62.9%。在安宁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特别是生态文明建设进程中,南部地区作出了巨大贡献。虽然包括南部地区农村群众在内的广大群众都享受到了安宁改革发展的丰硕成果,但与全市其他地区相比,与南部地区农民群众的期待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主要体现在农业产业的发展规模和效益明显滞后于其他产业,农村的发展程度明显滞后于城市,农村群众特别是南部地区农村群众收入远远低于全市平均水平,获得感明显滞后于城市群众。可以说,南部地区发展水平的如何,决定了安宁发展的下限,事关安宁高质量跨越发展大局。 经过长达6个月的调查研究、修改完善,《关于聚焦加快安宁南部地区发展的关键要素扎实推进实施意见落地的十条扶持办法》(简称“南部十条”),终于在9月9日召开的安宁市南部地区发展大会上露出了“真容”。 (安宁县街醉美山口村大地艺术节之花海步道旅游节)作为推动南部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操作性文件,“南部十条”与《关于加快安宁南部地区发展的实施意见》一起构成了加快南部地区发展的主要政策支撑体系。 (安宁八街玫瑰花海)“南部十条”最大的特点是全面聚焦加快南部地区发展的“钱、地、人”等关键要素,以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八街集镇和点状供地为核心,以政策扶持、资金扶持和人才培养为支撑,以产业培育、乡村治理和党的建设为保障,建立健全长效普惠性的扶持机制和内生持续性的发展机制。 通过树立以“四个优先”为引领的政策导向,补齐以“公共配套”为重点的短板弱项,打造以“园区集镇”为支撑的载体平台,培育以“产链融合”为主导的多元产业,深化以“土地要素”为关键的农村改革,使安宁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和八街集镇和平台支撑、辐射带动作用显著增强,要素供给和人口聚焦功能明显提升。 以产业布局规划和村庄布点规划为依托的点状供地全面实施,重点产业、重点项目、重点配套全面推进,产业结构、城乡结构、人口结构持续优化,绿色发展、转型发展、持续发展格局初步形成,走出一条绿色发展、生态富民、科学跨越的新路子。 把南部建设成为云南乡村文化博物馆、田园文化展示区、周末旅游目的地和新兴产业聚集区,成为最美滇中绿城的一张靓丽名片。(安宁八街当地民风舞蹈) 扶持办法实、含金量高体现在对“人、财、政策”等发展要素给予实实在在的保障。其中,在人才方面,采用项目化的方式,在南部地区培育本土实用型人才、吸引返乡人才创业就业、引进外来人才,对经认定的南部地区的人才,根据后续出台的配套制度和规定开展奖补,对带动就业和培育地方产业成效明显的,推荐申报上级荣誉和享受上级政策。在资金投入上,三年投入不少于15亿,力争撬动45亿社会资金,实现3年60亿的投资。 (安宁县街第二届大地艺术节暨雁塔红梨节)在发展要素上,实施交通基础设施补短板“三年行动计划”,新编国土空间规划安排不少于10%的建设用地指标产业发展用地,实施农田灌溉、田间道路、供电等基础配套提升工程。 同时,在政策保障上给予在南部地区落地的企业享受我市商务园区所有优惠政策,给予包括农业龙头企业、经济合作社、家庭农场和种养大户在内的各类新型经营主体全面扶持。 文:王莉莎刘光耀图:综合整理 编辑:王标审核:杨朝文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