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对话:关于安宁疗护的现状及发展 这是一场关于如何“死”、怎么“活”的对话。五位对话人,一位主持人,全程笑声不断,掌声不断,他们说:“死亡是一趟星际旅游,只有精力充沛才可以享受”。——慧开法师(修行者,生命教育专家) “死亡来临时,我选择有尊严的离世”。——周大力(生前预嘱推动者) “当我看着病人插满管子,却无法治疗康复,我非常难过”。——田华琴(医院肿瘤中心主任,每天面对生死病痛) “爱,让我的亲人不害怕死”。——陈乾元(心理学专家,短时间内失去了生命中最重要的4个女人:奶奶,妈妈,姐姐,妻子,于是明白了关于“死”的心理) 西方的医学模式出了一些问题,医学越发展,越看不起病了。振兴中医才是解决十三亿人健康的办法。——张力军(健康领域的资深专家) 以下是现场提问,欢迎网友在线分享答案! 如果医生告诉你,你得了绝症,只能活三个月,你的第一念是什么?——主持人崔明晨(资深媒体人,互联网佛教文化传播专家) 直面生死,向死而生,这里是年8月3日下午广州大佛寺第四届普觉文化“佛教与生命教育”学术交流大会,欢迎来到“凤凰对话”,你会经历一次全新的生命教育大课,从生到死,向死而生,来吧,让我们学会快乐自在、有尊严的告别。■人死后会去哪?有没有来生?早在多年前,古希腊著名哲学家柏拉图在其著作《理想国》中,便记载了濒死体验现象。年,美国心理学家Raymond.Moody首先提出“濒死体验”一词,定义为:由某些遭受严重创伤或疾病但意外获得恢复的人,所叙述的他们在面临死亡威胁时的主观体验。通过此类研究,揭示了人类走向死亡时的精神活动,也为“人死后会去哪”提供了些许线索。对话现场,“来生”与“轮回”被反复提及。慧开法师开宗明义,指出“我们之所以在生死问题方面无解,是因为我们对生死的理解太狭隘了。信仰是一种境界,如果有人怀疑佛教的来生是否虚假,只需回答:’等你死的时候,自然就知道了’。”随后,慧开法师还引用了文天祥的例子,认为他拒绝向敌军投降,在监狱关闭两年,并且坚持了过来,靠的就是信仰。所以,“文天祥是开悟的人,是有真正信仰的人”。张力军的观点引发了观众的齐声呼应,掌声不断。他认为“听到高僧大德的开示,也看到一些西方的研究,似乎还有灵魂,死后还要去投胎,这动摇了我对来生的信念。那么,我想比较保险的原则就是不要做坏人,既然有地狱,就不要做坏事;如果没有,也不做坏事”。慧开法师 ■安宁疗护是什么?根据人民日报发布的《年全球癌症年报》,中国癌症发病率、死亡率全球第一。全球每新增个癌症患者中,中国人就占了21个。也就是说,我国每天有超过1万人确诊癌症,平均每分钟有7个人得癌症。既然死亡不可避免,那在大限之日到来前,我们还可以怎么做?“安宁疗护”作为一种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