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教是历史的钥匙。 对于半山而言, 它的宗教指向毫无疑问是佛教。 半山有许多历代寺庙的遗存, 位于黄鹤山真珠坞的显宁寺, 无疑是其中令人印象深刻的一笔。 显宁寺复建3D模型图 显宁寺是什么时候建造的? 有史料记载是五代,也有史料认为具体建造时期不可考,年月不详。显宁寺曾经是北宋少宰刘正夫的功德院。所谓功德院,即国家专门赐给已逝世的勋臣显贵本人的坟寺,有僧人常住为之守墓,执四时八节祭祀。刘正夫是徽宗朝的礼部侍郎、工部尚书,后来又升至少宰,宋徽宗对他厚爱有加。 显宁寺是宣和五年()赐的匾额,宣和是宋徽宗用过的六个年号中的最后一个年号。宣和七年,金军攻打北宋首都汴京,双方签订了“城下之盟”。到了宋钦宗靖康元年(),金军攻占北宋都城开封。次年二月,废宋徽、钦二帝,北宋消亡,这就是中国历史上的著名事件——靖康之难。 随后,显宁寺迎来了它历史上最惊心动魄的一幕——刘正夫的功德院显宁寺居然变成了赵构迫不得已做太上皇的宫殿:睿圣宫。 年,金兵攻扬州,赵构南渡逃到了杭州。这个时候,赵构的爱将都在前线,身边只有一万多禁军,禁军统帅心怀不平之气,因此发动了兵变,以此要挟赵构。他们要求把赵构的一个不满三岁的儿子立为皇帝,另请哲宗赵煦的废后孟氏垂帘听政。赵构迫于无奈,只好退位。从三月十一日为始,改建炎年号为“明受”,并于当天宣布退位。宋史上记载“是夕,帝移御显宁寺。” 在这个形势紧迫的春天,赵构怀着沉痛的心情,向着显宁寺出发,去做他的太上皇了。当时的他年仅23岁。 从现存史料记载来看,赵构对半山并不陌生。他的半山看桃诗,就写得十分逍遥自在:“皋亭山下旧桃源,刘阮忘归我也然。循辇有香春草细,翩翩清兴若登仙。”御驾行进在皋亭山下桃源一带(今桃源社区),赵构观望着满眼春色,感叹桃花烂漫,不由得飘飘欲仙。但这肯定不是移驾显宁寺当天所写,那天在路上,他只可能满肚子的委屈、悲愤与无奈。住进了显宁寺之后,赵构亦是感觉朝不保夕,忧心忡忡,全无之前观桃的雅兴。 在 显宁寺旧址by:圣翼天使 以上史料,大部来自于《续资治通鉴》。时过境迁,半山的大部分古寺都被时间的风沙给吹散了,倒是显宁寺,还有不少遗存保留。现在的显宁寺几经变迁重修,寺庙主体已是民国建筑,原来庙墙内种着两棵樟树,一株枯死后尸骸无存,另一株至今枝繁叶茂,树径需三个成人合抱,但中心树干长到约三米之后,出现了一节紧缩一节舒展的奇特现象,紧缩处,仿佛绳索勒紧榨干树汁再行松绑,树干顶端顽强撑开的白花花的断面,像一只兀立不动的囚鸟,保持着昂首向天的姿势。 原来的前殿区块,现在驻扎着杭钢的一家分公司。古寺旧地的黄杨木和柏树依然苍劲自立,稀微的花椒树用它的枝藤,展现着一种独特的“活着”的妖娆。踏上几级台阶,道旁肃立的高高的柏树,颀长的水杉以及扑面而来的隐约的清凉之气,使人浮汗略收,通体清凉。通向前殿的山墙因台风劲刮,暴雨骤倾,部分已经倾圮,但民国建筑风格的墙基依然坚守,只是附生了不少苔藓。通往大殿的碎石路上,铺满了泛黄的柏树叶子,活像已经铺洒了八十年的苍老的胎毛,完全无视岁月的侵蚀。 显宁寺旧址by:圣翼天使 现在的二层楼木结构建筑,完全是疗养院的格局,乳白色的木门木窗,隔成十几平方或二十几方,几十年了,楼板因年久失修,有的已经烂空。在小小的庭院蔓草杂生的碎石瓦砾间,有一株倾倒的爬满青藤的广玉兰,把树干顶端倚在东墙上,拼命延展枝条——据说这株玉兰每年春天还会绽放白色的玉兰花——只要有土壤和阳光,生命迹象依然能在显宁寺绽放。 显宁寺旧址by:圣翼天使 目前,显宁寺的复建项目已经展开,计划在原址上复建大雄宝殿、观音殿、天王殿、藏金楼、方丈楼、钟鼓楼等建筑,再现“南有灵隐寺,北有显宁寺”的盛况。 静谧的显宁寺,它仿佛一直在等待着什么,也许,它能够等到旧貌换新颜的那一天,从此便能与曾经大放光芒的并不显得安宁的显宁寺,形成一种超越时空的历史呼应。 转载本文请注明出处 拱墅商贸旅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