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10-8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点击: 61 次
愿您恒具菩提心,每一天都过得有意义……

《百业经》是《甘珠尔》内一部最为知名的譬喻经,经内收录了多则故事,包含释迦牟尼佛的生平事迹与教法、著名的佛教人物传记,并描述了古印度不同阶层人士的生活以及六道众生所经历的各种遭遇。通过这些故事的叙述,佛陀阐述了他与弟子们过去世的众多因缘,显示因果业报之真实不虚。

新译经文

《百业经》

英译版《百业经》推荐序——慈诚罗珠堪布

上篇:《百业经》·(60)丑陋者—吝啬恶口 丑相饥贫

(61)安宁太子

——两世极刑 得佛救度

一时,佛在舍卫城。胜光国王掌管的舍卫城和梵施国王执政的鹿野苑因矛盾交兵作战,伤亡俱为惨重,双方关系日趋恶化。梵施国王统领车、马、象、步四大军队进攻舍卫城,在康丹河边安营扎寨。胜光国王亦率领精兵列阵迎敌,双方势均力敌,难分胜负,僵持不下。

时梵施国王之妃生下了一个非常端庄的女孩,王宫上下鼓乐齐鸣喜庆公主降生。胜光国王得知此事,暗忖交战日久,双方进退两难,前景堪忧,不如借机与此女和亲以缓解两国关系,即派特使前去祈求梵施国王将王女许配给自己作王妃。梵施国王亦忧于作战导致双方皆损失惨重,闻胜光王求婚议和,正合己意。两国和亲结盟,化干戈为玉帛。因公主的降生平息战争,举国安宁,故取名“安宁母”,精心喂养。不久梵施国王之妃又生下一个相貌庄严的男孩,取名“安宁”,亦精心喂养。他俩如海中莲花般成长,姐弟俩亲密无间。

安宁母长大后,胜光国王遣使请求梵施国王同意迎娶回国。梵施国王也不食言,在双方选定的吉日良辰,胜光国王亲去鹿野苑迎娶安宁母,回到舍卫城后,依本国习俗举行了隆重的婚礼。安宁思念姊姊,闹着要找姐姐。父母再三劝告:“你姐姐已经成家,你去干什么?你是我们的王子,以后还要继承王位料理国政。”他仍天天吵闹非要去姐姐那里不可。胜光国王闻讯后告诉梵施国王自己欢迎安宁,并将同等对待姐弟俩。姐弟很快在舍卫城重聚。

胜光国王教安宁骑马射箭等世间五明,他全部精通无碍。后来安宁染上恶习,惹是生非,常逛妓院,有一百多个不如法的行为。安宁母和胜光国王再三劝阻也无济于事,万般无奈,只好派人告诉梵施国王。梵施国王三番五次催他回宫:“你身为王子,以后要继王位料理国政,不得如此肆意放纵。”但安宁不听父王教诲一意孤行,梵施国王最后只有宣布与其脱离父子关系,胜光国王因他行为极不如法也不得不把他赶出王宫。安宁身无依处,在市井混日子。一日,欲进宫看望其姊,奈何被卫士挡在宫门之外,他大生嗔心,正巧见姊与胜光国王在宫门处可见的凉亭上弹奏琵琶。安宁顿起杀心,张弓搭箭射向胜光国王,但只是射断琴弦,琵琶掉落在地。胜光国王愤怒之极,心想这个安宁居然要杀自己,真该马上把他杀掉,但他毕竟是梵施国王的王子,杀掉他恐梵施国王不悦,应该在法庭上判案定罪,处以死刑。胜光国的传统是:举行小辩论需吹两个海螺集众,若是大辩论则吹海螺击大鼓。国王令手下吹螺击鼓,集中舍卫城的大臣和所有官员,令安宁与己辩论。安宁因触犯一百多条法律而辩输。按该国规矩,在其颈项套上嘎布德花环交给刽子手带去游街。安宁方才醒悟自己行为不如法,追悔莫及,失声哀嚎:“这个世界上有谁能救我呀!”

我等大师释迦如来具足无量功德和大悲心,时时刻刻观照着一切众生的苦乐因缘,即便是波浪离开大海,佛陀对众生的悲心刹那也不会离开。世尊观知调化安宁的机缘已经成熟,便著衣持钵去城中化缘。正在游街示众的安宁很远看见世尊,生起极大欢喜心,候佛陀近前立即恭敬顶礼祈求世尊:“慈悲的佛陀,请您救我,再给我一次生命吧!”世尊对刽子手说:“你们不要杀他,放了他吧!”刽子手左右为难:“世尊您看我们都没有两个头,放他是不行的。”世尊告诉刽子手:“我去见国王,在我未见到国王前请你们不要杀他。”刽子手很乐意地答应下来。世尊找到胜光国王说:“大国王,放了那个罪犯吧。”对世尊具足信心的胜光国王说:“世尊,此人罪不可赦,理应处死,但如果您能摄受他、他也愿意出家的话,就可以释放。”世尊同意摄受并将安宁带回经堂剃度授戒传法,他自己也精进修持,很快灭尽三界轮回的烦恼,证得阿罗汉果位。

诸比丘启问:“世尊,安宁太子做了种种不如法的行为,临刑时蒙世尊救护,得度出家获证罗汉果,请为吾等宣说前后因缘。”世尊告诸比丘:“今生我救护他,度他出家获证罗汉果位,前生我也曾救过他,使他得到四禅五通。昔日印度鹿野苑有一仓祈国王,国中有一恶人,具很多不如法行为,终被判处死刑,他在临刑时心生恐惧,呼喊救命。时鹿野苑附近有一位具足五种神通的大仙人见他非常可怜即前去救度。恶人见到大仙人立即恭敬顶礼祈求救命。仙人让刽子手不要杀他,刽子手说:‘我们没有两个头,不敢不杀。’仙人叮嘱刽子手:‘我去找国王,在我未找到仓祈国王前请不要杀他。’刽子手应承下来。仙人找到国王请求赦免恶人,国王说:‘不杀可以,您必须带他出家。’仙人答应后把恶人带到森林传授教言,他依教修行,证得四禅五通。当时的仙人就是现证菩提的我,恶人即今之安宁太子,仓祈国王即今之胜光国王。过去在他临刑时我救了他,使他修得四禅五通,现在我也是在他临刑时救了他,使他证得罗汉果位。”

诸比丘复又启问:“世尊,以何因缘安宁今转生于富贵王家,身相庄严,佛令得度,出家获证罗汉果位?愿为演说前后因缘。”世尊告曰:“此乃前世愿力所致。贤劫人寿二万岁,人天导师、如来正等觉迦叶佛出世时,有一位僧众执事员一生为僧众之事操劳,临终时发愿:我一生出家,为僧众做事,虽然没得到什么境界,愿以此善根将来在释迦佛出世时,令佛欢喜,出家灭尽三界烦恼,获证阿罗汉果位。此执事比丘即现在的安宁王子,因其愿力成熟,故今令我欢喜,于我教法下出家灭尽三界烦恼,获证阿罗汉果。”

相关链接:

关于无常、因果、解脱,在痛苦中的学习远甚于喝茶闲聊时的读书让自己和上师心灵相契格蒙寺大寒林墙壁上写的无常法段落佛法的核心

走出修行的误区——关于上师和弟子

发愿,向佛陀发愿,让你的上师能找到你。顶果钦哲法王:一切困难与障碍的本身就是上师的慈悲显现天地间最深情的呼唤——随学索达吉堪布"远唤上师"莲师对佛母益西措嘉的教言:如果你功德累积不够,就不会遇到一位真正的上师善知识三昧耶与对上师的信心上师和弟子关系的四个阶段---精华开示

至尊丹贝旺旭仁波切为汉族弟子开示《三殊胜》

有一种信仰叫坚持。用哪里坚持?

业力寰宇中,遇见的究竟是谁?

金刚萨埵百字明观修法

《苦乐道用》笔记合集

结合原文,再再串习

清净见与清净见因

知道吗?替弟子背业障的人是你的师父!

在这里,会不会觉得自己可怜又可笑?

印度电视剧《佛陀》全集在线收看超震撼,转发功德无量!

与众不同的佛陀传记--《故道白云》目录

格蒙寺大寒林墙壁上写的无常法段落

《修心八颂》略释:第一颂恒怀珍爱——佛弟子与外道的区别

《修心八颂》略释:第二颂思维卑劣——我们在佛菩萨那里也有一张信用卡

《修心八颂》略释:第三颂疾断烦恼——谁能真正坐在云上?

《修心八颂》略释:第四颂愿惜此宝——对佛像顶礼,能不能对众生顶礼?

《修心八颂》略释:第五颂自受亏损——一边旅游一边朝拜

《修心八颂》略释:第六颂视害为师——整天笑眯眯的不一定是弥勒佛,帮自己认清缺点的一定是善知识!

《修心八颂》略释:第七颂暗取他苦——一个大乘修行的梦

《修心八颂》略释:第八颂诸法如幻——无心花自开,山高水长流

[修心八颂]朗日塘巴尊者著索达吉堪布译愿我以胜如意宝,饶益他众之意乐,时时刻刻倍珍爱,轮回一切诸有情。愿我交往何人时,视己较众皆卑下,诚心诚意又真挚,尊重他人献爱心。愿我恒常观自心,烦恼妄念初生时,毁坏自己他众故,立即强行而断除。愿我目睹恶劣众,造罪遭受剧苦时,犹如值遇珍宝藏,以难得心爱惜之。愿我于诸以嫉妒,非理诽谤本人者,亏损失败自取受,利益胜利奉献他。愿我于昔曾利益,深切寄以厚望者,彼纵非理而陷害,亦视其为善知识。愿我直接与间接,利乐敬献诸慈母,老母有情诸苦厄,自己默默而承受。愿我所行此一切,不为八法念垢染,了知诸法皆如幻,解脱贪执之束缚。此修心八颂乃无量光佛之化身朗日塘巴尊者撰著。萨瓦芒嘎朗。译于二○○一年六月一日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分隔线----------------------------
热点内容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发布优势
  • 广告合作
  • 版权申明
  • 服务条款
  • Copyright (c) @2012 - 2020



    提醒您: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做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