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悉我们的朋友应该知道,我们的办公地点,在珠海“zuì潮文创园”——乐士文化区。 除了潮玩十足的小店,这里还有充满设计感的办公空间,你所看到的一篇篇推文都在其中萌发、制作。 高耸的水泥天花板,木质结构与钢筋构造整个环境,大面积的玻璃将空间有序隔开,走廊里甚至有一片三四米高的“小竹林”。 但这里最特别的不是竹子,而是在我们办公区的公共空间,开着一家专卖“自然味”的餐厅——专竹! 如果你想感受被每天竹筒饭香味环绕是什么体验,请控制好口水继续往下阅读。 办公室的旁边就是专竹前台,拐过前台走出室外,一个豁然开朗的“桃花源”就出现在面前。 细竹整齐有序地排列,微风吹过,竹子的清冷香飘来,感受着王维所说的“独坐幽篁里”。 洁白的营地帐篷被绿色所包围。普通植物在观赏盆栽下野蛮生长,多肉和蕨类和谐相处,展示着自然里的“混搭风”。 自家种植的百香果展开绿色的藤,爬上篱笆,悄然结出青果。旁边的三角梅在一片绿中一枝独秀。 阳光跳跃在竹叶尖上,露天厨房里油滋声与虫鸣交织,蓝天相映着绿,令人赏心悦目。 与一般餐厅不同,专竹“离经叛道”地开在了二楼,在一众办公Loft中格外出众。 这片乡野净土,出自于办公区设计者、专竹创始人——Mike和Owen之手。 靠山吃山,靠海吃海。 这是中华农耕先民智慧结晶,也是Mike吃到在湖南第一次炭烤竹筒饭的最大感受,“命里缺竹”的西北汉子Mike和大山成长的Owen一拍即合,并决定给城市带来这大自然的美味。 对原材料的执着,Mike和Owen经过多年的寻找和试验,他们发现使用1到3年的毛竹作为竹筒饭的竹筒最为适合。 本着绿色环保的理念,他们跑遍湘赣边界山区,发现龙山岭这里的竹林过密,适量的砍伐更是有利于竹子的生长,最后和村民定下新鲜竹子产量和运输方式。 讲述完故事,竹筒饭在炭火中滋滋作响。 掀开竹筒,一股竹香味涌进鼻子,竹子里面是来自全国各地的风味食材:川湘腊味、东北有机稻花香、黔东南禾香糯、农家土鸡蛋…… 专竹坚信大道至简,好的食材才能成自然香。 天然的原材料融合在一起,形成一道道特色美味的竹筒料理。 特色竹筒饭 ▼ 川湘两位好兄弟强强联手, 湘味腊肉和川味腊肠在口腔放肆, 带着竹味的米饭很好地缓解了辣味, 细细咀嚼更能感受到川湘的“泼辣”。 竹筒生烤沙姜鸡 ▼ “还是鸡有鸡味。” 坚信食为天的广东人感叹。 这道熟悉的菜式焕然一新, 沙姜和爽口顺滑的走地鸡肉相得益彰。 竹筒纯酒酿农家蛋 ▼ 勺一口竹筒炖酒酿农家蛋, 甜酒味和竹香味混合, 在口中跳起“爱的双人舞”。 农家土鸡蛋在醪糟里慢火炖制, 让每个蛋都“喝”到微醺。 再搭配竹筒上汤时蔬, 清爽可口,回味无穷。 说到自然的鲜香, 怎么能少了鱼? 一道竹筒焗腊味红杉鱼, 腊香与鱼味的融合, 定能给味蕾全新的体验。 而竹筒山坑鱼更是惊艳,经过腌制的小鱼搭配剁椒, 一口品出山间的味道。 高端的食材, 往往只需要最朴素的烹饪方式。 原生态的肉食直接炭烤, 肉香四溢。 特色乡野烤肉最能满足肉食动物, 一串接着一串根本停不下来。 打造专竹的团队其实是一家建筑空间设计公司,这正好解释了专竹营地的环境为何如此用心。 凭着一句“喜欢”,他们将脑内创意实践在专竹身上,并精心设计了一套融合营地特性和现代审美的视觉设计。 本意只是帮助团队发展,专竹却意外地建成了这个最适合摸鱼放松区。 中国文人爱归隐,在城市备受压力的人,逃到大自然里去,去换取片刻安宁。 专竹营地,就充满这种归隐气息! 在会议室据理力争时,在办公室里奋力加班时,人们会不自觉地被旁边传来的竹香所吸引。在这里,自然可以让灵魂暂时离开城市,放飞自我。 特殊的地方, 自然会吸引有趣的人。 借着晚上的灯光,人们边吃边畅谈着,每个人的脑子埋着上万个创意,这里每片树叶摆动都能成为灵感的导火索。 在下班的夜晚,听着法式小调,和朋友小酌两杯,尝着竹筒饭。 这个时候你留意一下周围,那个特地跑去吧台切歌的也许是某个著名设计师,热情问你吃饭体验的恐怕是老板本人,旁边那桌聊着奇怪话题的年轻人,也许就是乐道背后的我们。 这就是属于专竹的惊喜, 你要来与我们偶遇吗? 乐道福利 福利一: 特色竹筒饭免费送! (详情见本推文置顶留言) 福利二: 精酿啤酒免费送! (详情见本推文置顶留言) 福利三: 试业期间(6.12-6.21) 全场菜品7.5折 到店注册会员更有折上折! 专竹乐士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