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风玉露一相逢 便胜却人间无数 它是中国传统节日中 最具浪漫色彩的一个 如今提及七夕 不少人赋予其新的含义 中国情人节 然而悠悠岁月寄予 其中的传统意蕴 却常常被遗忘 今天,在此七夕佳节来临之际 文明君就要来聊聊 七夕的传统习俗 ▼▼▼ 穿针乞巧 喜蛛应巧 投针验巧 种生求子 供奉“磨喝乐” 磨喝乐是旧时民间七夕节的儿童玩物,即小泥偶,其形象多为传荷叶半臂衣裙,手持荷叶。每年七月七日,在开封的“潘楼街东宋门外瓦子、州西梁门外瓦子、北门外、南朱雀门外街及马行街内,皆卖磨喝乐,乃小塑土偶耳”。 拜织女 “拜织女”纯是少女、少妇们的事。她们大都是预先和自己朋友或邻里们约好五六人,多至十来人,联合举办。如少女们希望长得漂亮或嫁个如意郎、少妇们希望早生贵子等,都可以向织女星默祷。玩到半夜始散。 拜魁星 传说魁星爷生前虽然满腹学问,可惜每考必败,便悲愤得投河自杀了。岂料竟被鳖鱼救起,升天成了魁星。因为魁星能左右文人的考运,所以每逢七月七日他的生日,读书人都郑重的祭拜。 晒衣、晒书 汉代晒衣的风俗在魏晋时为豪门富室制造了夸耀财富的机会。名列“竹林七贤”的阮咸就瞧不起这种作风。七月七日,当他的邻居晒衣时,只见架上全是陵罗绸缎,光彩夺目。而阮咸不慌不忙的用竹竿挑起一件破旧的衣服,有人问他在干什么,他说:“未能免俗,聊复尔耳!” 贺牛生日 儿童会在七夕之日采摘野花挂在牛角上,又叫“贺牛生日”。因为传说西王母用天河把牛郎织女分开后,老牛为了让牛郎能够跨越天河见到织女,让牛郎把它的皮刨下来,驾着它的牛皮去见织女。人们为了纪念老牛的牺牲精神,便有了“为牛庆生”的习俗。 吃巧果 七夕的应节食品,以巧果最为出名。巧果又名“乞巧果子”,款式极多。主要的材料是油面糖蜜。《东京梦华录》中称之为“笑厌儿”、“果食花样”,图样则有捺香、方胜等。宋朝时,市街上已有七夕巧果。 七夕承着 大家的美好梦想 关乎婚姻美满 耕耘收获 和平安宁 祝天上人间 占得欢愉 年年今夜 愿天下有情人 终成眷属 岁岁今朝 来源:新华社、央视新闻、今晚报 大家都在看这个七夕,你想要的精彩这里都有~铭记!73年前的今天,日本投降了!扫黑除恶!这些你一定要知道!赞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