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5月,我市正式启动第四批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工作。当前,昆明市正在全力推进创建第四批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工作,安宁市积极配合并参与昆明市创建第四批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建设,经过不懈努力,我市创建工作取得积极成效。4月8日,昆明市创建第四批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领导小组办公室对我市创建工作开展专项检查,对安宁市创建第四批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建设工作给予了较高评价。 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网络完善便捷。全市共建有一级公共图书馆1个,二级文化馆1个,博物馆6个,综合文化站9个(其中一级文化站3个,二级5个,三级1个),村级综合文化服务中心97个,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县(市)级支中心1个,文化信息资源与农村党员干部远程教育共建共享工程村级基层站点70个,乡镇级基层站点9个,农家书屋家;省级文化惠民示范村1个、示范社区3个,全市行政村农家书屋实现全覆盖。随着市图书馆新馆、市文化馆新馆等一批重点文化场馆建设,安宁市将形成以城市文化中心为龙头,9街道综合文化站、98个村(社区)综合文化服务中心为基础的公共文化服务网络。 (太平乡愁书院) (八街乡愁书院) 公共文化服务效能大幅提升。我市以群众需求为导向,多举措并行优化公共文化服务供给,将高质量的文化资源及时、快速地送达服务对象。年市级开展文化惠民演出40场,街道组织文艺演出场次;市级举办各类文化艺术培训36期,举办各类书画、美术、摄影展7次,各街道结合各自实际开展了不同类型和各具特色的群众文化活动。 (非遗“镰钾舞”展演) (在乡愁图书馆组织党员开展朗读比赛) 安宁的博物馆分馆制走在了全省甚至全国前列,受到了示范区创建专家组的一致好评。安宁市博物馆是我省较早成立的县级国家注册的综合类博物馆,也是第一批享受国家免费开放经费补贴的博物馆,目前共有6个分馆。除此之外,正在积极推进安宁市图书馆、文化馆总分馆建设,不断深化公共文化领域改革,进一步完善文化馆、图书馆法人治理结构改革。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效应凸显。安宁市“流动书包”、乡愁书院、乡愁图书馆、市民文化学校等公共文化服务项目具有示范带头作用。早在年,以“农家书屋”为载体延伸出的“流动书包”将精神食粮送到田间地头。年4月23日,青龙街道与云南新华书店集团携手打造了云南省第一家乡愁书院,年7月在安宁市中心地标性建筑遥岑楼建设了第二个乡愁书院“遥岑楼书院”,之后,又分别于年7月10日和年4月建成八街“云上乡愁书院”和太平“云上乡愁书院”。近年来,安宁市在公共文化体系建设中不断创新,亮点频现,示范效应显著。 (流动书包) 接下来,我市将继续加快推进第四批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工作,围绕对标国家示范区创建标准补齐工作短板、健全公共文化服务运行机制,进一步提升公共文化服务管理水平、进一步强化国家示范区创建过程管理等方面着力,在完成创建任务基础上,进一步凸显亮点,提升示范性和带动性,推动安宁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走上快车道。 (调研督导小组对村(社区)工作人员进行培训交流) (检查组一行检查金方街道新村社区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 编辑:陈媛媛审核:王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