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白癫疯办法 http://baidianfeng.39.net/a_bdfnzhm/130903/4249431.html 研学之旅 年7月17日—22日,万物蓬勃,阳光正好,安宁中学如期组织一校三区初中部暑假研学活动。此次研学活动的目的感受我国雄厚的历史和文化,感受古代人民的智慧,感受人生的价值和意义,使梦想起航。 壹 研学准备 6月份在学校办公会通过七年级研学方案,学校德育处及七年级主任及时听取学生及家长意见,组织报名工作,并召开筹备会,进行工作安排及出行安全教育。 贰 研学过程 1 7月17日,名师生怀揣满满的期待踏上了为期六天的研学之旅。 我们从昆明南站出发 2 7月18日上午,研学团一行参观清华大学。漫步在清华大学,感受书香气息;雄厚历史的建筑,遮天蔽日的树木,让人心旷神怡。清华校园内人很多,大多都是拿着相机到处拍摄、步履匆匆的游人。校园很大,有庄严雄伟的欧式风情大礼堂,在周围绿草地的映衬下显得格外静谧,有清华大学标志性建筑的“清华园”校门,还有风景秀美的水木清华等等,到处都能见游人在留影。 7月18日清华大学掠影 3 7月18日下午,研学团一行在FESCO集团总部会议室开展“生涯启蒙与职业认知”主题培训。“兴趣岛”活动,带领同学们认识自我、了解自我。“采访职业人”活动,给予同学们近距离了解各行各业的机会。阅历丰富的职业人,以自己的视角,为同学们解释何为职场,阐述不同行业的专业素养和行业规范,让同学们深入了解职场,体味不同人生。 德育主任肖培光和年级主任李兴义生涯规划课程开课致辞 同学们进行梦想岛设计和职业咨询 4 7月19日上午,研学团一行参观北京大学。主要是北大的“一塔湖图”。“塔”是指博雅塔。它位于未名湖东南小丘,是仿通州燃灯古塔取辽代密檐砖塔样式建造的。“湖”是指未名湖,未名湖景色出众,已经成为北大风景的标志。环湖的杨柳婀娜多姿,枝条低垂,温柔地拍打着水面,博雅塔的倒影在水中隐隐浮现,令人流连忘返。“图”,是指北大图书馆。北京大学图书馆新馆位于风景秀丽的未名湖畔,正门向东,两翼为文史楼、地学楼,与北大东门连成一线,形成了一个开阔的视觉通道,站在馆前狭长的广场上,可以看到邓小平同志亲笔题写的“北京大学图书馆”馆名,金灿灿的大字与高大的建筑造型衬托出图书馆的磅礴大气。 师生于未名湖畔合影 师生于北大图书馆前合影 5 7月19日下午,研学团一行参观北京景山学校,学习北京胡同文化。邱悦校长带领我们参观他们学校的校史馆,自豪之情溢于言表,对学校取得的成绩如数家珍。邱悦校长就景山学校的办学理念和办学特色为我们做了一个多小时的介绍,我们听得意犹未尽。印象尤其深刻的是在年美国征集太空实验,景山学校的李桃桃的蚕在太空吐丝结茧实验方案被选中,年刘重华的五色土实验方案,受到胡锦涛总书记的重视,并随希望一号升空。 6 7月20日上午,研学团一行于天安门广场观看升旗仪式,参观故宫。国旗班的战士英武、矫健,方阵威风凛凛,红旗在擎旗人手中划过一道优美的曲线,在国歌声里,徐徐上升,令人激动起来,让人自豪,更让人感到一种责任。参观故宫时,同学们听得津津有味,师生们不禁感叹宫殿的雄伟壮丽,殿宇巍峨,画栋雕梁,欣赏着故宫的神韵,感悟着它的壮丽与气魄,无比自豪我们是中国人。 带队教师与国旗班合影 学生与国旗班合影 师生参观故宫 7 7月20日上午,研学团一行参观国家博物馆、聆听清华大学宋少卫教授讲解“人脑学习系统与构建”。同学们参观了“古代中国”和“复兴之路”主题展览馆。师生们了解文物背后的历史,看到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体会到了民族感与自豪感,同学们通过参观,明白了每个人都应该砥砺前行,不负韶华,实现青年人的价值。 师生在国家博物馆前的合影 宋教授为同学们授课和解答问题 8 7月21日上午,研学团一行参观首都博物馆。首都博物馆是北京国宝荟萃,收藏了一大批极具文化和艺术欣赏价值的历史文物。在这里,观众不仅可以看到历代宫廷古瓷,还可以欣赏名家翰墨;从温润玉器中体会古人对平安生活的向往,从古朴的青铜器遥想燕赵悲歌。 师生在首都博物馆合影 9 7月21日下午,研学团一行登长城、参观鸟巢和水立方。俗话说:“百闻不如一见”,登上长城时,眼前的长城让人吃惊。远远抬头望去,长城雄伟壮观,巍然屹立。师生登上慕田峪长城最高点时,虽然都已经汗流浃背,但仍抑制不住内心的喜悦,一起观赏美丽的景色,站在高高的城楼上,居高临下,极目远眺,大好河川尽收眼底。 加油!不到长城非好汉 师生共攀长城 参观鸟巢、水立方 叁 师生研学总结 1.学生研学总结,收获与体会。 小结 六天里,研学小组每日小结,学生间相互交换照片和视频,以增近同学们之间的友谊,坚定同学们的梦想。同时,同学们在高铁上完成研学手册,各小组在带队教师的指导下完成了研学报告。 同学们的研学手册 同学们进行每日小结 研学之行,不仅是“行”,也是“学”。通过这次活动,我学习到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力量,也知道了做人的道理。研学,在“学”中“乐”,在“乐”中“学”。不仅是让我们学习,也培养了与同学,老师之间的相处,交往,我感触很深。 ——王国飞同学 曾经听说过这样一句话“要么读书,要么旅行,身体和心灵,总有一个要在路上。”北京研学,既培养了我们浓厚的学习兴趣,又让我们开始思考自己的未来。在这次难忘的研学活动中,我们开始了人生的旅程,打开了心灵的窗口,我们一定不负大好年华,勇往直前,走向远方,走向人生的辉煌。 ——王缘松同学 带队教师研学总结 “游故宫、登长城、看国旗升起,去北大、过清华、赏鸟巢雄姿,几天的行程,让古老而又年轻的北京给师生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为同学们构建了梦想,点燃了心中的火种。“要么旅行,要么读书,身体和灵魂总要有一个在路上”。研学旅行,是身体和灵魂同时在路上,是学与思、学与行的更高境界。迈进新时代,站在新起点,面对新形势,学生对研学旅行、对诗和远方的美好向往更是我们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担当。 ——肖培光老师 研学旅行,"学"是灵魂,"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研学旅行不只是一种形式,更应该是我们成长的一次给予。旅行的意义重要的是让心灵踏上旅途,给自己一个和心灵交流的机会,去感受、去收获成长。"要么去读书,要么去旅行,身体和心灵总有一个要在路上"。 ——许娅丽老师 读万卷书,行千里路。行走的意义,就在于不断地挑战自我,将目标各个击破;行走的意义,就在于大家一起手拉手肩并肩,不抛弃不放弃;行走的意义,就在于不仅留意沿途的风景,还观察形形色色的人,或优雅或鄙俗或抖擞或萎靡……选择做哪一种人是你的态度决定!“行走的课堂”开拓了学习视野,注重知识性、趣味性、科学性,为学生全面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成长空间。 ——胡红彬老师 湖光塔影,水木清华,虽是匆匆而过,却足以种下一颗梦想的种子!对行业人士面对面的采访,聆听清华教授的“积极学习”理念,参观精巧别致的同类学校,虽然总是觉得时间很短,亦足以对未来有了更多的期盼。研学之旅,一切才刚刚开始……。 ——李兴义老师 一个梦想,一段旅程;一群少年,一生回忆。北大的深沉博大,清华的大气磅礴,故宫的雄浑神秘,长城的气魄宏伟让我们不仅领略到了祖国山河的美好和知识圣殿的魅力,更让我们收获了超越和突破。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让我们在游学中收获进步和成长。 ——李素珍老师 此次“研学旅行”活动,安全、顺利、圆满,收获颇丰。走出校园,体验高铁,进了清华,入了北大,看了天安门升国旗,登了长城,听了生涯规划启蒙,领略了国家创新设计建筑鸟巢和水立方,品尝了北京特色美食,感受到了北京胡同文化,现场上了一堂故宫历史课,接触不一样的人,遇到不一样的事,……。让师生拓展了视野、丰富了知识、了解了社会、亲近了自然;培养了学生的生活技能、集体观念、团队精神。 ——田方用老师 最美的成长在路上,北京研学之旅,向着诗和远方前行,丰富知识,拓展视野,规划生涯。为安中学子放飞梦想,走向成功,燃起熊熊烈焰。 ——段丽萍老师 六天的行程展现了同学们的乐观勇敢、坚毅睿智,锻炼了同学们的自理能力、合作能力。这些体验和收获让同学们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为同学们拓宽眼界、走向未来奠定了基础。未来可期,北京值得! ——李艳娜老师 去不同的地方,看不同的风景,了解不同的事物,才能感悟不一样的人生。六天的研学之行,我们观高校风光,游故宫长城,在天安门广场注视着五星红旗冉冉升起……心里那颗种子也在悄悄地生根发芽,北京我们已经抵达,而梦想还在前方等待。 ——黄梦妮老师 每个人的一生都会与不同国家不同文化的人交集,了解世界是我们一生的必修课。不囿于课本,不桎于课堂,旅行让每个人真正认识世界。生命的能量在脚下,最好的课堂在路上。此次我们出发北京!当我们以“研学”的身份触摸你,我们深深感受到你博大、包容、深厚的中国情怀,天安门前、国家博物馆里、长城脚下、鸟巢旁,我们尽情吸允你的气息,吸收你的能量,这仿佛是一场让人爱恋的中国梦,我们不愿醒来! ——杨燃老师 来源:云南安宁中学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