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10-8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点击: 61 次
著名治疗白癜风专家 https://m-mip.39.net/news/mipso_5941698.html

立秋,斗指西南。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

秋,揪也,物于此而揪敛也。

在十二地支中归于“申”。

申以字形来看,含上下通达之意。

古代风俗民情

是月也,以立秋。

先立秋三日,大史谒之天子曰:

某日立秋,盛德在金。天子乃斋。

立秋之日,天子亲帅三公、九卿、诸侯、大夫,以迎秋于西郊。

《逸周书·时训解》:

立秋之日,凉风至,

又五日,白露降,又五日,寒蝉鸣。

凉风不至,国无严政,白露不降,民多咳病,寒蝉不鸣,人皆力争。

一叶知秋的来历

古语说:一叶知秋。

立秋这一天是阳阴交替之时,

梧桐对两气变化感受最为灵敏。

立秋这天,太史官早早守在了宫廷的中殿外面,等着院子里梧桐树上第一片飘落的叶子。一阵风来,一片树叶离开枝头,太史官立即高声喊道:“秋来了。”

于是秋来之声瞬时传遍宫城内外。

盔甲整齐的将士们护卫着皇帝蜂拥而出。

他们要去郊外的狩猎场射猎。

射猎有两重意思。

一是表明自即日起,开始操练士兵;

二是为秋神准备祭品。

秋后问斩的来历

古时处决犯人,都是在立秋之后。

叫秋后问斩,秋天是肃杀的季节,阴气很重。

立秋是整个秋天的开始。

秋神名叫蓐收。

蓐收左耳上盘着一条蛇,右肩上扛着一柄巨斧。巨斧主刑罚,也就代表着杀气重。

《山海经》上说,他住在能看到日落的泑山,是山也,西望日之所入。

申赋渔在《光阴》中写道:”妈妈在他们的手心,每人放七粒赤豆,再递给他们一碗井水,让他们“咯崩咯崩”咬碎了豆子,和着井水吞下。据说,能防治痢疾。爸爸呢,这天也要放下手里的活儿,去街上赶集。最重要的事,是买鸡头菜。买好了,掺些麝香,拿一张大荷叶包上,用红绳子系在腰间,哼着小曲回家。”

人生知秋当何如

收敛之意于人当何如?

当从“舍”字开始。

前半生我们为了成长从天地和父母那里取,

现在以人生的立秋为界,

就要开始给予我们的子女和还于天地。

给予也是舍,

这一取一还也正是中国文化里的

阴阳平衡之道。

除了给予,舍就是从自己身上,

不好的,不需要的,先舍起。

舍掉坏的习气,

舍掉不健康的隐患,

舍掉我执我见......

立秋养生

今年立秋节气,交四之气,客气太阴湿土,主气太阴湿土,客主同气相得而合。“太阴之胜,火气内郁,疮疡于中”天气会很热,但热气虽重,却被太阴湿土之气裹挟,故此时天气,必定十分潮湿闷热,湿热之邪大盛。

进入秋季,天气由热转凉,“燥邪”为主气,也是阳气渐收,阴气渐长,人体阴阳代谢出现阳消阴长的过渡时期。秋季是万物收敛的季节,天气干燥是一大特性,因此润沛去燥是秋季养生的重点。

立秋后尽量少吃葱、姜、蒜、韭等辛味之品。中医认为辛味通肺,可以助长肺气,如果摄入过多辛味的食物,容易造成肺气太盛,导致肺燥、肺热,出现鼻干、流鼻血、咽痛、干咳等秋燥症状。

《素问脏气法时论》中指出:“肺主秋”、“肺收敛,急食酸以收之”,“肺为娇脏”不耐寒热,外界环境的过冷过热,饮食上的过于冷凉,燥热都会伤肺。

适当多食酸味果蔬,如苹果、石榴、葡萄、柚子、柠檬、山楂等,可以收敛肺气防秋燥。

立秋养生粥

大米克,山药30百合10克,煮粥。每周喝5至7天,每天喝1至3顿。六个月以上添加辅食的儿童可食用。

起居

宜:收敛阳气,顺应自然,沉降心神。避免大量运动出汗,防止耗散孩子的肺气。

宜:早睡,可以使意志安宁清净,缓和秋天肃杀之气对孩子的影响。

忌:悲忧伤肺,切忌悲忧伤感,遇到让孩子伤感的事,家长要多用心为孩子“排忧解难”。

忌:参加一些竞赛类的活动,此时要收敛神气,以适应秋天容平之气。

近期导读:

它是人体的马达,先天的气海,用它来收敛夏天的浮阳,效果太神奇了

立秋前后这样推拿为肺部健康保驾护航

吃多了胃胀?不消化?一招搞定胃撑胃胀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文章已于修改

------分隔线----------------------------
热点内容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发布优势
  • 广告合作
  • 版权申明
  • 服务条款
  • Copyright (c) @2012 - 2020



    提醒您: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做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