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秋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三个节气。今年的8月7日是立秋,也就是今天。 立秋不仅预示着炎热的夏天即将过去,秋天即将来临。也表示草木开始结果孕子,收获的季节到了。此时早稻收割,晚稻移栽,大秋作物进入重要生长发育时期。古人把立秋当作夏秋之交的重要时刻,一直很重视这个节气。 气候特点 立秋后虽然一时暑气难消,还有"秋老虎"的余威,但天气总的趋势是天气逐渐凉爽。气温的早晚温差逐渐明显,往往是白天很热,而夜晚却比较凉爽。由于全国各地气候不同,秋季真正开始时间也不一致。农历七月立秋,五谷可望丰收,如果立秋日在农历六月,则五谷不熟还必致歉收;立秋前刮起北风,立秋后必会下雨,如果立秋后刮北风,则本年冬天可能会发生干旱。 立秋日“赶秋”去 不同民族和地区的立秋习俗也各具特色。湘西花垣、凤凰和吉首等地的苗族人,有立秋日“赶秋”的传统,这一天也叫“赶秋节”。明《帝京景物略》记载:“立秋日,相戒不饮生水,曰呷秋头水,生暑痱子。”显然,这里的“生水”“秋头水”均为凉的象征。立秋后,人们要避凉取温,适时改变夏日习惯,以适应外部环境变化。东北一些地区,循守立秋后不再下河游泳的禁忌,避免因水凉引发抽筋的危险。饮食方面,许多地方都有“贴秋膘”的习俗。辽宁南部地区,立秋日除了多吃肉类之外,还要摊面饼吃,早年间还尽量找比自己胖的人一起进餐,以便为自己“贴膘”。“咬秋”有讲究! 与立春时的“咬春”习俗对应,一些地方流行立秋日“咬秋”。清《津门杂记·岁时风俗》记载:“立秋之时食瓜,曰咬秋,可免腹泻。”也有的地方,人们在立秋前一天把瓜、蒸茄脯、香糯汤等放在院子里晾一晚,于立秋当日吃下,以清除暑气、避免痢疾。立秋日吃瓜的习俗在南方一些地区也有流行。与立夏称体重的习俗相对应,立秋时节要再称一次体重,根据前后的重量变化来检验是否“苦夏”。道家立秋导引养生法 陈希夷二十四气导引坐功图势—立秋 运:主太阴四气。 时:配足少阳胆相火。 坐功:每日丑、寅时,正坐,两手托地,缩体闭息,耸身上踊,凡七八度,叩齿,吐纳,咽液。 治病:补虚益损,去腰肾积气,口苦,善太息,心胁痛不能反侧、面尘、体无泽、足外热、头痛、颔痛、目锐眦痛、缺盆肿痛、腋下肿、汗出振寒。 立秋养生,重在收与养 立秋也是阳气渐收,阴气渐长,人体阴阳代谢出现阳消阴长的过渡时期。立秋标志着我们已经入“收”的状态。天地四季的自然法则以“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形态呈现,循环往复。秋的本质是“收”,因此我们的生活起居方面要围绕“收”字做文章,才是秋季养生的根本。《素问》:“秋三月,此为荣平。早卧早起,与鸡俱兴。”因为早睡是为了收气,将阳蕴于体内。早起则可使肺气得以舒展,防收敛之太过。此时违逆秋季收敛之气,则易伤肺;同时收不好则入冬会藏不住,常会出现吃东西拉肚子的状况。一定要顺应自然,顺收敛之气,最重要的是作息——早睡,早起,心绪宁静。“秋三月,六气十八候,皆正收敛之令,人当收敛身心,勿为发扬驰逞”。不要“争名在朝,争利于市”,把自己的名利看得轻一些,多做好事,多做贡献,寻找让自己快乐的爱好。倘若私心太重,欲望太高,达不到目的,就会产生忧愁、悲伤、苦恼。故思虑太多,便可伤神致病。很多情况都可以靠我们情志进行调解的,平时保养脏腑,调解心情,健康就不期而至了。经过一夏的闷热,身体里面积聚了一些热火,一些湿气,现阶段正是暑湿猖獗的时候,您一定要积极做好清热排湿的功课。所以立秋这个时候容易犯牙痛,容易心烦失眠,此时通过艾灸通一通膀胱经,能排除长期堆积在体内的湿与热。《黄帝内经》中指出,秋天养生的要领是“使之安宁,已缓秋刑;收敛神气,使秋气平;无外其志,使肺气清,此秋气之应,养收之道也”。▌立秋养生谨防“秋老虎”今年立秋仍处在“三伏天”内,暑气一时还很难消。大道之音提示:“秋后一伏热死人”,此时节,要密切注意天气预报,一旦出现“秋老虎”,要注意防暑降温。此时昼夜温差逐渐变大,也要预防感冒着凉。▌收敛阳气立秋后,自然界的阳气开始收敛、沉降,人应当开始做好保养阳气的准备。早睡可以顺应阳气的收敛,早起可使肺气得到舒展。另外,早睡早起可减少血栓形成的机会,可预防脑血栓等缺血性疾病发生。▌养肺护肝道医认为,肝为将军之官,攘外平内全靠肝,相当于西医的解毒、免疫功能。而“肺者,相傅之官,治节出焉”,一身之气,皆出入于肺。攘外平内之后,就要治理。管理自身、养生不能不靠肺。肺属金,而秋季大地一遍金黄,故肺主秋季。另外秋季主收,燥为秋季之主气,而肺为“娇脏”不耐寒热,故很容易被秋燥所伤,因此需要润燥、养阴、润肺。而秋天属金,金克木,所以秋天这种气会抑制你的肝气、肝血的生发。肝开窍于目,所以这时候呢眼睛的视力就会有所下降。应该注意护肝早睡,早起。▌精神调养要做到内心宁静,神志安宁,心情舒畅,切忌悲忧伤感,即使遇到伤感的事,也应主动予以排解,以避肃杀之气,同时还应收敛神气,以适应秋天容平之气。再不能像夏天一样,激烈奔放、嚣张开怀,应该收敛一下神气。另外,心情也不要过度的悲伤、忧愁,因为过悲过忧的情绪会伤到肺,所以遇到伤感的事,应该主动予以排解。▌起居调养立秋之季已是天高气爽之时,应开始“早卧早起,与鸡具兴”早卧以顺应阳气之收敛,早起为使肺气得以舒展,且防收敛之太过,对于现代都市人来说,立秋后最晚应该在十点半睡觉,这样才能与天地同步。立秋乃初秋之季,暑热未尽,虽有凉风时至,但天气变化无常,即使在同一地区也会出现“一天有四季,十里不同天”的情况。因而着衣不宜太多,否则会影响机体对气候转冷的适应能力,易受凉感冒。▌忌暴饮暴食一般人到了秋季,由于气候宜人,食物丰富,往往进食过多。摄入热量过剩,会转化成脂肪堆积,使人发胖。在秋季饮食中,要注意适量,不能放纵食欲,大吃大喝。▌忌吃辛辣生冷的食物秋天还应当少吃刺激性强、辛辣、燥热的食品,如尖辣椒等。也要避免各种湿热之气积蓄,凡是带有辛香气味的食物,都有散发的功用,因此提倡吃辛香气味的食物如芹菜。▌忌吃油腻、煎炸的食物油腻煎炸的食物不易消化,积聚在胃中,加重体内积滞的热气,不利于润燥,许多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常在秋季复发或加重,就是因为这个原因。▌忌吃过燥的食物道医学认为,苦燥之品易伤津耗气。秋季燥邪当令,肺为娇脏,与秋季燥气相通,容易感受秋燥之邪。许多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往往从秋季开始复发或逐渐加重。推荐阅读 音乐 1缘来是道 2问道玉皇山 3郑圆明道长《道情》MV 4忏悔文 5王善人化性谈 6爱的流动 文章 1原来“师父”不可以称为“师傅” 2道教徒皈依修道,该怎样选师父? 3活在缘分中,而非关系里 4善者不辩,辩者不善 5所谓的“神上身”属于道教吗?正神不附体,附体非正神! 6为什么孝亲祭祖可以改变自己的运气? 7改变命运的方法 8改变命运的方法(二) 9改变命运的方法(三) 10改变命运的方法(四) 11玉皇祖庭,三清开光,天空神龙出现 12玉皇上帝他姓张? 年道教戊日、甲子日、庚申日表 14《玉皇古宫清规榜》 15师徒相遇是累世的缘分 16拜师收徒还是道教最严格! 17圆明说因果(三)修行的目的是找回自心的纯洁 18当学道变成了一种潮流,应该怎样去修行? 19现今的修道人怎么连发心都错了? 20另类的——玉皇古宫 21另类的——当代道士(续) 22太上玄门早坛功课经 23太上玄门晚坛功课经 感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