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最好的医院 http://m.39.net/pf/a_7534559.html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七十周年 在这七十年的时间里 我们的国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国家逐渐变强 人们幸福安康 在这些变化的背后 凝聚着我们每一个人的努力与奋斗 新中国七十年的历史 也是一部中国人奋斗的历史 在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 《新视窗》也精心策划推出了特别节目—— 《家国70年》 70年时间沧海桑田,中国的面貌焕然一新,人民的生活幸福安宁,这样的变化是我们每个人努力奋斗得来的。新中国成立以来,淄博的工业取得了令人惊艳的发展,占主导地位的国有企业,更是取得了蓬勃发展。今天咱们就一起走进齐鲁石化,看看以齐鲁石化为代表的国有企业,波澜壮阔的发展历程。 上个世纪60年代,此时的中国正在如火如荼的建设当中,各行各业对石油产品的需求十分迫切,建立一座炼油厂,就近加工胜利油田的原油,便成了迫在眉睫的事,齐鲁石化第一个生产厂:胜利炼油厂应运而生。考虑到战备的现实需要,根据“靠山、隐蔽、分散”的方针要求,胜利炼油厂厂址选定在山东省淄博市辛店南5公里处大虎山东侧。 年4月1日,胜利炼油厂正式开工建设。当时的大虎山脚下,沟壑纵横、杂草丛生,没有路也没有房,来自祖国四面八方的齐鲁石化早期建设者们,就是在这样艰苦的条件下,开始了艰难创业。 发扬“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的大庆精神,创业者们在荒山坡上埋锅造饭,在乱石遍布的荒野露宿。他们用智慧和汗水,在大虎山下竖起了一个又一个的炼油塔。 年8月,我国自己设计、自己制造设备、自己施工安装的国内第一套大型联合炼油装置胜利竣工。 年9月1日,开始全线进油,9月30日,产出合格油品,胜利炼油厂成为当时全国年处理原油量最大的炼油厂,联合装置也是当时全国最大的一套联合炼油装置。 53年过去了,齐鲁石化第一批建设者都已经退休了,然而团结奋进、争创一流的齐鲁石化精神,却一直贯穿于企业发展之中。胜利炼油厂的处理量从年的万吨,发展到如今的一年万吨,无论是技术升级还是设备改造,都凝聚着奋斗者的汗水。 以齐鲁石化为代表的国有企业,始终是走在时代前沿的创业先锋。改革开放初期,国家发展对于乙烯的需求快速增长,乙烯工程建设也成为了摆在齐鲁石化建设者面前的新课题。 为了加快乙烯工程建设,齐鲁石化制定了“依托老区、建设新区”的工作方针,来自祖国四面八方的5万名建设大军在这里进行了二次创业,在长满荆棘的荒山下开始了新的奇迹。 在乙烯建设的过程中,齐鲁石化创业者们所形成的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拼搏的优良传统,再次成为激励人们的宝贵精神财富,齐鲁30万吨乙烯工程经过“九年努力、三年拼搏”的艰难历程,一期工程提前两个月建成投产,创造了当时国际乙烯同类装置开车的新纪录。 年9月26日,是齐鲁石化建设史上的高光时刻,也是淄博工业发展值得铭记的一天,齐鲁乙烯一期工程竣工投产剪彩仪式正式举行。当天中央台新闻联播播出了30万吨齐鲁乙烯投产一次成功的新闻和国务院的贺电。年9月27日的《人民日报》,在报眼位置上刊登了国务院为30万吨齐鲁乙烯投产一次成功发的贺电。 进入新世纪,以齐鲁炼油改造为核心的一大批项目的精准实施,齐鲁石化迎来了一轮投资发展的新高峰,投资过千万的项目,三年时间内建成了41个,其中,重点增效项目20个,碧水蓝天项目11个,民生项目7个,隐患治理项目3个。齐鲁石化公司经过50多年的建设,现已发展成一家集原油加工、石油化工、煤化工、天然气化工、盐化工为一体,配套齐全的大型炼油、化工、化纤、化肥联合企业,拥有固定资产值亿元,生产装置套,年营业收入多亿元,为中国国民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每当说起这些成就,每一个齐鲁石化人的心中,都有一种自豪感油然而生。 新中国成立七十年,人民生活大发展,其中也离不开民营企业。昨天的大阅兵估计大家都看了,集中展示的很多新型的武器装备也都让大家深刻感受到了国家的实力提升。不过大家估计还不是很了解,这些新型装备使用的许多材料,都是咱们淄博民营企业的工业产品。 氟硅材料是在有机硅和有机氟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兴材料,广泛应用于现代军事工业、航空航天工业、汽车船舶工业中,是一种不可缺少的特种材料。中国氟硅产业起步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由于技术落后,长期受到国际巨头的封锁,氟硅材料一直都是当时中国工业发展的瓶颈之一。然而谁也未曾想到,这样一个垄断局面,却随着淄博的一家民营企业的崛起而被打破。 年初春的一个上午,在桓台县城西边的一片田地里,两台从济南拉回来的小转炉很快完成安装,一个名叫“济南化工厂桓台分厂”的企业诞生在了这片土地上。谁也不曾料到,从此中国氟硅产业开始注入淄博民营企业的力量,世界氟硅产业的版图也将因此而改变。 创业初期,东岳集团缺资金、缺技术、缺人才,但却拥有初生牛犊不怕虎的无畏。上第一个产品无水氟化氢时,好多人说这是自不量力,不过在张建宏带领下,东岳集团的氟化氢、制冷剂产品不断进行革新、改良,渐渐打开了销路,为企业发展积累了“第一桶金”。 年,东岳整合国内技术、人才资源,进军聚四氟乙烯高分子材料,一上就是吨,这在国内外专家看来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然而一年后,东岳国产化技术的吨聚四氟乙烯成功投产。经过15年发展,装置规模达到4.5万吨,全球第一,技术和质量跻身世界领先企业之林。聚四氟乙烯成功之后,年面对有机硅需求紧缺、严重依赖进口的实际,东岳再次进军有机硅产业。年11月建成6万吨装置,随后进行25万吨扩建。至此,东岳集团形成了完整的氟硅材料产业链和产业群,成为亚洲规模最大、产品品种最全的氟硅材料产业园区。 民营企业的发展之路满是泥泞和荆棘,只有依靠科技创新才能占领产业的制高点,掌握企业发展的先机。通过32年的发展,以东岳集团为代表的淄博民营企业不断自主创新,推出了一系列极具竞争力的产品。 现如今,研发和创新已经成为东岳集团发展的动力源泉,逐渐打造全球独有的核心竞争力,已经成为东岳集团的下一个发展目标。新中国成立七十年,淄博民营企业获得了长足发展,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涌现出了许多知名企业,今年7月份,山东省工商联公布了年山东强民营企业名单,包括东岳集团在内的9家企业名列其中,展示了淄博民营企业的生机与活力。 说到工业发展,咱们淄博也涌现出了许多掌握核心技术的高科技企业,别看这些企业还比较小,但是却具有国际竞争力。 双极膜技术长期被国外公司垄断,中国企业想要使用需要付出高昂成本。为了打破垄断,从年开始序元环保开始了艰苦的研发。伴随着科研投入的增加,公司70%的员工为科研人员,并与山东大学等高校进行联合研发,打造了属于自己的膜研发中心,拥有了自己的废水处理核心技术。 这两种膜研发成功之后,成本得到了极大降低,只有进口产品价格的六分之一。只有研发自己的产品,才不怕国外企业打压,随着一系列高科技企业的发展,一座现代化的中国膜谷在淄博崛起。 近年来,淄博市依托传统工业基地,立足市场需求,瞄准前沿技术,拓展应用领域,经过近10年的发展,涌现出了序元环保和森荣新材料这样的高科技企业,膜产品技术已经达到甚至超过国际平均水平。中国膜谷只是淄博工业发展的一个代表,相信在不久的将来,还会有更多拥有国际竞争力的企业,出现在齐鲁大地上。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看过了淄博工业发展,回望过去那段历史,都是中国人民艰苦奋斗,不断前进的历程,是一部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的历史,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更多精彩内容敬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