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7/16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点击: 61 次
北京那家医院治疗白癜风比较好 http://baidianfeng.39.net/

名人造名园

园林第一人成就云南第一园

园林“明轩”,中国古典园林第一个整体出口项目,建于世界四大博物馆之一的美国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明轩的布局设计吸取了苏州古典园林网师园殿春簃小院的精华,被赞誉为中美文化交流史上的一件永恒展品。明轩的设计者陈从周教授,从此为世界所看重,国外纷纷赞誉他为“中国园林第一人”“中国园林之父”。

不过,在这位“中国园林第一人”陈从周教授的心里,有一件作品,比“明轩”这件第一个走向世界的园林作品更为看重,那就是“楠园”——位于安宁市主城区的一座闹中取静的小园。

陈从周自评说:“纽约的明轩,是有所新意的模仿;豫园东部是有所寓新的续笔;而安宁的楠园,则是平地起家、独自设计的,是我的园林理论的具体体现。”

安宁楠园建园材料以楠木为主,辅以香杉木、云冷杉等,楠园因此得名。业内《中国名园观赏》一书评价安宁楠园为“云南第一园”:“楠园虽为新建古典园林,但与我国江南名园相比,在艺术上毫不逊色。巧妙的园林布局,古典的造园风格,特殊的建筑材料,形式多样的园林建筑,合理的植物配置以及诸多名人墨迹题咏,使楠园风格古朴,主题明确,景致迷人,文化气息浓郁,不愧有‘云南第一园’之称。”

01

走进楠园

赏析楠园

楠园落成,当有诗为贺。诗曰:“新筑楠园水石奇,此身疑到习家池。长廊曲槛徜徉转,幽径叠岩顾盼宣。高树摇凉鲜欲滴,活泉涵影鸟争窥。何须访戴山阴道,轩阁恰心未觉疲。”习家池,位于湖北襄阳城南凤凰山,是全国现存少有的汉代名园。这首现已不知其作者的诗句,认为楠园的水奇、石奇,让人一下就想到了习家池的风情。

楠园有水则灵。楠园灵活运用了“园必隔、水必曲”这一古典造园原则,其布局应用了江南文人园林中常见的以水池为中心的格局,主要景点绕池而设。南边为滨水长廊凌波而渡,廊之中段有楠亭扑水而立。东端有小轩——随宜轩,轩北为园内主厅鸳鸯厅,厅坐东朝西,隔水与花厅春苏轩遥遥相望。园之一隅,有春涧亭,亭下有小溪涓涓出之。

楠园有石则奇。古典园林中,石是园之“骨”,亦是山之“骨”。陈从周在《说园(五)》中精辟论石:“浑朴之石,其状在拙;奇突之峰,其态在变,而丑石在诸品中尤为难得,以其更富有个性,丑中寓美也。”楠园湖中立一巨石,称“音谷”,王维诗“清泉石上山流”之意境,奇在造型异、色彩花纹丰富,妙在是自然天成,独石即成景。楠园之石,就近取材于安宁本土,省钱省力,而又别具特色。

楠园其院可赏玩。在假山水池的中心游览区外,用粉墙、曲廊、曲洞隔出一个个小庭院:西边进门处为春苏轩的天井式庭院,园之西北隅为怡心居书斋小院;鸳鸯厅北向为小山流水轩小院,院东南假山上尽端建安宁阁,阁南又是一串相套的深庭宅院。这些小院,均有各自景观主题,而又以自身小巧精雅衬托着大园山水的古拙质朴,同时,又满足了诸如读书、宴客、清谈、眺远等园林活动的多种需要,实为设计之大手笔。

楠园其景可休憩。因考虑楠园并非古代文人私家园林,故陈从周特于池南长廊侧壁之外专辟一狭长区域,为游赏者建一相对独立的休憩区。靠廊一侧栽花点石,由廊侧粉墙所开花窗,可为园内之借景;另一侧,则仿江南小巷建一列古建筑,并以廊子相连,可作客房、饮茶之用。这种将游赏区与服务区严格区分的做法,既保证了古典艺术的完整性,又为游赏者提供了方便,确为古今结合的创举。体现了陈从周“古今结合,古为今用,亦势所必然”的创新精神。

02

“三顾茅庐请梓翁”与

“文成公主下西藏”

陈从周教授应邀至安宁设计建造楠园,已成一段佳话。年至年,时任安宁县城乡建设环境保护局副局长的李康祖,受安宁县委托,先后三次到上海拜访陈从周,恭请他到安宁造园。起初,陈从周虽然心动、意动,考虑到身体健康原因,没有答应,也没有一口回绝,只说对云南风光向往已久,容考虑后再定。后来安宁的诚意打动了陈老先生,先生也提出了三个要求:施工队要由他制定专业的古建筑队;特殊的古典园林材料从江南带;建园事宜必须由他最终定方案。安宁欣然接受这三个条件。因陈老先生有书斋名曰“梓室”,先生晚年常自号“梓翁”,所以对安宁而言,就是“三顾茅庐请梓翁”。

对楠园的建成陈从周非常满意,他常自比此举为“文成公主下西藏”。陈从周写有《楠园建成有感》小诗一首:“人间何处武陵源,秋月春花系梦魂。为爱滇南山水好,古稀千里筑楠园。”文成公主到西藏,带去的是中原的文化、艺术和科技;从周先生安宁造楠园,带来的是江南古典园林的精髓。当时安宁尚处于从城市化推进进程中,要到年才撤县设市。云南省、昆明市对安宁县的定位为全省的钢铁和盐、磷化工基地,县城的区域规划重点是逐步推动城市化进程,先后在城区开工建设了主道路和市民公园。楠园的建成,为当时略现雏形的安宁县城,冠上了一颗精巧、别致的园林明珠,起到了画龙点睛之用。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陈从周教授的高风亮节。他有一句名言:梓翁画图不要钱,一文不取,敞开供应。在设计、主持建设安宁楠园时,陈老先生也一直秉承这一向的原则,坚持不收安宁分文钱财。

年楠园建成后,陈从周撰写了《楠园小记》,概述了安宁造园的经过:“安宁有温泉,昆明之胜地也。昆明景物,四季长春,世人所向往者。安宁县邀余游,居之真神仙高境,山水信美,遂有构园之思,以为游人憩息之地。园有水一泓,倚山垒石,亭馆参列。材采楠木,为之故曰楠园。园可以闲吟,可以度曲,更容雅集举觞,秋月春风,山影波光,游者情自得之。辛未秋园成为记。”

年12月,适逢陈从周先生百年诞辰纪念之际,安宁隆重举行陈从周百年诞辰纪念暨楠园修缮开园仪式,深切缅怀、感念一代园林大师为安宁所作的贡献。今后,安宁将启动“陈从周艺术馆”设计建设,并以此为依托,建设全国高校古典园林艺术教学研究基地,把陈从周先生的园林艺术思想,以及楠园独有的园林艺术文化价值发扬光大。

“几多泉石能忘我,何处园林不忆君。”这是友人赠予陈从周的对联。楠园,这座小巧、精致的园林,一定会让每一个沉浸其间感受园林之美的人,由衷地向陈从周先生致敬。(付文文/文宋玉昆/图)



------分隔线----------------------------
  •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发布优势
  • 广告合作
  • 版权申明
  • 服务条款
  • Copyright (c) @2012 - 2020



    提醒您: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做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