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今天的会议,小编原本不准备推文的,也没有留影像资料,真可谓无图无真相。 回顾安宁疗护中心4个月零20天的历程,尽管很艰难,但每一点变化,都体现了安宁人的奉献,让我感动,让我欣慰。也让我们看到了希望,也希望能成为我们动力。 晚饭后,我还是决定把它记录下来,作为安宁文化的一部分吧。 今天上午10点,我们召集安宁疗护的全体职工一起开了一个讨论会,讨论的题目是:你心目中的安宁疗护是怎样的? 医院安宁疗护中心是今年2月8日组建的,这是一个年轻的团队,除了我和护士长外,其他医务人员都是90后的年轻人,与她们的交往,让我十分小心,代沟是肯定存在的;她们在我面前也不敢大声说话。为了填补这个代沟,我想了很多办法:通过交谈、开玩笑,甚至搞笑,通过请大家吃饭,来拉近和大家的距离,同时,在工作中言传身教,通过班前五分钟的培训,让大家对安宁疗护的理念有了初步的认识,经过几个月的磨合,和大家融合了很多。 我们原本准备在活动室开会的,早上9点50分,有两位老人在活动室里看电视,我不想打扰他们,就提出来换一个地方开会,是在医生办公室,还是在茶歇室?护士长说:“就到您的办公室去吧。”护士长告诉我,是想脱离病房的环境,我马上明白了护士长的意思。 在我的办公室,大家围在一起,讲述了自己的想法,尽管大家话语不多,但我感受到,这帮90后的孩子们,已经进入角色了,她们希望安宁疗护能够帮助更多的人,也为安宁疗护的工作提出了一些建设性的意见,让我很感动。 这些90后的女孩子,在家都是娇宝宝,都是父母的掌上明珠,生活上往往都需要家人的照顾。现在让她们来照顾老人,还有许多生活上的护理,确实是难以接受的,但这些孩子的情绪经过了一段时间波动后,现在已经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了,每天在工作中,听到她们真情地叫着爷爷、奶奶的时候,看到她们扶着老人们活动,拍打了老人的手,和老人开玩笑的场景,我真的感到很欣慰。 她们都没有经历过生死,也没有见过复杂的病人,但在安宁疗护这几个月时间里,她们经历了内、外科的一些复杂病人,经历了插管的病人,也应用了呼吸机,有些是她们从来没有见过的,这些对她们来说,都是不小的挑战,好在护士长徐郁葱有着丰富的ICU的经验,每次都是她身先士卒,指导大家工作,让她们迅速成长起来了。徐护士长打趣地说:“安宁疗护的病人不亚于ICU的难度。” 功能锻炼 每天忍着恶臭给一位两处特大压疮的病人换药,其严重程度是我30多年外科生涯中没有见过的,每次换药需要5~6人帮忙,耗时1个多小时。开始大家不敢下手,一直是我在为病人换药,后来,我有意识地指导年轻的医生和护士换药,现在她们已经可以独立完成这样的换药了。 在交谈中,我感到她们的情感在变化,她们通过对老人的服务,让她们,她们感受到了老人的痛苦,感受到了帮助老人的乐趣。但是,面对死亡,她们还是恐惧的,有位护士连续经历了两例死亡的病人,我们真担心她心理上无法承受,我和徐护士长及时对她进行安慰和疏导,但她坚强地挺了过来,对工作没有产生任何影响,让我们感到她们在成长,内心在强大。 在会上,大家都要求加强培训,除了日常工作的培训外,还应该加强呼吸机、疑难换药等的培训,听到大家主动要求培训,我感到大家是“知不足”了…… 今天的会议,大家没有说出心目中的安宁疗护,但从大家的言语中,我们可以看出,大家在思考,在学习,在求知,在进步,这是我们希望看到的,借用一句广告词:思想有多远,我们就能走多远。这不就是答案吗?! 纪光伟原创不易,欢迎打赏 赞赏 人赞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