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能治好吗 http://m.39.net/pf/a_7157873.html 为了更好的宣传弘扬滇剧文化,做好“安宁大石庄滇剧”的传承与保护工作,让更多的年轻人了解、热爱滇剧艺术,使滇剧文化得以更好的传承和发展,4月15日,由安宁市文化和旅游局在县街大石庄滇剧传习馆举办了年滇剧传承人培训班,安宁市文化和旅游局党委委员、副局长刀雪梅指导了本次工作,并在开班仪式上进行了讲话。 此次培训从4月15日-17日,为期三天,参加此次培训的老师分别是国家二级演员杜刚、国家二级演员陈近秋、国家三级演员李顺祥、副研究馆员杨卫红,培训班共有20名学员参加,根据学员的基本情况,老师们传授了旦角、生角基本台步和指法,并组织学员对滇剧折子戏《京娘送兄》片段进行了排练。学员们虽然长期进行排练,但在此次培训班中没有一丝疲惫和厌倦,而是积极学习滇剧基本动作和理论知识,提高自身业务能力,从而进一步达到滇剧传承的目的。 滇剧源于中国内地的秦腔、微调和汉调,于清乾隆年间形成,受到川剧和京剧的影响,流行于云南和四川、贵州部分地区。大石庄人爱看滇剧的习惯已沿袭近百年,大石庄滇剧是年由昆明传入大石庄村,当年,大石庄村民杨兴存、许进才、许世玉等人在昆明做事期间,喜爱滇剧常到东寺街茶馆听戏,便学会了滇剧,回村后几个人组织了文艺队在大石庄附近各村演出,很受群众欢迎,逐渐的发展和传承下来。 年,许世玉收了第一个正式拜师的弟子王顺祥,当时王顺祥只有12岁,一开始,只跟着跑龙套、演配角、学文场和唱念做打,而现在他作为大石庄滇剧昆明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一直致力于传承和保护滇剧文化,通过配合安宁市文化和旅游局开展“戏曲进学校”等活动,培养年轻人对滇剧的兴趣,从而培养更多热爱戏剧的接班人,让滇剧文化一代一代的流传下去。 虽然现在受疫情影响,但反而有更多的学生年轻人有时间来参与此次培训,他们积极配合、认真练习,与授课老师们讨论滇剧的表演、服装、妆容,感受非物质文化遗产滇剧的魅力。保护和传承非遗文化,重点是要让更多的人特别是更多的年轻人,在触摸中国历史文化遗产魅力的过程中坚定文化自信。 供稿:安宁市文化和旅游局 编辑:李金月审核:王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