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8-19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点击: 61 次

劳作的老夫妻·年8月26日·甘肃武山县洛门镇罗村

这样的日子已经很久了。

太阳刚刚爬上山峦,沟里巴掌大的场院上,一对勤劳的夫妻,已将自家的胡麻摊了满地,开始一天艰辛的劳作。

牧归途中·年2月·甘肃山丹县老军乡

日暮时分,戈壁牧羊人披着那个祖上传下来的毡衣,赶着他那群世界上最不幸的羊,就从这已坍塌了的明长城过来,急切地朝村落奔去。戈壁上少有草绿,但羊群却奇迹般地吃圆了肚子。羊儿们撒欢地朝村庄奔跑着,但牧羊人追赶羊群的步子显然迟缓而无力。千百年了,戈壁依然,大地荒凉,一群群的羊从这里走过,一个个的牧羊人从这里远逝。

拍合影的老夫妻?年8月9日?兰州城关区南滨河东路

一对没坐过汽车、没见过火车、没进过省城的老夫妻,在儿子的相伴下,来到这条河边、坐到这座桥前。

好不容易进趟城,就在黄河铁桥前拍张合影吧!一对相伴半个多世纪的老人,身穿中山装和对襟袄,脚蹬布底鞋,在众人面前好不自在,却又拗不过孩子们的一片孝心。拍一张也不妨,但“男左女右”的礼不能破了。

吃炒面的老太太?年9月27日?兰州榆中县马坡乡杨寨村

日暮时分,她从山坡地回来,端了碗炒面蹲在自家门口狼吞虎咽起来。牵驴路过的人问他:“吃的啥?”

“炒面!”

“咋不做晚饭?”

“去年的粮食完了,今年的还没收下,只有这些炒面了。”

“我们家也一样,就看今年的了。”牵驴人说完回家了。

老太太吃完炒面,把碗熟练地舔得干干净净,打着嗝儿自语道:“地里的活儿没完呢,还得上趟山去。”

炒面是西北地区特有的一种食物。制作时,先将一种面粉或多种面粉放在铁锅里干炒,凉后装入布袋或箱子里存放。食用时,可直接放入口中吃,也可盛在碗里放上盐或糖,加水拌成团状或糊状食用。炒面也可以用麦子、豆类直接炒熟后磨成面粉,它便于存放和携带。

在集市上买鸡的老汉?年8月28日?甘肃渭源县会川镇

深秋时节的正午时分,这位老人手里紧紧抓着两只鸡的爪子,出现在嘈杂的人流中。他身穿一件破旧的衣服,那是城里老太太才穿的款式。“卖鸡!卖鸡了!”他那沙哑的声音久久地回荡在人流中,即显得急促紧迫,又感到微弱无力……

赶集路上?年9月26日?兰州榆中县马坡乡杨寨村

赶集是中国农村传统的交易活动,在每月约定的时间里,人们从四面八方涌向集市。这是两个孩子前往集市的途中,惬意与自满在他们的步态与神情里流露无遗。

乡村教师?年4月12日?兰州榆中县青城镇瓦窑村

“mào,茂盛的茂……”

这只是一堂极其平常的语文课,但民办教师魏其钦却不敢怠慢,他利用午休的时候,已在高低不平且又擦不干净的黑板上写满了字。魏老师已年近五旬,人很消瘦,皮肤黝黑,语言亲切,表情丰富,十分投入。讲台上是几本书、一包不带过滤嘴的香烟和一支用来当教鞭的树枝。他每月的薪水也只有80元。

接功的人们?年11月21日?兰州城关区兰州军区体育馆

莫名其妙,突然人们就兴起了练气功。在这个体育馆内,男女老少都伸出了双手,几千人在气功大师的指点下,以期接到真功后调理自己的身体……

修建高速公路的民工?年6月19日?兰州皋兰县忠和乡

盛夏的烈日灼人难熬,滚烫的沥青“鼓咚咚”地就倒在了沙石里。工作面下,还要燃起火来继续加热,以免沥青凝固。工作面上,劳作者的双脚,就在那滚烫的沥青石里走来走去。民工们人工拌和沥青的身影,时隐时现在烟雾弥漫的山谷里,滚烫的热浪不时朝人袭来。

农家深秋的晚餐?年10月7日?兰州榆中县兴隆乡

秋,又来了,山里人的晚餐是在日暮时分开始的。一碗稀稀的土豆面片,对劳作了一天的人来说,能喝饱吗?清油葱花的香味充溢了整个村庄,喝汤嚼面的声音如优美的交响曲,而家养的鸡仿佛还没有觅到足够的食物,在一旁期待着……

送别路上?年2月3日?陕西礼泉县西张堡乡沿村

前面黙不出声的是我哥,后面送行的是我奶奶,在这次探亲离开老家时,小脚的奶奶硬是要送我们过三个路口,说这是家乡的习俗。走过第二个路口后,奶奶的步子渐渐跟不上了,哥哥拎着空油桶心情沉重难过,奶奶哭出声的一瞬间,我的心也一并碎了……

哥哥没断奶时,就因城里的日子难过,被父母送回老家了。为抚养他,爷爷和奶奶养了一只母羊,用这羊奶喂哥哥吃,所以他的小名叫“羊娃”。爷爷还为了多在队里分点自留地,执意让父亲把哥哥和二姐的户口迁回老家。哥哥小学快毕业时,在母亲的一再坚持下,才把他们的户口又重新迁回兰州市。

筑路工?年8月12日?甘肃天祝藏族自治县

在沿途“假警察”的一路护送和指引下,我们的车就停在了乌鞘岭下的这个工地。前面的路要铺新沥青路面了,一群民工正在紧张地忙碌着。拌好的沥青就是靠这些拖拉机拉到铺设地,但没等到地方就凉了。为了尽量地保证铺设质量,还得继续给沥青加温提热。于是,炉膛红了,烟囱黑了,山谷里烟雾弥漫……

在野外熟睡的孩子?年3月20日?兰州永登县苦水镇

常言道,穷人家的孩子好生养。随父母下地的孩子耍累了,就在那地埂旁随意地睡了,但手里玩的那个石块却不肯丢下。没法子,睡就睡吧!父母忙把自己的衣服脱了盖上。

卖菜姑欲弃亲女?年4月2日?兰州城关区张苏滩

这是一个21岁的母亲面临的痛苦选择。两年前,她从陕南山区农村来到兰州,在一个批发市场卖菜,与一菜贩子同居,有了一个私生女。前不久,那个男人锒铛入狱,这使她和孩子的生活失去保障。如今,孩子醒了,哭声让她揪心;睡着了,她又倍感生活的无奈。她迷惘地说:“我想给孩子拍张照片,然后把她给了人……”。

先后收养了11个残疾弃婴的孤寡老人?年5月1日?甘肃定西县安定区民主街

年11月的一天,家住定西县民主街24号的陈尚义老人去火车站捡垃圾,车站花坛积雪里传来阵阵婴儿的哭啼声。围观的人们指手划脚地议论着,却没有人伸出援助之手。老人急了,抱起婴儿就回了家。老伴摸了摸婴儿冰凉的手说:“娃都死了,你抱回来干啥?”老人不信,用毛巾把婴儿裹起来,一会儿让太阳晒,一会儿又在热炕上暖。不久,婴儿睁开了双眼,一个濒临死亡的小生命又回到了人间。他们给这个女婴起名“玲玲”。

在此后的5年间,两位平时靠捡破烂为生的老人,先后从外面捡回了“娟娟”、“吉祥”、“如意”、“政院”、“换换”、“委院”、“亚云”、“龙龙”、“积善”等11个残疾弃婴。

两位70多岁的孤寡老人,再收养11个残疾弃婴,这无疑又给他们增加了沉重的生活负担。后来在当地媒体的报道下,引起了社会的

------分隔线----------------------------
热点内容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发布优势
  • 广告合作
  • 版权申明
  • 服务条款
  • Copyright (c) @2012 - 2020



    提醒您: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做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