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美国人在谈到中国五四那代人时,说他们在思想上猛烈地反传统,而行为上却十分的传统。 有两位非常有名的知识分子,用他们的亲身经历证明了这种说法是站得住脚的。一位是鲁迅,他不喜欢朱安,但因为是母亲送给他的礼物,他就接受了。一位是胡适,他对江冬秀没感觉,在母亲的要求下,她和江冬秀结婚了。 不能不说,鲁迅和胡适都是孝子,母亲怎么安排,他们就怎么去做,把全部的不满和委屈都收在自己心里。 与这些孝顺的儿子相比,这一时期出现的不孝顺的女儿,她们不服从父母安排的的婚姻,坚决追求自己的爱情和未来,便显得格外另类。 吴靖就是另类中的一个典型。 吴靖吴靖原名吴佩琳,报考清华大学时,她自己给自己起了“吴靖”这个新名字。“靖”有平安、安定的意思,喜欢学校的吴靖大概是希望自己能在知名高等学府这个充满知识和自由空气的环境里,过上安宁的生活吧。 报考清华大学那年,吴靖还只是天津中西女中一名高一的学生。但那是清华大学开始招收女生的第一年,以前的清华大学只有男生。吴靖和大姐吴佩球认为机不可失,一起去报名参考。 考大学需要高中学历证明,她们没有高中毕业证书,无法报考。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她们跑到天津教育局,请求工作人员给她们开具同等学证明。工作人员也许是看她们热爱学习、成绩优秀,给她们开了证明。 考试结果出来,姐姐落榜,妹妹考中。当年清华大学只录取了18名女生,吴靖跳过高二、高三进入清华,是年龄最小的女生。 在清华大学,吴靖选择主攻西洋文学专业。 清华不仅学习风气很好,而且体育活动丰富。吴靖一面认真读书,一面积极参加体育活动。篮球、足球、排球、田径,吴靖样样参加,不过她最喜欢的还是游泳和溜冰。 夏天游泳,冬天溜冰,是当时北方大户人家年轻人特别钟爱的生活方式。吴靖也不例外,她的身边多是这样的伙伴,如时任交通总长朱启钤的五女儿朱媚筠、驻日公使陆宗舆的女儿陆静嫣、财政部长李思浩的女儿李兰云、津浦铁路局局长赵庆华的女儿赵一荻等等,她们都是吴靖中学时代的朋友,课余时间常常在一起游泳、溜冰。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孩子们能在一起扎堆,往往是家长们给她们创造了“门当户对”的条件。 吴靖(左二)和赵燕生、赵二小姐、赵四小姐一起游览香山与朋友们相比,吴靖的家庭条件一点不差,甚至可以说有过之而无不及。吴家堪称是当之无愧的天津首富。 吴靖的祖父吴调卿和李鸿章是好哥们。他担任了25年的汇丰银行天津分行买办,是银行界买办在天津的开山鼻祖。吴调卿还在山海关创办了一所北洋铁路官学堂,这所学堂成为了后来西南交大的前身。 有了钞票,就有了投资的资本。吴家办了很多实业,涉及水、火、硝皮、织呢、打包、电灯、煤矿等方面。投资成功,则能赚到更多的钱。 吴调卿把很多儿子都送出国留学,独独吴靖的父亲吴熙元没有出国,一直在天津打理自家的企业,日子也过得十分殷实。吴熙元没出国,据说是因为19岁结婚后,一年生个孩子,共生了9个孩子(不含中间夭折的),出国拉扯这么多人太费劲,于是就不出去了。 吴靖的外祖父严筱舫是李鸿章的幕僚,担任过上海第一任总商会会长和中国第一家银行——中国通商银行的首任董事长。严筱舫的大女儿严淑英就是吴靖的母亲。 作为吴熙元和严淑英家的老二,小时候的吴靖最让父母宽慰的就是她老实听话,不会给老人惹麻烦。为此,在上海的外婆想从吴熙元、严淑英的一群孩子中要个孩子去作伴时,吴靖被当成不二人选送过去了。 在外婆家,吴靖是个小宝贝,大家都很喜欢它,要什么给什么。第二年,小外甥女严仁美出世。后来几年,她们成了最要好的童年伙伴。 小时候的吴靖吴靖13岁时,患上了严重的关节炎,母亲把她从上海接回天津去了。人们以为,北方气候干燥,对治疗关节炎的好处可能更大一些。 没有母亲不心疼自己孩子的,母亲都希望自己孩子好。 可是,母亲趁着吴靖大三暑假,要带着吴靖去上海相亲,这种关心却让吴靖产生了抵触情绪。 上学的吴靖才不想早婚,因为拗不过母亲,她怀着极不情愿的心情跟母亲到了上海。吴靖见到相亲对象母亲时,那位母亲正斜着身子躺在床上抽大烟。吴靖反感地对母亲说:“这家人家不行,回掉算了!” 母亲不知着了什么魔,非要说这家人家好,一定要定下这门亲。吴靖心里有些生气有些纳闷,以前有人给姐姐吴佩球说了一个北京很有名望的人家的公子,吴佩球没看上,母亲都没有逼姐姐,怎么轮到了自己了,母亲要这么强硬呢。 母亲同意,女儿不同意,这注定是一场拉锯战,一拉就拉了一个月时间。吴靖被磨得没有办法了,只好同意,意图回到天津再想办法。 没想到一回天津,母亲就不让吴靖去北京上学了,把她关在家里不让出门,等着上海那家人来娶亲。 吴靖原本心里只有抵触情绪的,现在一下子变成了反抗情绪。吴靖心想,还差一年时间,自己就可以从清华大学毕业了,母亲这样做,自己绝对不能接受。 不能接受的不止吴靖一人,与吴靖要好的同学都在想办法帮助吴靖逃出家门,去往北京完成学业。 吴靖(左三)、赵燕生(左五)和亲友们在一起事情闹得越来越僵,母亲和女儿也闹翻了,互不相让。最后,吴靖孤注一掷,找准母亲没防备好的空当,在夜里翻过墙头,逃出了吴家大院。她乘火车到北京,连自己的亲戚家都不敢去,就住在同学家里。 反抗最激烈的,偏偏是平时最温顺的二小姐,这让父亲吴熙元很吃惊,也很愤怒。怒归怒,吴熙元还是不忍心女儿在外面成为没人管的人,同时也要考虑社会上怎么看吴家,他每个月给吴靖寄10元生活费。 吴靖的逃婚事件,还影响到她的童年玩伴严仁美。严仁美的父亲意识到,女孩子读书越多越不听话,他也千方百计阻止严仁美继续上学,而是让她早早嫁人。 逃婚对吴靖自己的影响是从清华大学毕业的时间往后拖了一年,因为她耽误了半年多时间。 吴靖最终是和清华大学的同班同学赵燕生自由恋爱结的婚。他们的结婚地点就在天津,而吴家只派出了吴靖的姐妹和弟弟来参加婚礼,父母都没有出席,也没有给嫁妆。 吴靖(左一)赵燕生(右三)与亲友们相聚尽管父母没有见证自己人生最幸福的时刻,但毕竟和自己最爱的人取得了合法结合的资格,多年后吴靖在回忆往事的时候,依然自豪地说:“一个人,关键都要看自己,关键事情上一定要自己把握好。” 吴靖是个长寿老人,人问她长寿秘诀是什么,她说:“把不愉快的事情忘掉!”对于父母当年逼自己嫁给不喜欢的人,又不出席自己和心上人的婚礼,吴靖大概也是采取了“忘掉不愉快”的态度。这种态度,才能让她像她给自己取得名字“靖”一样,获得安静的幸福。 既然开头拿吴靖和鲁迅、胡适做了对比,不妨再说一说。 鲁迅和胡适采取了相对温和的态度,按照他们母亲的意愿,娶了入不了眼、进不了心的妻子,但他们后来,都找了另外的女人。 男人也好,女人也好,在情感的世界里,都想找到知心爱人。那么是鲁迅、胡适这种先委屈自己、再委屈原配妻子的做法好呢,还是吴靖这种宁可违背父母意愿、也要坚持要自己心中所要的做法好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