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立冬 节选自《二十四节气志》/宋英杰 每年11月7日或8日立冬,这是象征冬季来临的节气,冬之始也。 立冬:水始冰地始冻 立冬就是由水到冰,由三点(氵)到两点(冫),让世间简单一点。 按照《礼记》的描述:“立冬之日,天子亲帅三公、九卿、大夫以迎冬于北郊。”显然,立春、立夏、立秋、立冬是二十四节气中的“大”节气,人们对其怀有格外的礼敬之心。天子需要前呼后拥地恭迎每个季节的来临,迎春于东郊,迎夏于南郊,迎秋于西郊,迎冬于北郊。可见,在古人眼中,春夏秋冬是从不同方位入境的。冬,自北而来。 此时的季节版图上,冬已占据约万平方公里,确实担得起立冬之名,不像立春、立夏、立秋那样徒有虚名。 摄影/刘晓林 立冬:添冬装道珍重 古时候,立冬算是一个更换冬装的“寒衣节”,有的皇帝会在立冬日“赐袄”“赐帽”。大家穿上新衣服,相互“拜冬”,互道珍重。 根据明、清时期岁时习俗的记载,一进农历十月,京城里家家户户必“添火”。“京师居人例于十月初一日添设煤火,二月初一撤火。”与现在北京的供暖期时长相近,但开始“添火”的时间总体上比现在要早,与清代气候相对寒冷有关。添火日就是所谓的“寒衣节”。 人们开始享受煤火带来的温暖之际,也要同时给逝去的亲人“捎去”几件保暖的新衣裳。 立冬:吃饺子补嘴空 解决温,还要解决饱,这也是一个畅快“补冬”的时节,正所谓“立冬补嘴空”。刚辛苦地忙活完一年的农事,确实该好好地以吃犒赏一下自己。 35分钟前 央视新闻吃饺子 饺子源于“交子之时”,立冬则是秋冬季节之交,故“交子”之时的饺子不能不吃。南方立冬时节会吃些鸡鸭鱼肉,“羊肉炉”“姜母鸭”等冬令进补餐厅高朋满座。 涮羊肉 在清代宫廷,立冬的规矩是吃涮羊肉,后来民间也热衷此道。炭火烧得铜锅里清汤滚热,拿筷子夹着红白相间、薄而不散的羊肉片在汤里一涮,就着酱香,入口即化。 吃生葱 “一日半根葱,入冬腿带风。”一立冬,老南京人餐桌上就多了个盛香醋的小碟,开餐前添上绿白相间的葱末,再滴上诱人的香油。吃鱼或肉就葱花一并下肚,既吃了美食,又得了健康。 酿黄酒 冬季水清冽气温低,是酿酒发酵最适合的季节。因此绍兴人把从立冬到第二年立春这段最适合做黄酒的时间称为“冬酿”,祈求福祉。 立冬:如修行守安宁 冬天,是一个安闲的季节,它特别能够检验人们身心宁静的能力。 冬季的表象是冷峻而寡淡,本质却是平和与安宁。是否上苍赐予我们这样一个季节,就是希望我们能够有这样一段看似“无为”的时间守持宁静、清修心体? 漫长的冬季,寂静了,也清闲了,或许是造就思想和思想家的好季节。“门尽冷霜能醒骨,窗临残照好读书。” 荀子说:“天不为人之恶寒也,辍冬。”四季如春的地方很少,长夏无冬的地方不多。虽然我们常以“春秋”来形容岁月,但春秋往往是最仓促短暂的季节。 “春也万物熙熙焉,感其生而悼其死;夏也百草榛榛焉,见其盛而知其阑;秋也严霜降兮,殷忧者为之不乐;冬也阴气积兮,愁颜者为之鲜欢。”既然寒冷的日子自古以来注定是岁月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为什么要为之“不乐”和“鲜欢”呢? 苦寒的岁月,过冬似乎是一场修行。修行的境界,便是不必借助吐艳的花、滴翠的叶、溢香的果,无须物化的美。我们常说良辰美景,修行便是能把看似不是美景的日子过成良辰。 “立冬”后是否凛冬已至?如果把季节比作学生,组织纪律性最差的怕就是这位“冬”同学了,既迟到又早退…… ??听宋英杰给你说“立冬” ??如诗·立冬 《立冬》 唐·李白 冻笔新诗懒写, 寒炉美酒时温。 醉看墨花月白, 恍疑雪满前村。 《立冬即事二首》(其一) 宋·仇远 细雨生寒未有霜, 庭前木叶半青黄。 小春此去无多日, 何处梅花一绽香。 《立冬》 宋·紫金霜 落水荷塘满眼枯, 西风渐作北风呼。 黄杨倔强尤一色, 白桦优柔以半疏。 门尽冷霜能醒骨, 窗临残照好读书。 拟约三九吟梅雪, 还借自家小火炉。 《立冬》(其一) 元·陆文圭 早久何当雨,秋深渐入冬。 黄花独带露,红叶已随风。 边思吹寒角,村歌相晚春。 篱门日高卧,衰懒愧无功。 《立冬》 明·王稚登 秋风吹尽旧庭柯, 黄叶丹枫客里过。 一点禅灯半轮月, 今宵寒较昨宵多。 ??手绘·立冬 今年11月7日13时38分,立冬。立冬,是否就一定意味着冬天的到来?气象学上将“连续5天日平均气温低于10℃”,作为冬季开始的标准。根据这一标准,我国北方大部分地区在立冬之前就已经入冬了,而南方许多地区仍处于秋季,真正的冬天会在约20天后来临。 立冬之后,冷空气活动逐渐频繁,气温下降趋势加快,华北部分地区的初雪常在此时降临,强冷空气来临时,江南地区甚至也会降雪。 再打开窗 兴许就能看到一个银装素裹的世界 从今往后 让生命中的每一天 都如雪花独一无二 遇到阳光就闪耀 触到温暖就融化 迎风则翩然起舞 愈寒则愈加坚定 …… 『中國節氣(十九)』 文字丨『誰最中國』图片丨来自网络 立冬。 立,建始也 冬,終了也 冬季開始 蟄蟲休眠 萬物收藏 規避寒冷 北之孟冬 南之艷陽 二十四節氣之第十九節氣 明日立冬 此時地表在夏半年貯存的熱量還有一定的能量,所以一般還不會太冷,但氣溫逐漸下降。在晴朗無風之時,常會出現風和日麗、溫暖舒適的十月「小陽春」天氣。 秋已盡,雁聲入夢涼,山月各蒼茫。 一候,水始冰。水面初凝,未至於堅也。 二候,地始凍。土氣凝寒,未至於拆。 三候,雉入大水為蜃。古人以為雉到立冬便成大蛤了(古人想象力還怪豐富…)。 落水荷塘風聲枯。 冷絮清霜凍醒骨。 細雨未乾沾濕袖。 逐光暖行時漸疏。 萬物收藏斂舊谷。 蟄蟲休眠伏不出。 牆外紅葉藏不住。 庭前一杯茶烹壺。 橙香橘黃酒初熟。 暖陽閒話小火爐。 為了迎接立冬,北方人多吃餃子。立冬後,草木凋零,萬物活動趨向休止。冬氣寒,養生應以增加熱能為主,並少咸多苦,以助心陽。 赞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