冻笔新诗懒写, 寒炉美酒时温。 醉看墨花月白, 恍疑雪满前村。 ——李白《立冬》 立冬,冬三月之始,太阳黄经度。《孝经纬》曰:“斗指乾,为立冬,冬者,终也,万物皆收藏也。”立,建始也,表示冬季自此开始。 立冬的“冬”字同“终”,有万物收获、储藏之意,意指农作物收割后要收藏起来。此时,草木凋零、动物蛰伏,万物都趋于休止,开始养精蓄锐,为春季的勃发做储备。 水始冰。水面初凝,未至于坚也。地始冻。土气凝寒,未至于拆。 白居易《岁晚旅望》中写:“万物秋霜能坏色,四时冬日最凋年。” 冬日万物凋败,寒风劲、日照短,确实容易令人感怀,但以瞬时而息的角度来说,还是要抒怀,情绪安宁为宜。 立冬三候 立冬分三候:一候水始冰;二候地始冻;三候雉入大水为蜃。 一候“水始冰”,是说水从这时起,就会渐渐结冰,尤其是北方地区; 二候“地始冻”,再五日,气温降到零度,土地表层开始冻结; 三候“雉入大水为蜃”,其中雉指野鸡一类的大鸟,蜃为大蛤,古人认为雉到立冬后便变成大蛤了。 立冬与冬至冬季有两个节气是很重要的,一是立冬,二是冬至。许多朋友会将冬至和立冬两个节气搞混,一般立冬是在11月,冬至是在12月。 时间含义不同立冬作为冬季的第一个节气,于每年的11月8日前后,太阳到达黄经°时开始。 立冬过后,日照时间将继续缩短,正午太阳高度继续降低。中国又把立冬作为冬季的开始。 冬至冬至俗称“冬节”、“长至节”、“亚岁”等。它是二十四节气中最早制订出的一个。冬至这一天北半球得到的阳光最少,北半球的白昼达到最短,且越往北白昼越短。 气候特点不同立冬之后南北温差更加拉大。北方的许多地方已是风干物燥、万物凋零、寒气逼人;而华南仍是青山绿水、鸟语花香、温暖宜人。 冬至日是一年中白天时间最短的一天。从气候上看,冬至期间,西北高原平均气温普遍在0℃以下,南方地区也只有6℃至8℃左右。 另外,冬至开始“数九”,冬至日也就成了“数九”的第一天。 立冬习俗储菜 立冬之时老北京有“储菜”之俗。早年间冬季蔬菜的品种极少,所以多在立冬前后储存一些蔬菜,以备过冬。 立冬储菜以大白菜为主,外加萝卜、倭瓜、土豆、冬瓜、大葱等,每家少则存上二三百斤,人口多的甚至存有上千斤。 那时节,每天一大早儿就有人到菜市上排队买大白菜,还有大户人家雇马车、驴车到郊外采购大白菜的,一时间人来车往好不热闹,成为初冬时节京城一景。 吃饺子 立冬吃饺子主要是取其谐音——“交子”,因立冬是秋冬之交。大年三十是旧年和新年之交,立冬是秋冬季节之交,故“交”子之时的饺子不能不吃。 游泳 在黑龙江哈尔滨、河南商丘、江西宜春、湖北武汉等地立冬之日,冬泳爱好者们曾用冬泳这种方式迎接冬天的到来。 食补 立冬后,就意味着今年的冬季正式来临。草木凋零,蛰虫休眠,人类虽没有冬眠之说,但民间却有立冬补冬的习俗。 北方立冬习俗典型代表是饺子,而南方立冬大都以肉类为补,如羊肉、牛肉、海鲜等等。 文章来源:新华网 我们是谁: 洛阳日报报业集团旗下专业融媒平台, 权威资讯、健康百科、实用信息、福利派送, 为你全方位解读一个不一样的洛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