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1-1-18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点击: 61 次
治疗白癜风多少钱 https://m-mip.39.net/news/mipso_6320423.html
八月有很多小小的旅行,多到要写两篇。LaBaule和男友、男友爸妈的旅行。LaBaule是长盛不衰的海边度假地,每到夏天就分外热闹。一大批法国人像一群候鸟,每年七八月从寡趣干热的内地乌泱泱飞往西南海边。他们从这里习惯了寂寞的高速公路口或小火车站里蜂拥而出,带着浴巾、美黑油和跃跃欲试的夏天的身体,以及他们出发前从陈旧的日常生活中翻找出的供这里半个月消遣的必备物什。对男友童年生活的巡礼被断断续续地拉扯延长,覆盖了我在巴黎一年学习的时光。他木梁下窄小的儿童床,隐藏在宁静的城郊的幼儿园,正对着森林的初中校门,巴黎圣母院背后他读书时常去的小餐馆,还有LaBaule,他童年时的每个夏天几乎都在那里度过。那里的海滩,那里的糖果店,那里的冰淇淋,那些无忧无虑的童年光景,他把它们一个一个掰开成片段,小心地捧到我的眼前。碎片在我眼前散发出绚丽的光。男友的爸爸围绕着海行驶,走到一处好风光就停下来。我们抵着热乎乎的海风下车,东倒西歪地踩着歪斜的礁石前行,只为了坐在一块没有那么歪斜的礁石上看海。我喜欢海大于山。生在成都,开车一小时就能见山,山就成为泛滥乏味的寻常景观。而海不常见,海在我生命中的每一次出现都意味着悠长的假期,是带着美好意象的稀奇玩意。土耳其蓝宝石一样的海水,坦桑尼亚热气蒸腾的沙滩,眼前延伸至地平线的大西洋,并没有哪一个让我尤其地偏爱。它们给我留下的印象再鲜活也是抽象的。比起海水,它们对于我更像一次又一次成功的逃离,是巨大的透明杯盏中的香槟,喧嚣晃荡,泡沫四溅,是对这一系列逃离热烈的庆祝。从LaBaule开车,十多分钟就能到它旁边的港口小城LeCroisic。有和LaBaule同样兴盛的商业和蓝得透明的海水。还有我吃过的最好吃的咸可丽饼,Galettes。布列塔尼的Galettes似乎格外不吝惜用油,煎得饼皮焦脆,铺一层菠菜和奶酪,中间裹一颗半凝固的鸡蛋,最后在Galette两端放一小堆火腿。不算很新奇的搭配,但就是比巴黎的店家做得可口。临走前去了Guérande,车程同样在二十分钟左右。是一个有名的产盐老城,出产奢侈品一般的盐,盐之花。产量稀少的盐之花,优美的名字让人一看就知道它并非盐中等闲。总是装在设计精致的小袋子里卖,总是出现在主厨的餐桌,不是这个chef“画龙点睛的一笔”,就是那个chef“奇妙的灵感火花”。小小一撮,好像就能让一切滋味从单薄到立体,让一切平平无奇变得妙趣横生,家常小味也能沐浴米其林的光辉。LaRochelle从西南海边回到巴黎没几天,又折返回同在西南海边的朋友家。早上能听到不远不近的公鸡报晓。声音清晰地穿过清晨发凉的窗户玻璃。并不聒噪,大概来自于比田野近一些,又比邻居的小屋远一些的地方。花了一下午在附近一个海边小城散步。刚在LaBaule晒脱的皮又在这褪了一层。八月的我每天肉眼可见的变黑,只要再加粗一点眼线,贴一排假睫毛,看起来就会像法国的土生华裔。第二天,朋友的妈妈开车带着我们去市区闲逛。天气预报说有雨,于是不安地等着雨落下来。云在头顶聚集,直到形成一张密不透风的棉被,雨却僵持着不往下掉。热闹的港口,人们在抓紧雨前的最后一点时间大把呼吸。LaRochelle的港口,我的脑子先于身体来过了。在奥赛博物馆最受欢迎的印象派那一楼,PaulSignac的LaRochelle港口在类似的风云变幻中熠熠生辉。他的LaRochelle实在是色彩斑斓。要么他拥有比我更幸运的能够领略阳光的身体,要么就是拥有比我更活跃的能够创造色彩的脑子。那一天的下午去了Rochefort。法国的小城们一个紧挨一个,从一个城到另一个如同在上海跨区。Rochefort没有海,但有无尽的绿色。到的时候在下毛毛细雨,隔着市中心几条街就有一片由步道、森林、花园和动植物公园构成的大片绿色空间。空气里潮湿的叶子和眼皮上酥酥麻麻的雨让我想起西湖,一样的城市和自然的融合,一样的潮湿阴沉。坐在每个城市都有的那个“和平咖啡店”里,对着街喝了一杯咖啡。一边喝雨就一边大颗大颗落下来。系着领结的服务生在遮阳棚下不紧不慢地抽烟,目光的焦点失落在雨里,两颊随着他将香烟用力吸进肺里的动作向下深陷进去。对面广场上的一男一女纹丝不动地坐在遮阳棚下,男人在伞下又撑起一把伞。逛到植物园时,云层里居然挤出了源源不断的阳光。被夏末的葡萄架滤掉大半,像雨一样从葡萄叶之间落下来。就快离开了。离火车站是步行十分钟的距离,所以可以在植物园里尽情拖延。小城有小城的好,人在十年二十年也没有变化的景观里缓慢生长,不比植物园的葡萄更快。不多的变化之一,有朋友从小就去的电影院,放映一些不怎么赚钱的作家电影和西部片。前两年拆了,搬到了一栋更新更大的楼里去。也就仅此而已了。经过一家美术馆的时候,管理员跟朋友打招呼,把她热络地迎进门,说他拿到了两本书,一定要给她看一看。他们就站在那里聊了起来,聊那两本书和那边电影院上映的一部老电影。分别的时候管理员把书塞在了她手里,说,你还真是有些日子没来了啊。我们离开美术馆后她告诉我,这是个和普通人不一样的老头,以一种并不讨人厌的方式奇怪着。和她一样痴迷电影,尤其热爱西部片。我想到我最讨厌西部片,还想到要是有一天她来成都,我没有小时候的电影院或某个美术馆的熟人要介绍给她。我只会和她一起迷路。日内瓦两次去瑞士,我都始终抱着惶恐而期待的心情。为即将领略到一个真正的发达国家的风情而兴奋不已,又为高昂的物价惴惴不安。我觉得这种心情其实有一定的普遍性,不同的环境里的不同的人物都有一定的体验,可以概括称为,进城。大城市总是很难诗意。再多艺术或自然中诗意的意象最终都在大城市里具象成维生的背景。朝暮天光的千种变化具象成朝九晚五,田野土壤中香草的万众风情具象成公司楼下卖的三明治。你不再靠《精疲力尽》或那句关于阳光雨中正午或半夜的香榭丽舍的歌词来构建心里的香榭丽舍了。你有地铁1号线,每个工作日的早晨你都刷卡通过那里的闸机,有时候刷一次门就开,有时刷两次。你混在浩浩荡荡的人群里,脸色僵硬地从一个出口往另一个出口走。你们像一群有组织有纪律的丧尸。戈达尔电影《精疲力尽》剧照所以日内瓦诗意吗?在湖边逛一逛,安分地逛一逛,诗意就有一定的保证。那天到的时候是正午,是阳光最毒辣的时候。不适合欣赏城市,但适合欣赏城市的影子。但是在这个工作日的中午排进市中心一家三明治店的点单队伍,就发现生活还是生活。服务员干净利落地记录点单,旁边的女士面无表情地在比她的脸更冰冷的沙拉碗里挑挑拣拣,后面的那个西服男在看表,前面那个穿着差不多西装的男人在手机上戳戳点点。太普通了,生活还是那个生活,灰头土脸,一地鸡毛。要是你觉得哪里诗意,那只能因为那里是远方。非远方,不诗意。穿过日内瓦老城交错的几条街,地势开始攀高。并不知道往上走是什么,只是在火车开前有大把的时间消磨,于是就耐心地往上爬。爬到最顶端时,离火车开还剩40分钟。不知道是否因为所剩的时间不多,我觉得这个小小的山坡顶,比它脚下蓝色透明的湖水还要美得多。也没什么特别的,一些树木,几张长椅,从栏杆那里望出去,不高不矮的地势,一片一片的橙红色屋顶时疏时密地坐落在毛茸茸的绿色树冠间。这里是一片平坦的由树木构成的长廊,时间充裕的人在这里发呆聊天。并不比它脚下的市中心海拔高出多少,但就像是一片沙砾里倏然冒出一棵树,它从一切嘈杂琐碎中抽离出来,叶子搭成一片静谧的海。没有什么遗憾的了。在通常无所事事的火车开前的半小时里,爬上了一个小坡,遇见了一个城市难得的安宁之处。它的安宁甚至让人愿意相信,即便是在这里生活的人,也能在这里大口呼吸吧?相关游记:「波尔多」酒精过敏者的波尔多与海边小镇之旅「巴黎」五家咖啡小馆「巴黎」巴黎杂记「斯特拉斯堡」想来这里过圣诞很久了「里昂」法国大罢工也不能阻止我去里昂看灯光节更多内容:关于我的游记/美食/吃饱了时进行的深度哲思Sihan



------分隔线----------------------------
热点内容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发布优势
  • 广告合作
  • 版权申明
  • 服务条款
  • Copyright (c) @2012 - 2020



    提醒您: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做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