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8-1-10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点击: 61 次

  “工业城市中生态最美、生态城市中工业最强”。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安宁坚守和奋斗了18年,18年持之以恒、久久为功,安宁实现了“天蓝、水碧、音静”,先后摘取国家园林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节水型城市、国家森林城市和全国科普示范市等桂冠,连续8年荣获中国中小城市科学发展百强县(市)。一个经济加速发展、环境优美宜居的崭新安宁,日益呈现在世人面前。

  金秋十月,螳川两岸生机勃勃。触摸安宁发展的脉搏,你能感知文明花开的律动。

  以创促改   补齐短板求突破

  自年现代工业起步发展,安宁逐步发展成为全国罕见、省内唯一的集石油炼化、钢铁、磷盐化工为一体的云南省最重要的工业基地,年撤县设市,年首次提出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目标。党的十八大以来,安宁市委、市政府主动适应、把握新常态,抢抓发展机遇,有效应对挑战,坚定不移推进新型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四化同步”,持续掀起大规划、大开发、大建设热潮,安宁综合实力不断增强,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基础设施不断提升,民生福祉不断改善。

  对于工业重镇安宁来说,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就是抓调结构转方式,就是抓保障和改善民生,就是抓社会管理创新,就是抓干部作风建设。

  总结十多年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经验之后,安宁市委、市政府研究构建了一套“组织健全、分工明确、制度完善、上下联动、高效运行、全域覆盖”的工作机制。抓好顶层设计,优化组织架构。建立“1个创文工作领导小组、5个专业工作组、8位市委常委牵头负责推动理想信念建设等8个方面重点任务、全体县处级领导分片负责市域30个重点片区”的“”组织构架。

  立足于“大力抓、坚持抓、一把手亲自抓”,紧抓“第一责任”不放松,建立起“日报告、周调度、月会商、季总结、半年点评、年终考评”的工作制度,进一步强化统筹协调、压实具体责任、明确计划安排,切实做到了既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又协同作战、合力攻坚,确保各部门思想上高度统一、部署上坚决落实、行动上步调一致,实现创建工作机构高效运转。

  安宁通过市级领导重点督查、市总督查组和检查督导组巡回检查、专家指导组专业指导“把脉看病”,形成“检查督导+巡回问效+工作指导”工作督查格局,对照标准、严找细查、补齐短板,严密的跟踪问效机制有效避免了整改问题出现反弹。

  针对安宁大型企业数量多、协调难的实际情况,昆钢老工业企业生活区存在的巨大短板和问题,安宁市和昆钢集团公司成立联合指挥部,充分调动力量、有效整合资源、发挥各自优势,在昆钢生活区实施了六大类38项整治项目,实现了老工业区的华丽转身,得到人民群众的交口称赞。

  近3年来,安宁市先后对人民路、金屯路、盐兴路、百花东路、金色时代广场等路段老旧破损的人行道进行提升改造,共计改造面积.18平方米。在城区未设置盲道的金兴路、金康路、富安街、湖滨西路等人行道上加装了盲道板平方米。加大日常巡修力度,及时排除安全隐患。维修破损、缺失、被盗窨井盖个,维修破损人行道.37平方米。

  在此过程中,安宁注重方式创新,制定实施了《市政公共设施损坏、缺失举报奖励办法》,鼓励发动全员参与,发现市政设施损坏缺失及时举报反映,及时维修更换;研究制定了《城市道路开挖实施方案会审管理办法》,进一步提高道路开口挖掘审批的科学性,有效杜绝随意开挖人行道的情况发生。

  目前,安宁市主城区市政设施运行完好率达95%以上,未发生因市政设施缺失破损导致的安全事故,为广大市民群众出行提供了安全顺畅的环境。

  东湖公园、滨河景观带(遥岑楼、永安桥)等标志性景观亮化,逐步形成了简洁大气、体现安宁城市特色的城市夜景灯光亮化效果。

  以创促增   全面改善人居环境

  安宁市围绕创造优美宜居、文明和谐的城乡环境,针对广大群众反映强烈、关心   完善城市公共配套设施,促进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显著提升。围绕城市绿、亮、美,实施主城区东湖公园、宁湖公园等5个公园改造工程、34个市区公厕换装提升工程、25条城市支次道路提升改造工程,城市建设水平进一步提升;新建、改建垃圾收集站、转运站5个,新配清扫保洁车辆54辆,全面实施城市环卫网格化管理,精细化管护能力得到显著提升。

  加快城市交通路网建设,交通出行更加通畅便捷。围绕“提升主干道、打通断头路、畅通微循环”,完成了昆楚高速二专线、金方路、百花路及连然街等9条主城道路的提升改造,城市路网日臻完善,城区交通更加通畅。年安宁市建成区平均路网密度和面积率分别为2.67%和4.05%;年提升到3.11%和5.17%;年5月提升至3.36%和5.37%,建成区平均路网密度和面积率逐年稳步提高。

  加强道路提升改造,城区道路更加平整舒适。近年来,安宁市累计提升改造、维修老旧破损机动车道11万平方米,人行道3.86万平方米,对未设盲道或盲道破损的人行道增设完善盲道.42米,全市主次干道路面硬化平整、畅通安全。

  破解城市交通瓶颈,文明交通行动成效明显。进一步规范出租车运营秩序,引导出租车市场文明健康发展;实施宁湖公园南侧停车场、医院立体停车场等一批停车场建设,破解城市核心区停车难问题;坚持公交优先,按照“逐年淘汰,定期更新”的原则,投资.7万元购置新能源公交车辆(LNG、油电混合、气电混合、电动车),同时,主城区公交站点增加至个,实现公交WIFI全覆盖,并在城区部分主干道划设“公交专用道”,群众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出行更加便捷舒适。

  安宁率先建成云南省首家“乡愁书院”,并在此基础上加快推进“书香驿站”“社区书屋”“小区书舍”进驻小区,不断完善覆盖城乡、便捷高效、保基本促公平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随着基础设施的完善,为让人民群众在城市生活得更方便、更舒心、更美好,安宁注重加强城市综合治理,实施了一系列环境综合整治行动。

  首先对全市17个农贸市场同步实施规范化改造,完成改造面积4.9万平方米,改造摊位个,改造商铺个,实现硬件设施提质、规范管理升级,真正做好了农贸市场这篇“民生文章”,得到了全市居民的认可。

  其次,持续开展市容环境综合整治、规范城市管理秩序,针对广大群众反映较为强烈的车辆乱停乱放、商户占道经营、背街小巷脏乱差等“城市病”,持续开展多部门联合整治,市容环境有了明显提升。

  值得一提的是,安宁创新落实“公厕革命”并且成效明显。   

安宁市公厕建设管理工作一直走在全省前列,年在全省率先实现免费开放。近年建立“公厕所长”管理制度,在原有公厕管理考核制度的基础上,建立“厕所所长—网管管理监督员—环卫站—保洁公司—保洁员”五级管理体系,管护标准要求达到“六无六净”,公厕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明显提升。

  日前,安宁开展“小纸巾大诚信”公厕无人售纸自觉投币行动,在每座公厕设置无人售纸点,供入厕市民自行取用,并自觉投币一元,积极引导市民按照诚信社会建设和文明城市创建要求,争当诚信模范,争做文明市民。安宁挑选位置和空间适宜的30座公厕,在每座公厕的洗手台两侧摆放各类室内花卉盆景共盆,并安装音乐播放器和音响,下载播放轻柔音乐,让市民感受别样的如厕环境和氛围。安宁城市公厕在为民服务的同时,也成为了安宁的一道靓丽风景线和一张城市名片。

  以创促升   市民文明素质得到提升

  “街道太干净了,不好意思乱丢烟头去污染它。”市民袁先生说。

  “以前大家都没有礼让斑马线的意识,只是到了斑马线带一脚刹车,行人走到一半又吓得跳了回来,常常引发一些交通事故。自从安宁实施‘礼让斑马线’的行动后,人与车之间就和谐多了,事故也少了。”安宁公交一公司驾驶员李云峰说。

  安宁市牢固树立“欲创文明城、先育文明人”的理念,紧紧围绕“增强市民文明意识、规范市民文明行为、营造城市文明氛围”深化文明创建活动,推动市民文明素质、城市文明程度进一步提高。始终把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作为创建工作的重要细胞工程,把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和诚信意识贯穿创建过程始终并取得显著成效。

  目前,安宁市共创建全国文明单位(村镇)3个,省级文明单位(村、社区)33个,昆明市级文明单位(村、社区)42个,安宁市级文明单位(村、社区)57个,“十星级文明户”多个。

  安宁广泛开展市民文明素质提升活动,“百姓文明”普遍提高。组织宣讲团、市民巡讲团开展文明“五进”宣讲,广泛开展“万人签名”“家和万事兴、好家风好家训”“小手拉大手、文明齐步走”等25项主题活动,开展以“礼让斑马线”“烟头不落地”“文明出行”“文明养犬”“厕所革命”等为主要内容的“文明行动礼仪安宁”系列主题活动,“礼让斑马线”在云南省内率先蔚然成风,“所长制”引领“厕所革命”取得突出成效,“烟头不落地”带动健康生活方式深入人心,鼓励引导广大市民纠正不文明行为、培养现代文明意识、形成良好文明习惯。

  安宁持续开展选树一批道德模范、打造一批主题公园、塑造一批主题街区、评选一批文明景区、建设一支优质志愿者队伍为主题的“五个一”行动,选树第三届“安宁市道德模范”,安宁市本级道德模范达16名;建成了东湖核心价值观主题公园、宁湖健康主题公园、日月湖法制主题公园等一批主题公园,营造了全社会崇德向善的良好氛围,使市民在日常工作生活中受到教育熏陶。

  安宁市全面推进“诚实守信、公平交易、放心消费、文明和谐”的交易环境和消费环境建设,通过电视台、报刊、   以创促享   让百姓得到真实惠

  “我们在创建过程中努力改善老百姓生活环境,提高城市品质,使老百姓真正得到实惠。围绕创造优美宜居、文明和谐的城乡环境,全面实施城乡人居环境提升五年行动计划。”安宁市委书记王冰说。

  安宁市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创建为民、共建共享”的创建理念,把创建工作与不断巩固和深化“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成果结合起来,与密切党员干部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结合起来,为群众办了一大批实事好事。

  安宁“千名干部下基层”活动使领导干部常态化包保社区解民忧除民困。市级领导牵头、相关职能部门带方案、带资金、带人员进入包保社区,切实解决各社区存在的基础设施破损、环境脏乱差等影响群众居住品质和生活质量的问题;同时,通过与居民群众“面对面”交谈,了解群众心声、征集意见建议,解决群众反映的困难和问题,全市98个无人管理的小区基础设施和管理水平明显提升,成为云南省老旧小区管理改造的样板和示范,得到了云南省委、昆明市委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的高度评价。

  安宁有效实施主城6个片区72万平方米棚户区改造,城市整体面貌全面改善、城市品质迅速提升,市民居住质量不断提高,“现房安置”的举措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拥护,“和谐宜居”逐渐成为安宁的一张靓丽名片。

  截至目前,安宁市注册志愿者超过5.75万人,通过认证的约5.56万人,占建成区人口的26.23%,服务总时长超过万小时,人均服务时长超过36小时,各项指标均已超过测评要求。全市余支志愿服务队开展了余个志愿服务项目,形成了金方街道新村社区“有事找陈姐”“十送志愿服务”“邻里守望”志愿服务、阳光社区防灾减灾志愿服务、洛阳池社区爱心妈妈和关爱留守儿童志愿服务、连然街道宝兴社区“邻里学”“邻里情”“邻里乐”等一批志愿服务特色品牌。

  在城市品质迅速改善的过程中,安宁市民从完善城市公共配套设施、完善城市交通路网建设、完善城市农贸市场及停车场建设、完善公共交通服务、推进棚户区改造工作、开展市容环境综合整治等重点项目中享受到越来越多的实惠。

  一份努力了18年的“创文”答卷熠熠生辉,一个“创文”梦想凝聚了37万安宁人的期许!

赞赏

长按







































北京白癜风哪个最好
得了白癜风好治疗吗


------分隔线----------------------------
热点内容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发布优势
  • 广告合作
  • 版权申明
  • 服务条款
  • Copyright (c) @2012 - 2020



    提醒您: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做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