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5-9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点击: 61 次

11月7日,安宁市老城历史文化街区——永安桥特色文化街区正式开街。这是我市“美丽县城”建设“特色板块”的重点项目。

永安桥是安宁最有代表性的一座古桥,始建于明弘治七年,至今已有多年历史。经过多次重修,永安桥仍保留明代留下来的桥墩,永安“古桥”与不远处的遥岑楼、连然古渡、安宁盐场、古城墙等景观相得益彰。开街当晚,市民亲密接触剪纸、剪影、面塑、瓦猫、糖画等非遗项目,在历史文化中享受“美丽县城”建设成果。

今年2月云南省启动“美丽县城”建设,安宁迅速行动,聚焦做好“树标杆、提品质、增特色”三篇文章,编制了“美丽县城”三年行动计划(—年)重点项目库,涵盖社会民生、风貌提升、主题街区打造、历史遗存保护等18个方面的个项目,计划总投资60.47亿元。相继打响“宣传发动、强弱项补短板、重大项目竣工投用、城市文明常态长效提升、蓝天及水环境保卫”五大攻坚战。

9月11日,市发改局局长李忠在安宁“美丽县城”建设专题新闻发布会上介绍,“美丽县城”创建的57项指标中安宁达标或已经完成53项,达标率92.98%。下一步安宁主要在“补短板”“出特色”两个方面下功夫。

安宁打文化牌“出特色”,持续提升“美丽安宁”美誉度。

安宁聚焦挖掘和开发城市历史文化、自然风光、传统商贸、工业建筑遗存等特色资源,把文化与特色融入主题街区建设,打造特色鲜明、业态丰富、环境优美的精品街区。为此,安宁已高标准规划昆钢工业遗产文创街区、温泉民国风情主题街区、安宁历史文化街区。目前,已对金色时代广场主题街区、宁湖里主题街区进行了市场提升改造,充分展示安宁城市特色资源。

在高质量做好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方面,安宁深化城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品牌培育,进一步打响安宁风筝、扎染、刻纸、皮影、铁胆砚台雕刻等非遗品牌;着力保护历史文物和建筑,温泉摩崖石刻成功申报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曹溪寺、楠园、“天下第一汤”等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得到全面升级,卢汉别墅、龙云公馆、杨如轩公馆等一批近现代名人故居的综合保护纳入建设范围。目前,已高质量完成楠园的升级改造,以及卢汉别墅、龙云公馆、杨如轩公馆的修缮维护。

截至10月31日,安宁共竣工投用“美丽县城”建设项目38个,总投资.88万元。其中,“干净”类别项目共12个,投资.15万元;“宜居”类别项目共16个,投资.88万元;“特色”类别项目共10个,投资.85万元。实施5个垃圾分类示范点建设、宁湖公园功能性服务设施增配提质、老旧小区和背街小巷提升改造、城市智慧公厕提升改造等“十大工程”。

安宁按照“特色最鲜明、功能最完善、生态最优美、最宜居宜业”的标准,掀起“美丽县城”建设热潮。举全市之力、聚万众之智将安宁打造成为全省“美丽县城”建设标杆,实现工业文明与生态文明齐头并进,工业重镇与园林城市相得益彰,盐铁名城与文明城市交相辉映。

全媒记者:潘明丽(文)蒋林昆(图)编辑:陈媛媛监制:王恒

                

------分隔线----------------------------
热点内容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发布优势
  • 广告合作
  • 版权申明
  • 服务条款
  • Copyright (c) @2012 - 2020



    提醒您: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做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