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7-12-31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点击: 61 次
腊八节快乐!

首先

祝各位小伙伴腊八节快乐~

昨天教了大家做腊八粥和腊八蒜大家有去尝试吗

今年的腊八节与小寒偶遇

未来几天都会特别冷

大家记得多注意保暖哦

导读

俗话说过了腊八就是年,腊八即将结束,春节也就不远啦。春节作为中国最盛大、最热闹、最重要的一个古老传统节日,是中华儿女一年中最欢庆的节日,不管离家多远多久的人们都会在春节之际回家团聚。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如今的春节已经少了很多往年的年味,过年的气氛越来越淡……重庆过年的那些习俗,你还记得吗?

腊月二十三(小年)

祭灶

  “二十三,糖瓜粘”,说的便是腊月二十三,灶王爷升天禀报一年情况时,人们要祭灶,麦芽糖和酒必不可少,酒是为让灶王爷喝得晕头转向,麦芽糖甜而粘,灶神嘴吃甜后只能说好话。民间百姓把“拿人手短,吃人嘴软”用在对灶神的供奉上。

八妹家每年腊月二十三都会准备好糖果、水果、饼干等食品,放一串鞭炮,烧一些纸钱将灶神菩萨送上天,祈祷灶神菩萨为自家说好话,来年继续保佑家庭。

腊月二十四

扫尘

 扫尘就是年终大扫除,室外屋内,房前屋后,彻底进行打扫,干干净净迎新春,是中国人民素有的传统习惯。北方称“扫房”,南方叫“掸尘”。中国在尧舜时期就已经有了扫尘的风俗。这一习俗之所以盛行,是因为“尘”与“陈”谐音,“扫尘”的目的是要把所有不好的运气统统扫走。这寄托着人们破旧立新的愿望和辞旧迎新的喜悦。

所以每到这个时间,八妹就会被老妈“抓壮丁”,从早到晚,里里外外,都要打扫得干干净净。

腊月二十九

贴春联

  在中国古代神话中,相传有一个鬼域的世界,当中有座山,山上有一棵覆盖范围很广的大桃树,树梢上有一只金鸡。每当清晨金鸡长鸣的时候,夜晚出去游荡的鬼魂必赶回鬼域。鬼域的大门坐落在桃树的东北,门边站着两个神人,名叫神荼、郁垒。如果鬼魂在夜间干了伤天害理的事情,神荼、郁垒就会立即发现并将它捉住,用芒苇做的绳子捆起来,送去喂虎,因而天下的鬼都畏惧神荼、郁垒。于是,民间就用桃木刻成他们的模样,放在自家门口,以避邪防害。后来,人们干脆在桃木板上刻上神荼、郁垒的名字,认为这样做同样可以镇邪驱恶。这种桃木板后来就被叫作“桃符”,即春联的前身。

贴门神

  为了祈福,一些地方还保留着贴门神的习惯。在民间,门神是正气和武力的象征。古人认为,相貌出奇的人往往具有神奇的禀性和不凡的本领,人们所仰慕的捉鬼天师钟馗即是此种奇形怪相。所以民间的门神永远都怒目圆睁,相貌狰狞,手里拿着各种传统的武器,随时准备同敢于上门来的鬼魅战斗。由于我国民居的大门通常都是两扇对开,所以门神总是成双成对。唐朝以后,除了以往的神荼、郁垒二将以外,人们又把秦叔宝和尉迟恭两位唐代武将当作门神。相传,唐太宗生病,听见门外鬼魅呼号,彻夜不得安宁,于是他让这两位将军手持武器立于门旁镇守,第二天夜里就再也没有鬼魅搔扰了。其后,唐太宗让人把这两位将军的形象画下来贴在门上,这一习俗便开始在民间广为流传。

 贴年画

  春节挂贴年画在城乡也很普遍,浓墨重彩的年画给千家万户平添了许多兴旺欢乐的喜庆气氛。年画是我国古老的民间艺术,反映了人民朴素的风俗和信仰,寄托着他们对未来的希望。

  大家还记得这个年画上的胖娃娃吗?简直就是八妹的童年记忆啊,胖娃娃抱着大鱼,象征年年有余。小时候大人们还骗八妹说吃了葡萄籽会像胖娃娃一样肚子里长出葡萄芽呢,害得八妹每次吃水果都小心翼翼的,生怕吃进去水果籽,现在仔细一看,胖娃娃哪有肚子里长葡萄芽啊。

贴窗花

  窗花不仅烘托了喜庆的节日气氛,也集装饰性、欣赏性和实用性于一体。剪纸在我国是一种普及性很广的民间艺术,千百年来深受人们的喜爱,因它大多是贴在窗户上的,所以也被称为“窗花”。窗花以其特有的概括和夸张手法将吉事祥物、美好愿望表现得淋漓尽致,将节日装点得红火富丽。

八妹家每年都是买的窗花来贴,剪纸还是少有人会的,八妹就在小学手工课学过剪蝴蝶剪纸。

贴“福”字

  每当辞旧迎新的时刻,家家户户都要把“福”字贴在屋门上,盼望着福气进入家门。许多地方还倒贴“福”字,利用“倒”与“到”的谐音,寓意“福到了”。中国民协主席冯骥才则表示,大门上的福字不宜倒贴。大门上的“福”字有“迎福”和“纳福”之意,而且大门是家庭的出入口,一个庄重和恭敬的地方,所贴的“福”字须郑重不阿、端庄大方,故应正贴。把大门上的“福”字翻倒过来,则头重脚轻,不恭不敬,有悖于中国“门文化”与“年文化”的精神。民俗讲求规范,应当讲究,也应当恪守,要表现出一种文化的高贵和尊严。

腊月三十(除夕)

接灶神

  小年的时候将灶王爷送上了天,到了除夕还得将他接回来才行。除夕时灶王爷会带着一家人应该得到的吉凶祸福,与其他诸神一同来到人间。灶王爷被认为是为天上诸神引路的,其他诸神在过完年后再度升天,只有灶王爷会长久地留在人家的厨房内。

八妹的家乡都是在除夕夜里接灶神,仪式简单,但是有些地方是在正月初一接灶神,天还未亮时,在自家的灶爷前烧上香,献上供品,并在院子中间摆上小方桌,献上用面蒸做的十二个灶节子馍馍,随后点燃鞭炮喜迎灶王爷从天上回来。

祭祖

祭祖既是对祖先一个悼怀,也祈望祖先保佑来年的平安。祭祖一般在年三十,一般百姓人家在扫房子、净庭院、易门神、换桃符、贴春联之后,或举家去给祖先上坟祭拜,或把先祖的遗像挂在中堂正壁墙上,摆上祭品,点上香烛,让后辈祭拜。晚上那顿准备多日的团年饭,大都也是先请祖先“前来”享用后方可开席。各地祭祖形式虽不尽相同,但“祭祖祈福”的含义大致一样。

八妹家每年腊月三十就会举家去给祖先们上坟祭拜,还要给祖先们点上蜡烛,给祖先们照亮。

团年饭

团年饭又称“年夜饭”、“分岁饭”。根据《荆楚岁时记》记载,在南北朝时已有吃团年饭的习俗。除夕守岁也是从吃团年饭开始,这顿饭常常得准备好几天,是农家一年中最丰盛的阖家团聚之宴,一般从掌灯时分入席,有的一直吃到深夜。可见这顿“团年饭”是何等重要。“团年饭”南北风俗各异,但大都有所寓意。北方人喜欢包饺子,意即“更岁交子”;南方人喜欢打年糕,楚地人喜欢做鱼肉糕,“糕”与“高”谐音;红烧全鱼则是祈祷“年年有余”。

守岁

除夕守岁俗名“熬年”,南北朝时期就有文字记载。“帘开风入帐,烛尽炭成灰。勿疑鬓钗重,为待晓不催。”在这“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年”的除夕之夜,家人团圆,欢聚一堂,共叙亲情中辞旧迎新,寄托了人们对来年年景的美好期望。

守岁也就是熬一宿不睡觉,八妹每次除夕都会看到好多好多人放烟花,非常漂亮,近几年也有很多人在除夕夜里放孔明灯,表达心中美好的祝愿,当然还有最传统的春节联欢晚会,小时候都是全家人聚在一起看春晚,各有各的喜欢的节目。

正月初一(春节)

放鞭炮

爆竹为中国特产,亦称“爆仗”、“炮仗”、“鞭炮”。其起源很早,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从除夕午夜12点时开始,家家户户的第一件事就是燃放爆竹,以哔哔叭叭的爆竹声除旧迎新,驱赶年兽,这叫做"开门炮仗",爆竹声后,碎红满地,灿若云锦,称为"满堂红"。这时满街瑞气,喜气洋洋。

  八妹每年都特别期待放鞭炮的时候,此起彼伏的鞭炮声会一直持续到清晨,真的有一种“辞旧迎新”的感觉。

吃汤圆

八妹家每年初一的早餐都是吃“元宝”既汤圆,小的时候都是那种妈妈手工做的汤圆粉和独家调配的糖心做成的汤圆,足足有一个拳头那么大,每次吃两个妈妈就不准八妹吃了,可是八妹还是好想好想再吃几个。

可惜如今早已没有了手工做的汤圆,每次初一都是买的速冻汤圆煮着吃,这大概就是年味越来越淡的原因了吧。

不动扫帚

  大年初一家里不能扫地和倒垃圾,这样做会扫走家里的财气,所以每到初一,街上都是鞭炮的红色纸屑,红艳艳的非常有过年的气氛,另外八妹的家乡还有不能洗头的说法。初一也不能睡午觉,大年初一睡午觉被称为“霉睡”,是一年倒霉的意思。当然,这一天,大人小孩都必须说吉利话,不能说丧气话,预示来年大吉大利。

拜年

《北平年谣》有“三十日,黑夜坐一宿;大年初一,出来扭一扭。”新年正月初一,人们早起后穿上崭新的衣服,放过“开门炮”便走亲访友,相互拜年,恭祝来年大吉大利。古代通常的“拜年”顺序是:先拜天地,次拜祖宗,再拜高堂,然后出门拜亲朋好友,亦有初一拜本家、初二拜岳家、初三拜亲戚等不同的讲究,一直拜到正月十五,这年才算拜完了。古时有拜年和贺年之分:拜年是向长辈叩岁,贺年则是平辈间相互道贺。

八妹每年初一起床后的第一件事就是穿上新衣服,和家人一起上坟给祖先们拜年,然后在挨个按日子向亲戚朋友们拜年。

压岁钱

过年时晚辈给长辈拜年,长辈要将事先备好的“压岁钱”赐予晚辈,寓意“压岁祈福”。相传“压岁钱”能压住邪祟,因为“岁”与“祟”谐音,故又称“压祟钱”。晚辈得到“压岁钱”即可平安度过新岁。压岁钱可在晚辈拜年后当众赏给,亦可在除夕夜孩子睡着时,由家长愉偷地放在孩子的枕头底下。清人吴曼云《压岁钱》诗中云:“百十钱穿彩线长,分来再枕自收藏。”民间百姓将“压岁钱”放置孩子枕头下,正是为了“压祟”,期望在恶鬼妖魔或传说中的“年”去伤害孩子时,孩子可以用这些钱贿赂它们来化凶为吉。当然,这也是长辈们希望孩子们在来年平安健康的美好祝愿。

说到这里八妹就有些感慨,不知不觉就从领压岁钱变成了给压岁钱的身份了,时间真是过得太快了。

?

 

正月初二——正月十五

“走人户”

在重庆,拜年不叫拜年,而叫“走人户”。从大年初二开始,大家会走出家门到亲朋好友家里一一拜访、吃“过年饭”。“过年饭”就是某一家人杀年猪,请所有亲戚朋友来吃饭。通常在吃饭后大家会一起打麻将、斗地主之类的,一边打牌,一边聊天。

拜年活动一直持续到正月十五元宵节。元宵节也就是中国的灯节,各种民间庆祝从十三就开始了,有表演鱼翁和蚌仙,踩高跷,耍狮子等。正月十五这一天,晚上所有房间的灯都要亮着,街上也会弄得张灯结彩,大街小巷,灯火通明,家家户户吃汤圆。元宵节一过,也就意味着春节结束了。

尽管现在年味越来越淡

过年的习俗也少了很多

但是春节作为中华民族最重要的节日

我们每个人都应该认真对待

特别是要珍惜这个举家团圆的日子

八妹每年看到春运的盛况都会觉得很感动

每一个在外辛苦工作的人

其实也不过是为了能在过年的时候

多带一些成绩回去给家人看

家就是不管你在哪里

只要你累了倦了

就可以回去的地方

八妹真心祝大家新年快乐,阖家团圆

听说只有最帅气最美丽的人才可以扫到







































北京中科医院曝光
早期白癜风能根治吗


------分隔线----------------------------
热点内容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发布优势
  • 广告合作
  • 版权申明
  • 服务条款
  • Copyright (c) @2012 - 2020



    提醒您: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做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