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蓝字 上午11时许,安宁市太平新城街道妥睦村党总支书记李桂琼送走昆明市人大常委会和安宁市人大常委会调研团后,又着手准备下午两个市外考察团的接待工作。 妥睦村究竟有什么“秘密”,能让一个又一个调研考察团深入其中不断探寻? 李桂琼对近段时间访客不断增多的原因其实是清楚的:在省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省农业农村厅首批推介的全省乡村治理典型案例中,妥睦村的基层治理案例是昆明市唯一入选的。 在深入采访后发现,白族占总人口70%的妥睦村是一个多民族杂居村,也曾是一个典型的农业村。但是,在整村搬迁集中居住后,实现了四个转变,成为乡村治理的佼佼者。 01 变化1:居民环境有了美的提升 01 走进滇峰家园小区,干净、整洁、规范、有序的小区环境让人眼前一亮。第一次到这里的人,很难想象这里就是曾经那个多民族杂居的妥睦村。 妥睦村有4个村民小组,共户名村民,是一个多民族杂居村,其中白族占总人口的70%。在年之前,妥睦村在安宁的版图上也只是一个“点”,和现在的“明星身份”相比,实在是微不足道。 “年以来,随着太平新城开发建设步伐的迈进,妥睦村被列为规划发展区,各类大型区域性开发建设项目不断涌现。到年,妥睦村村民的大量土地因修建东环干道和开发建设被征用,全村人的生活面临新的挑战。”李桂琼表示,街道和村党总支、村委会班子及党员代表、村民代表多次沟通,认定在保留当地原有群众农村户口的前提下整村搬迁是提高群众生活质量的必然选择。 这项工作一做就是6年。年,妥睦村建成城镇集中居住小区,启动整村搬迁集中居住工作。年,该项工作全面完成。6年的时间里,面对各种困难,妥睦村党总支带领村“两委”迎难而上,凝聚力和战斗力不断增强,形成了组织引领、党员带头、群众响应的良好局面。 “我们正在争取在这里建一个能够满足党员、群众日常活动需求的党群活动中心,补齐小区配套设施建设不足的短板,让群众居住得更便捷、更舒心”,李桂琼指着位于社区为民服务中心二楼近平的商铺说到。 年入住滇峰家园小区的何荣香算得上是最后一批搬迁的村民。“搬进滇峰家园,明显感觉到生活环境变美了。”她说,“小区有专业的物管,有什么意见或建议都可以找到解决的人,生活越来越方便了。” 02 变化2:身份认同有了新的突破 02 何荣香现在享受到的高质量集中居住小区生活,在6年前却是不为当时搬迁群众认可的。 “刚搬进集中居住小区的时候,感觉很不习惯。”刘爱琼是妥睦村光莨小村村民,虽然在年就搬迁了,但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难以转换自己的身份,更对“米面菜油都要花钱买”的生活感到不安:“没有土地,自己又没啥技能,很难生存。” 同样是在年搬迁的妥睦村村民敖成龙说,很多人失去土地,拿到补偿款,进入城区生活后,开始变得无所事事,整天游手好闲,不是打牌就是打麻将,做农民又没有土地,做市民又不想工作。 “人闲是非多。”于是,村委会积极开展村民技能培训和就业创业引导,让村民失地不失业。 “我们参加过刺绣、育婴师、保洁、家政、化妆和绿化等技能培训。”现在从事家政的张红艳说,年搬入山水融城小区之后,她已经参加过十余个村委会组织的技能培训,现在已经是一名资深的家政工作者,每个月有近元的工资收入。“以前在农村,太阳出山就去干活,太阳下山回家吃饭,农闲时三三两两晒太阳、拉家常。”张红艳说,现在她已经基本成为一个“城里人”:每天工作,下班了就去市民学校,学习广场舞或者参加技能培训,感觉很充实。 “就业只是一条路,我们还要鼓励村民创业,两条腿走路,激发村民的干劲和闯劲,这样我们的劳力才能高效转移,村民失去土地后才有新寄托。”李桂琼说。为鼓励村民创业,党总支积极动员党员带头创业致富,总支书记李桂琼成为村里第一批创业人,在总支的鼓励和带动下,党员李金梅创办冠龙大酒店、党员方南忠创办了绿化公司、群众牟小兵创办了家政公司……妥睦村民通过自己创业致富,同时还为周边群众提供了大量的就业岗位。 “以前当农民,现在要当市民,我们也与时俱进,提高自己的素质。”刘爱琼说,她已经适应了新的生活环境,也爱上了现在的生活方式。 03 变化3:文明素养有了高的追求 03 刘爱琼记得,刚进入集中居住小区时,农村的生活习惯一时难以改变,把锄头、镰刀带到集中居住小区,在楼道里堆放烧柴的情况也多。“尤其是一些老年人,在农村散漫了一辈子,文明素养是很难一下子提高的。”为改变村民的不文明习惯,培养健康的生活方式,妥睦村党总支经过多番调研后,在“四议两公开”的总体要求下,提出了让党员充当网格员的居民区管理制度,这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村民无人管理的问题。 年,妥睦村又在党员网格员的基础上,建立村委会+片长+楼长+网格员的“四级”责任体系,对责任区域实施整体联系服务与综合管理。而服务管理内容涵盖信息统计、日常管理、政策宣传、党群服务、救困帮困、舆情监测、矛盾调处、便民惠民、活动组织等内容,确保了管理与服务的双重保障。 妥睦村委会先后向集中居住小区22幢楼余平方米楼间公共空间下派片长1名、楼长1名、网格员8名,实现集中居住区域空间和人员的%覆盖服务管理。与此同时,村委会制定了《妥睦村“楼栋网格长”服务管理工作制度》,设置楼幢单元“楼栋网格长”标识牌,向村民发放“楼栋网格长”名片,建立 为营造和谐良好的社会氛围,党总支组织党员成立春风志愿服务队,通过入户宣传的方式,向住惯独栋独院村民宣传居民楼邻里相处小技巧,如:如何移动桌椅板凳、休息时间不能大声喧哗等等,“以前,我根本不知道,我在家拖个椅子,还会影响别人,参加了春风志愿队的宣传后,才意识到自己已经影响到了别人”,蔡定刚在第一次参加了宣传活动后就加入了志愿服务队。 “现在看到小区里有人乱堆乱放,肯定是要和物管说一下的。毕竟这是大家共同生活的地方,得大家共同爱护。”何荣香说。 04 变化4:村民收入有了质的提高 04 时间回到年,妥睦村村民集中搬迁后,由于没有物业管理公司,小区的管理和服务处于缺失状态,群众的不满情绪较重。 “没人管可能会让村民失去对村委会的信任。”在多次会议研究后,妥睦村党总支支持成立安宁森涌物业管理有限公司,并设置了第一个直属非公经济党支部——森涌公司党支部,强化对公司启动运营的支持和指导,着重解决群众反映物业管理难题,收效明显。 “山水融城小区的住户主要是我们妥睦村的村民,安保人员都是当地村民,对小区的安全管理比较用心。”李桂琼说,村党总支与森涌公司党支部按照“以党建强业务、以业务促党建”的发展思路,推进森涌公司“红色物业”整体工作,使其逐步建立了“妥睦人办公司、吸纳妥睦成员、服务妥睦村组”的新型自我管理、自我服务工作机制,也促进了当地经济社会稳定发展。 此外,妥睦村还抓住城乡融合发展的机遇,通过整合集体资金资源、股份合作、争取财政项目资金,整合资金0多万元,建立了“一合作社一中心两公司”的村集体经济发展机制。年,妥睦村集体经济已实现余万元收益,除对名村民进行股份分红外,还投入40万元实施公共设施建设、文娱活动组织、疫情物资采购等村级公共服务项目;整合20万元帮助余名村民创业就业,设置5万元“人才培养基金”对村级后备人才进行培养;安排56万元资金开展困难人群帮扶、敬老爱老节日慰问及居家养老服务中心老人两餐补助……村集体经济的发展壮大,夯实了村级治理“有钱办事”的同时,构筑了失地村民的“精神家园”,推动了集中居住区村民搬得进、住得下、稳得住、能发展、能致富的目标实现。 “现在,我们村民集资建设的中心农贸市场已经投入运行。这将为我们提供源源不断的收入。”敖成龙笑着说。“外面的世界很精彩,机会也很多,但是我们村让我看到的是希望、是未来,所以我毕业后我回到了村里,成为了一名主任助理,我要做妥睦村发展的见证者、参与者、受益者。”妥睦村大学生蒋强说到。 不难看出,幸福、安宁、善治、向上的妥睦村正在茁壮成长。 安宁市委组织部供稿 ●扫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