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安宁疗护的概念 安宁疗护是由医疗健康照顾人员和志愿者为终末期患者提供的全方位照护,包括生理、心理、精神和社会支持,目标是帮助终末期患者舒适、平静和有尊严地离世。照护对象也包括家属在内。 照护模式 居家照护:指终末期患者住在家里,由家属提供基本生活照顾,由医疗机构工作人员定期巡诊。 住院照顾:医院姑息治疗病区、临终关怀院、护理之家、康复院等接受安宁疗护。 二安宁疗护的发展 近年来,在医疗政策法规的支持和安宁疗护领域专家的推动下,我国安宁疗护包括在机构建设、姑息照顾的理念和知识、症状规范化治疗、专业课程的设置、多学科专业人员培训、志愿者的参与、公众教育等方面取得了许多显著成绩。 年,国务院办公厅颁发《关于推进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相结合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整合医疗、康复、养老和护理资源,为老年人提供治疗期住院、康复期护理、稳定期生活照料以及临终关怀一体化的健康和养老服务。 年,国务院印发《“健康中国”规划纲要》,提出要完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加强康复、老年病、长期护理、慢性病管理、安宁疗护等医疗机构建设。 年2月,国家卫计委发布了《安宁疗护中心基本标准和管理规范(试行)》和《安宁疗护实践指南(试行)》,以指导各地加强安宁疗护中心的建设和管理,规范安宁疗护服务。 年6月15号,医院安宁疗护中医院正式运行,在启动会上,国家卫计委副主任马晓伟表示,要加强安宁疗护相关的医疗、护理、心理和伦理等专业技术人员的培训工作,提高其服务能力,协调并配合有关部门进一步完善安宁疗护的保障制度。 三护士是推进安宁疗护的重要力量 1.明确护士在安宁疗护中的作用 护士可能成为患者决策的引导者、呼吁者或代言人,特别是关于对接受安宁疗护治疗时机的转换以及预立医疗照护计划方面。同时,护士在多学科团队共同推进实施诊疗护理计划中起到积极的沟通和协调作用,社区护士在安宁疗护的公众教育和宣传中也起到重要作用。 2.探索安宁疗护的护理实践标准 目前我国尚缺乏针对终末期患者全方位需求的护理实践标准,尚需专业学术组织基于循证依据进行积极探索。 3.加强安宁疗护的护理教育 护士要成为健康管理体系中的重要力量,则需要接受更好的培训和教育,才能在变革中发挥参与和引领的作用。探索搭建适合我国文化背景的安宁疗护的课程体系,并在学校和医疗机构进行推广普及也是当前的要务。 4.积极开展安宁疗护相关护理研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