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夏养阳,秋冬养阴 一、养心修德 心主神,神在中医分为广义之神和狭义之神。 广义之神就是反映于外的整体生命现象,比如气机的升降出入,还有吃喝拉撒、呼吸心跳、思维情绪、体态动作,综合起来表现于外,一看就是一个大活人。 狭义之神是指精神、思维、意识、情感、性格等。 “心主神”,包括广义和狭义之神,但主要是指狭义之神。 生命体验大多数是精神情感体验,虽然躯体病痛也会造成生命质量的下降,但是与生俱来的生命之苦则主要来自精神情感体验,令生命充满痛苦,使生命质量下降。 《黄帝内经》说:“悲哀忧愁则心动,心动则五脏六腑皆摇。”持续的不良精神情感会明显削弱人的抵抗力、免疫力,严重影响脏腑功能、气血运行、经络畅通,从而产生一系列的躯体病痛,比如感冒、肝炎、胃病、月经病、头痛、哮喘、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肿瘤等,这些可以认为是“心理问题的躯体反应”。 生命形神的痛苦均和神有关。因此,在养生中养神始终重于养形,就算是治疗疾病,调神也很关键。中医有“病有十不治”的说法: “操欲淫,不自珍重,一也;窘苦拘囚,无潇洒之趣,二也;怨天尤人,广生烦恼,三也;今日预愁明日,一年常计百年,四也;室人噪聒,耳目尽成荆棘,五也;听信师巫祷赛,广行杀戮,六也;寝兴不适,饮食无度,七也;讳疾忌医,使虚实寒热妄投,八也;多服汤药而涤肠胃,元气渐耗,九也;以死为苦,与六亲眷属常生难割舍之想,十也。”十不治中,竟有七种为神不调,实际上,剩下的几条,也是不良心态指导下的行为。 凡事皆有根本,养心、养神即养生之根本。心神旷达安怡,体貌自然安详舒泰。相由心生,境由心造。人生境遇很大程度上就是自我造化。无心神呵护,养生免谈。很多人觉得养生很难做到,效果也没有想象的那么好,就是因为心神没有安抚好。 养生先养心神,养心神要先修德行。德行好,犹如土地广袤,基础坚实,可孕育万物,能承载轻重。心神要清、静、安、平、适度,没有广袤坚实的大地,是绝对结不出这个正果的。清、静、安、平、适度很难做到,是生命难以承载的,必以“厚德”承载方可。厚德载物、厚德载术、厚德载福、厚德养生。德以润身,大德必得其寿。可以说是:养生养德,并无二术。 什么是德呢?晋代葛洪在《抱朴子内篇·微旨》中说: “欲求长生者,必欲积善立功,慈心于物,恕己及人,仁逮昆虫,乐人之吉,愍人之苦,周人之急,救人之穷,手不伤生,口不劝祸,见人之得如己之得,见人之失如己之失,不自贵,不自誉,不嫉妒胜己,不佞谄阴贼,如此乃为有德。” 我是这样理解思考这句话的:面对天地自然万物怀揣一颗同理心,将心比心,换位思考,由己推人及物。这样你自然就会敬畏自然、保护环境、爱护动物、珍惜一粥一饭、爱护一丝一缕、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扶贫救弱、尊老爱幼。有了这些德行,养生、养心的“器”、“术”就容易做到,而且会显得非常贴切自然。 养生的过程实际是道德自我完善的过程。求人不如求己,自我完善最重要。 二、春夏养阳,秋冬养阴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中说:“故与万物沉浮于生长之门。逆其根,则伐其本,坏其真矣。故阴阳四时者,万物之终始也,死生之本也,逆之则灾害生,从之则苛疾不起,是谓得道。” 太阳照射,地气上升,天气下降,天地间水气升降循环,引起增温、降温、刮风、下雨、潮湿、干燥等大气现象,雕刻了地球上的山川、河流、高原、盆地,形成春温、夏热、秋凉、冬寒,生物才能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生长壮老已的生命历程就是在年复一年的春温(生)夏热(长)秋凉(收)冬寒(藏)中,完成生长、发育、壮大、成熟、死亡的。这就是“道”! “大道至简,天何言哉”!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季有明法而不议。春暖花开,小鸟欢唱;夏月蝉鸣,荷花飘香;秋季明月,落叶缤纷;冬寒下雪,草木萧条,就是“道”在倾诉。 不论外感病,还是内伤病,更遑论环境破坏或污染引起的疾病,从根本上说,就是天人不和谐,不是你违背自然,就是自然容不得你。 人生于天地间,必须顺应四季气候的变化。四季养生原则是春夏养阳,秋冬养阴。 如何理解?万物生长靠太阳,四季转换、花开花落、播种收获、冬眠觉醒都是阳气于地球升降出入的结果,生命的本质就是阳气的升降出入运动。春夏人体阳气以升发出表为主要趋势,这个过程谓之“阳”。秋冬人体阳气则以潜藏入里为主要趋势,这个过程谓之“阴”。“春夏养阳,秋冬养阴”应该是:春夏,精神情志、起居饮食不能妨碍阳气升发(阳);秋冬,精神情志、起居饮食不能妨碍阳气潜藏(阴)。要顺势而为,“顺气而养”,不要和自然唱反调。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中还说: “春三月,此谓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夜卧早起,广步于庭,披发缓形,以使志生,生而勿杀,予而勿夺,赏而勿罚,此春气之应,养生之道也。逆之则伤肝,夏为寒变,奉长者少。” “夏三月,此谓蕃秀,天地气交,万物华实,夜卧早起,无厌于日,使志无怒,使华英成秀,使气得泄,若所爱在外,此夏气之应,养长之道也。逆之则伤心,秋为閡疟,奉收者少,冬至重病。” “秋三月,此谓容平,天气以急,地气以明,早卧早起,与鸡俱兴,使志安宁,以缓秋刑,收敛神气,使秋气平,无外其志,使肺气清,此秋气之应,养收之道也。逆之则伤肺,冬为飧泻,奉藏者少。” “冬三月,此谓闭藏,水冰地坼,勿扰乎阳,早卧晚起,必待日光,使志若伏若匿,若有私意,若己有得,去寒就温,无泄皮肤,使气亟夺,此冬气之应,养藏之道也。逆之则伤肾,春为痿厥,奉生者少。” 结合现代生活,可以这样理解上述经文: 春夏养阳:春天应衣着宽松,头发蓬松,不宜穿紧身衣裤或头发紧扎;多些户外活动,比如放风筝、踏青等,多做舒张抻拉筋骨关节的运动,增强身体的柔韧性;吃些韭菜、香菜、香椿、荠菜、春笋、春茶等春季应时之品,少吃寒凉、温燥、腻滞难消化之品,最忌讳郁闷不解。夏天不可过度使用空调,确保每天汗出;夏月气血外浮,脾胃虚弱,外强中干,伏阴在里,尤其不可多吃寒凉冰冻之品,“冬吃萝卜夏吃姜”,生姜温暖脾胃,夏季常吃的凉拌菜中可以多放些生姜;腠理疏松,毛孔开张,应避免虚邪贼风、穿堂风,尤其不可冷风直吹头顶、脑后、颈椎、肚脐。总之,春夏要使阳气生而勿伐,长而勿亢。 秋冬养阴:春捂秋冻,春捂是为了帮助气血走表散热,促进阳气升发;秋冻是为了气血入里保存热量,促进阳气潜降。因此,初秋要使身体有一些凉意,不要天一冷就马上全副武装,穿很厚的衣服;入秋不宜马上进补,冬季进补,秋垫底,先让脾胃休息好,吃些滋润清淡的饮食,多喝些粥;秋游登高,赏菊望月,收敛心思,尽量平静。冬天不宜早起冒寒运动及大汗淋漓,脚宜暖,头宜凉,早睡晚起,心思尽量沉静安定,适当进补,常吃萝卜。总之,秋冬要使阳气藏而勿亏,收而勿僵。 四季养生,因果相连,环环相扣。春天升发是夏季盛长的序曲;夏季消耗是秋季收敛的必需;秋季收敛是冬季潜藏的前奏;冬季潜藏是春季勃发的根基。 年第十五、十六期“脏腑机能调整手法生命学”培训班分别定于12月9—13号在上海,12月16—20号在广州举办。 (年《脏腑机能调整按摩法》第三版(上、下册),是在年第一版,年第二版的基础上,增加数十位学习朋友的临床反馈的病例,中医古籍出版社出版发行,书重约一公斤,购买可加作者联系购买。) 年第十五、十六期“脏腑机能调整手法生命学”学习班定于12月9—13号在上海,12月16—20号在广州举办,学习时间五天(白天+晚上),老学员复训免学费(复训的家人,请一定提前报名,额满为止)。 “脏腑机能调整手法生命学”王英华老师在近三十年临床经验的基础上发展、总结而成的,自年王英华老师开始国内首次大面积推广脏腑点穴按摩法以来,已经举办两百多次培训班和讲座,每次培训根据参加学习人员的实际情况,内容会有所变化和不同,可重复免费复训,每期限额十人,为便于安排位置和提前准备书籍资料,参加学习者,务必请提前报名,预留名额。同时受各种疾病困扰,需要调理身体的患者也可以与我联系,全国各地有以前学习的朋友开设的脏腑调理工作室,技术精湛、效果神奇,根据患者的身体状况,推荐适合的老师,为您的健康保健护航。 脏腑机能调整手法生命学学习内容简介 一、脏腑机能调整手法生命学的理念: 脏腑机能调整手法生命学是王英华老师二十多年的临床经验,十多年的教学基础上,经过反复临床实践,整理出的思路清晰、效果显著、集养生、保健、治疗手法于一体的脏腑按摩手法。年出版《脏腑机能调整按摩法》,发行十多万本,年出版《脏腑机能调整按摩法》修订版,以儒、释、道、易、医的思维阐述手法临床的运用和疾病的治疗,得到很多读者的高度好评。 “脏腑机能调整手法生命学”是王英华先生提出的生命与形体同时调理的临床思维和理念,此法从调气入手,把梳理肝气放在首位,从后天之本脾胃入手,通过调节三焦,恢复气血,通调水道,疏解情志;调理脏腑,强化自治系统,恢复人的自愈功能,从而达到脏腑平衡,阴阳协调,上可益寿延年,中可强身健体,下可治病祛病的调理方法。 经两千余名学员共同验证后得出的结论,脏腑机能调整手法生命学的特点:简单、易学、速效、安全,具有养生、保健、祛病、美容、延生、开智六大特点。 二、脏腑机能调整培训内容: (一)理论学习内容: 1、《周易》与脏腑机能调整手法生命学; 2、快速提高脏腑机能调整手法生命学全息调节法; 3、脏腑机能调整手法生命学法提出影响人体患病的五要素:心性、呼吸、饮食、环境、脏腑不调; 4、春夏秋冬四季变化与脏腑机能调整手法生命学; 5、《道德经》、《庄子》与脏腑机能调整手法生命学; 6、揭秘十四经络隐藏的生命与形体的奥秘; 7、诊断法:(1)诊断学的主要内容、基本原理、基本原则;(2)脏腑辩证;(3)望诊(4)闻诊(5)问诊(6)切诊 (二)手法学习内容: 1、脏腑按摩穴位配伍原则; 2、调整任脉法; 3、搜骨洗髓法:(1)通三关(2)调理三焦(3)调三压; 4、推腹行气法:(1)聚气敛神(2)运化中气(3)太极运转(4)调运玄牝; 5、点通督脉法; 6、推腑行气法; 7、推背升阳法; 8、疏肝理气法; 9、健脾和胃法; 10、头部分筋法; 11、颈部分筋法; 12、臂部分筋法; 13、腿部分筋法; 14、脏腑机能调整小儿增高法(本人多年研究成果。); 15、临床技巧。 三、调理范围 五脏六腑、颈肩腰腿疼、内妇儿科疾病的调理,如糖尿病、甲状腺功能亢进、心脏病、高血压病、高血脂症、心律失常、风湿性心脏病、肺气肿、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胃溃疡、胃脘痛、胃炎、痞满、纳呆、胃下垂、腹泻、习惯性便秘、肝硬化、肝硬化腹水、脂肪肝、肾炎、肾病综合正症、肾结核、神经性失眠、三叉神经痛、癫痫、偏头痛、面神经麻痹、帕金森病、中风、重症肌无力、肌营养不良、尿失禁、半身不遂、视力模糊、痉挛、结石、胆囊炎、肠梗阻、乳腺炎、前列腺增生、痛经、闭经、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更年期综合征、更年期抑郁症、子宫肌瘤、子宫脱垂、乳癖、习惯性流产、不孕症、盆腔炎、佝偻病、百日咳、细菌性痢疾…… 四、本期免费传授多种疾病的快速无药治疗方法: (1)肩周炎:1至3分钟左右立感轻松; (2)颈肩背酸痛:3至5分钟立感轻松; (3)急性胃痛:3至5分钟消除症状; (4)脚踝扭伤:对新伤复位不超过2秒钟; (5)手腕崴伤:复位不超过5秒钟; (6)坐骨神经痛:10次左右痊愈; (7)呃逆:病情较轻的,病程较短的,1至5分钟消除症状; (8)呕吐:一般1次消除症状; (9)急性腰扭伤:3分钟左右可愈; (10)腰椎间盘突出症久病:1至3分钟立感轻松; (11)癫狂发作:狂呼叫骂、打人毁物3至5分钟可恢复正常; (12)落枕:不用斜扳,3至5分钟消除症状; (13)腹泄:1至3分钟左右可愈; (14)高血压:1至3分钟左右可使血压下降; (15)牙痛:3至5分钟消除症状; (16)急性咽喉痛:3至5分钟消除症状; (17)胸口岔气:3至5分钟左右可愈; …… 学习内容介绍 1、脏腑导引操:扶持阳气、增强体力、减肥健美,对快速改善和增强体质,以及肥胖有神奇的效果。 2、脏腑机能调整手法生命学特点:简单、易学;安全、速效;舒适、无痛苦;从本入手、完全符合中医的圆运动;生命和形体同时调节,治病医命。 3、学习脏腑机能调整手法生命学的意义:拨阴取阳、转逆为顺、化克为生。 4、学好脏腑机能调整手法生命学的秘诀:管住嘴、守住心、找到根。 5、了解用汉字解读疾病的思路:如汉字解读艾灸;汉字解读脏腑按摩揉腹的意义。 6、脏腑机能按摩法的作用:养护生命;保健身体;祛病疾病;美化容颜;开发智慧。 7、脏腑机能调整手法生命学的理论依据:百病生于气而止于音。 8、对疾病的解读,疾病与生命的关系不是你死我活。 9、洞悉时代病的本质,创造有效的调理机制。 10、疾病的范围:①身体疾病。②生命疾病;身体不适、重病缠身、工作不顺、家庭不睦、意外伤害都数疾病的范围。 11、中医是符合中庸之道的文化体系,既可以养生健身祛病,生活中还要善于消除人与人之间的矛盾。 12、解密自然平衡与疾病、灾难的秘密。 13、医学的秘诀不在医内而在医外;传统文化是学好脏腑机能调整手法生命学的根本。 14、古之明医皆大儒——《医理大概约说》; 15、大疑大悟,小疑小悟,不疑不悟; 16、医道从自然中来:天有行云,地有流水,人体气血应无所。观天之道,执天之行,尽矣——《阴符经》; 17、治病首重调心: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孙子兵法》; 18、不管任何行业成才的秘诀只有一个:一门深入、长期熏修; 19、探寻疾病从何而来? 20、从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及世界的四种力,探讨疾病的根源; 21、从细胞、分子、原子、原子核、质子、电子、夸克、弦等理论思考疾病的产生; 22、人、地球、太阳系、银河系、宇宙探讨自然与人的关系; 23、十二经络与任督两脉并称十四经络,十二经络主管人的形体系统,任督两脉统领其余六脉主管人的生命系统。 24、心性与疾病:有诸于内必形于外。 25、为什么生活方式相同的两个人,得病完全不同? 26、性格与疾病的关系及其临床应用:什么样的疾病一定有什么样的性格与之对应。 27、学习庄子的思想,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调理疾病的方法; 28、生命与形体的关系; 29、生命病与身体生病; 30、因果定律、曲线运动法则与中医临床、人性的关系。 31、重大疾病要明白,为什么受惩罚的是自己。同事、朋友或夫妻之间,在工作、生活中,明明错在对方,受惩罚的也应该是对方,而我们自己却重病缠身。 32、面相与心态 33、肾为先天之本的理论在临床上的运用,如何补肾?各种肾病的调理思路,尿毒症等患者的性格特点? 34、从五行的角度分析癌症的起因和治疗机理; 35、臂部分筋法:(1)作用:打通臂部经络和肺系统的排毒通道;(2)操作:手法及手法操作中的注意事项;(3)适应症:对网球肘、肩周炎效果显著,立竿见影。(4)双臂是上焦的通道,臂部分筋是脏腑按摩不能缺少的部分。 36、脏腑机能调整调理三焦手法之一:调理任脉。(1)调理任脉所用穴位;(2)调理任脉的目的:总任诸阴;(3)操作:手法及手法操作中的注意事项;(4)任脉调理的适应症及范围。(5)任脉操作无论是从颈椎、双臂、双腿、阑门、地门…入手,是由患者的病情决定的,不能千篇一律。 37、任脉的起源,《汉书?王莽传》如何暗示任脉的诞生。 38、清初黄谷彩绘的《明堂经脉图》,任脉的图像是女性的含义。《周氏经络大全》云:“任之为有孕也,妇人生养之本。” 39、古人对任脉的论述:医书记载任脉的四种走向。 40、饮食:病从口入。民以食为天,不正确的饮食是导致急慢性疾病产生的根本之一。 41、病人不忌口,忙坏大夫手。 42、反季节蔬菜及不良生活习惯,导致很多人受寒湿困扰,运用适当的手法让身体温暖起来。 43、“疼、痛”两个字与手法“通、透、温、热”的关系。 44、天清地浊,自然之理,上焦清净,下焦排浊,人身之理,人生病是因为上面不清净,下面不排浊。 45、古人修仙的饮食思路; 46、气味重浊的食物对身体的影响; 47、呼吸:气是身体的能量,百病生于气,掌握正确的呼吸是养生的第一要务。 48、呼吸健身长生法:从内景图中寻找人体最机密的穴:元神穴。针之不及,灸之难到,可以通过呼吸调理。 49、呼吸对减肥的效果和机理。 50、呼吸对重症患者的意义。 51:脏腑机能调整之疏肝理气法:(1)作用:疏肝理气、行气活血;(2)操作:手法及手法操作中的注意事项;(3)适应症:对胃病、腹胀、肝气不舒、胁肋疼痛、妇科等病效果极为显著。 51、环境:天人相应,形神合一,是中医养生学的基本理论。 52、自然与人体的对应关系,树木植被的减少与人文环境变化的关系,木生火的环节出现问题,引发肾病、脾胃病、心脑血管等等疾病的增加。 53、外界环境的变化与人体的疾病:树木越长越高,楼房越盖越高,孩子越长越高的原因与阳气的关系。 54、人体阳气充沛,肢体柔软,与房屋灯光颜色、装饰的关系; 55、皮肤颜色,形体与疾病的关系; 56、从天人合一的理念分析糖尿病的治疗思路。 57、脏腑机能调整之颈部分筋法:(1)作用:颈椎对人体的生命和健康起到决定性的作用;(2)操作:手法及手法操作中的注意事项;(3)适应症:对颈椎病、头晕、高血压、头痛,效果显著,立竿见影。 58、了解楼层五行对人的健康和运气的影响; 59、一切疾病都是升清降浊紊乱; 60、擒贼先擒王,治病抓主症,善治病者,先调其气,次疗诸疾病; 61、从“腔”字探讨脏腑机能调整手法调气的秘密; 62、万物土中生,万物土中消,土要生万物,必须要升清降浊,阳升湿降; 63、大动耗气,小动生气; 64、妇人百病当先调经,经调百病轻; 65、情绪与经络的关系。 66、四关的运用; 67、疏通三阴三阳法; 68、古代金銮殿上皇帝面南背北,文东武西的安排,与人体左升右降的内在联系。 69、八个字概括脾胃出现疾病的表现。 70、脏腑机能调整调理三焦手法之二:从左升右降,土气斡旋,一气周流理论,引伸出的各种疾病穴位的配伍。 71、脏腑、24节气与椎体的关系; 72、任脉穴位、节气、椎体的关系; 73、舌诊:自然环境与舌苔,舌苔被称为天然胃镜,就像土地上生长的万物,把舌苔喻自然,就可以轻松从舌苔解读身体虚实寒热的密码; 74、中医药“补肾”的含义与方法; 75、治木必先安土、土可旺四肢九窍十二经络。 76、抒发心情及预防肥胖的锻炼方法; 77、脏腑机能调整与病机十九条; 78、脏腑机能调整按摩法三关开关法:开关打开,后背处于温热状态,后背主阳,阳气生发;使 79、脏腑机能调整之清胃健脾法(包含推背升阳法):(1)作用:调理中焦、扶持阳气;(2)操作:手法及手法操作中的注意事项;(3)适应症:胃病、腹胀、消化不良。 80、百会、神阙、涌泉三大穴位的应用。如,百会一穴治疗感冒、美尼尔氏病、头晕、头痛、眩晕、脱肛、尿道炎、高血压、低血压等多种疾病的运用方法; 81、头部分筋法:(1)作用:疏通头部经络;(2)操作:手法及手法操作中的注意事项;(3)适应症:头痛、高血压,脚发热。 82、先天疾病是如何导致的?怎样避免先天疾病的出现。 83、中医解读一、二、三、四、五(为何三之后,不再用横线表示):一为太极,二为阴阳,三为天人地,四为万物生,五为…… 84、从数字解读揉腹或其他手法时21次、36次、49次蕴藏的秘密; 85、从易医解读人体的温度为何是37度?其中隐藏的道理; 86、伤筋动骨为何需要一百天? 87、春、夏、秋、冬的自然交替,感悟命运和疾病的秘密(调理重病不可不知的内容)。 88、十二官对脏腑机能调整的意义; 89、脏腑机能手法生命学调理三焦手法之三搜骨洗髓法:(1)作用:与任脉配合使用,疏通全身气机;(2)操作:手法及手法操作中的注意事项;(3)适应症:对体形庞大,痰湿严重、施以脏腑点穴按摩法任脉调理难以速效的时候,可以此法代替。辩证施治,灵活配伍,操作后,三焦通畅、三关舒适、气机通畅。 90、脏腑机能调整手法学治癫痫的机理:先祛痰,治痰先治气,气行则痰化不生(风痰阻闭、痰火上扰、痰瘀阻窍)。 91、古人对督脉的论述:古代医书记载督脉的两种走向。 92、脏腑机能手法生命学之督脉调理法。(1)作用:疏通督脉气机;(2)操作:手法及手法操作中的注意事项;(3)适应症:与任脉配合使用,通调全身气机。 93、调气对腰椎间盘突出、颈椎病、脊椎紊乱等脊柱问题引发疾病的意义。如:胸阳不振,必驼背;肝气不伸,必左陷;肺气不降,必右突;肾气不足,必背僵。 94、从形体和生命的角度阐述强直性脊柱炎的治疗思路,强制对应柔软,肝主筋,筋主柔,赖气以煦之,血以濡之…… 95、腰椎间盘突出的治疗思路,腰,肉中最重要的地方,腰处于上下左右的中间,中间脊柱处于背后的左右中间位置,中间的位置由脾胃所主,中焦脾胃是关键…… 96、脏腑机能手法生命学之推腑行气法。(1)作用:大补元气、增强脏腑功能,扶阳减肥;(2)操作:手法及手法操作中的注意事项;(3)适应症:与任脉和搜骨洗髓配合使用,增强效果。 97、五脏生理疾病示意图。 98、脏腑机能调整手法临床运用的四诊概念:望闻问切。 99、腹诊。 、两本三枢:先天之本为肾,后天之本脾胃。少阳枢,少阴枢,太阴脾所主的升降之枢。 、怀孕前后的诸多因素对孩子终身命运的影响。 、孔子见老子,回来后三天而不语……通过老子与孔子的对话,我们如何感悟技术的运用? 、春分、秋分、冬至、夏至,为什么春秋用分,冬夏用至?与临床的关系。 、阴成形,阳化气的理论在脏腑机能调整临床中的应用。 、善补阳者阴中求阳,消耗阳气的方式有哪些? 、目前所行的运势(三元九运)与我们的关系。如按摩行业的发展、房价的走向,如何顺势而行。 、抑郁症:思则气闭,肺气闭郁,肝气不达,脾土板结。当以调节三焦,使其气机宣通为要。肝喜条达(肝气能调达,必须无痰浊阻碍),一旦抑郁,必横逆犯胃,因此,情志不遂,鲜有胃口常开之人。初郁气滞,久郁必损心阳、膻中气少,膻中喜乐之官,气足则喜,气虚则郁。 、学会给疾病找去路. 、胸闷腹胀,痰多:胸者,心阳所布,腹者,脾阳所布。胸主天气,腹主地气。心阳虚则痰阻高空,脾阳虚则湿阻地表。 、肥胖:身体肥肿,皆主痰湿。诸湿肿满皆属于脾。千寒易除,一湿难去。 、宫寒的治疗方法:子宫的解释,称子而不称丑、寅、卯、辰宫,子为北方,六十甲子之首,宫为室,妇人称寝曰宫…… 、五行的范围、归属及生克特点。 、脏腑机能手法生命学之腿部分筋法。(1)作用:疏通腹部排毒的通道,疏通经络;(2)操作:手法及手法操作中的注意事项;(3)适应症:对膝关节骨质增生引起的不适,及各类腿部疾病;(4)双腿是下焦的通道,腿部分筋是脏腑按摩不能缺少的部分。 、脏腑机能手法生命学遵循脾主四肢、脾阳不升四肢不举的中医理念,对颈肩腰腿疼痛的快速治疗机理; 、乳腺增生的治疗思路:脾土运化功能失常,聚湿为痰,或忧思过度,而致肝失疏泄。 、点穴的力度对饮食的影响; 、技巧手法分享; 、疏通经络是决定外用药是否更为有效果的关键。 、临床特效食疗法分享。 、类风湿的调理方案; 、学会和疾病对话; 、不孕不育症的原因及治疗思路(男有九种,女有十种情况导致的不孕,其他情况); 、八髎穴的解释:八主坤,坤主脾胃,主女性;髎,主空隙…… 、肝开窍于目,干眼症的调理。 、脏腑机能手法生命学之推腹清脏法。(1)作用:强壮脏腑功能;(2)操作:手法及手法操作中的注意事项;(3)适应症:便秘、腹胀、消化不良。 、探讨“病气”的原理; 、从《道德经》和《庄子》寻找调理抑郁症、自闭症的方法。 、一用就灵的小儿保健手法,姓名对婴幼儿的身体影响。 、脏腑机能手法生命学之清胃健脾法。(1)作用:增强脾胃功能,恢复土气斡旋的能力;(2)操作:手法及手法操作中的注意事项;(3)适应症:胃病、腹胀、颈椎病、腰痛、妇科疾病 、分清手法中的没有用和不会用的区别。 、三至五秒钟消除腕部腱鞘积液。 、脏腑机能调整手法生命学的临床治疗范围。 、手法调理过程中的瞑眩反应。 、治疗过程医患双方的五行气场要相互融合。 附:已经参加过脏腑机能调整手法生命学的老学员进修,相应班次,免收学费,但每次名额有限,也需要提前预约名额。年,王英华先生在多年临床的基础上,再次把技术全面升级为“脏腑生命学”(分为易医篇、医理篇、五行篇、手法篇、人性篇。每个篇章又分为三至五项单独内容、每项内容预计学习时间需要三至五天。),已经参加过“脏腑机能调整手法生命学”的老学员,提供五十个以上运用“脏腑机能调整手法生命学”临床治愈病例,可以提出申请,继续免费学习。 年脏腑机能调整手法生命学第十五期培训地点:上海 年脏腑机能调整手法生命学第十六期培训地点:广州 报名 报名方式:提前预定名额(提前报名,拒绝空降) 报到时间:上海年12月8号报到 广州年12月15号报到 培训时间:上海年12月9号——13号,五天(白天+晚上) 广州年12月16号——20号,五天(白天+晚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