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1日是父亲节,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父亲在家庭的地位非比寻常。6月17日中新网邀请著名文化学者于丹老师谈中国的家风家教。小编为大家选取了其中的部分内容。什么是“家”家,这个字的字头就是一个屋顶,屋顶底下有什么?家下面就是一头小猪。也就是说家里能养小猪,老的小的有肉吃,然后能做点小买卖,保证生活,这就叫一个家。安,家中有女才是安,就是有一个好女人,上能伺候老,下能教养小,中间夫妻之间很和睦,这个女人安了,家里就不打架了。什么叫宁?繁体字下面先有一个‘心’,心得在家,接着是一个‘皿’,家里得有吃喝,底下是‘丁’整个给托起来。就是心在家,有吃喝,精神物质全都托在屋顶底下,就宁了。我记得我的孩子在三四岁,正好讲到家字头时候,他说妈妈我挺喜欢“安宁”这两个字,那个房顶底下有个女就是妈妈在家,有个丁就是爸爸在家,爸爸妈妈都在家就安宁了。其实这就是小孩子心里的家。家是哪?就是爸爸妈妈都在的地方。家字头很小,中国有两个字宝盖头非常大的字,就是宇宙。从家世何以走向宇宙,从一个人的小空间走向家国一体,走向最远的地方。中国人原来是上下四方为宇,往来时光为宙,一个人想安身立命,就要先有家。害也是家字头,因为他下面有口,家里有口舌纷争,中间丰收的丰,三横是家里的各种事,厚道包容等等都挡不住刻薄,有人态度刻薄挑剔别人,家人这个咸了淡了,就老在刻薄,这个家就有口舌之争就会打起来。父亲的人格稳定是孩子人格稳定的起点↑在汉字中,父亲的“父”其实就是斧子的上半边,“父”原来在《说文解字》中意思是他手中持着一个仪器,也就是他拿着这个东西其实就是一个楷模,就是一个模仿,所以父亲就是一个引导者。“养不教,父之过”并非中国文化特有的现象,是人类共有的现象。你只要养育孩子,就不仅仅是一个生理意义上角色,同时也是他一辈子的责任和担当者,然后也是他的启蒙者,最早的道德理念其实都是在父亲身上,可以说父爱如山,母爱如水,父亲就是一个家里的支柱。现代的孩子最大的问题就是妄自尊大,或者妄自菲薄,这就是父母对孩子的评价系统问题。因为孩子从小听到两种声音,一种爸爸妈妈会说宝贝你是所有孩子最棒的,谁也不如你聪明,谁也不如你优秀。一种是你看看人家孩子,你怎么什么都不如别人家孩子,几乎中国小孩成长的过程中最大敌人就是别人家的孩子。父母的责任,是要让孩子知道一个家庭里的自我评价。而在一个家庭中,父亲的人格稳定是孩子人格稳定的起点。一个能够正确评价自己的父亲,可以让他的孩子知道,我有我的优势,也有我的劣势,但正因为这些与众不同,所以我是不可复制的。我的梦想是什么,我怎么扬长避短一步一步追求我那个梦想。我能够承诺责任,因为我的存在,从我的家人到我的朋友,到长大以后社会上遇见我的人,都因为我更相信人性,更信任这个社会还是有一点美好的理由。 来源:最美家庭哪家医院看白癜风好北京白癜风专科医院哪个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