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1-7-30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点击: 61 次

“天时人事日相催,冬至阳生春又来”

冬至是农历中一个重要的节气

也是中华民族的一个传统节日

早在二千五百多年前

中国就已经用土圭观测太阳

测定出冬至

它是二十四节气中最早制定出的

中国古代非常重视冬至节气

也被称为“亚岁”

排在4个节气之首

“冬至大如年”

一是说年关将近,余日不多

二是表示冬至的重要性,仅次于过年

古人认为

自冬至起天地阳气渐强

代表下一个循环开始

是大吉之日

人们最初过冬至

就是为了庆祝新的一年的到来

把冬至作为节日来过

源于汉代,盛于唐宋,相沿至今

冬至是一年中

白天时间最短的一天

“吃了冬至面,一天长一线”

过了冬至以后

白天逐渐变长

冬至也是

“数九”严寒天气的第一天

“九九又一九,耕牛遍地走”

说的是冬至过后90天

春天就会到来

冬至民俗

祈福

古人在这天会祈求

疫疾消除,饥荒减少

贺冬

“冬至前后,君子安身静体,百官绝事”

古代在这天会放假休息

亲朋各以美食相赠,相互拜访

祭祀

“冬至郊天”

古代皇帝在这天

要到郊外举行祭天大典

百姓在这一天要向父母尊长祭拜

饮酒

文人墨客会相约九人饮酒

席上用九碟九碗

以取“九九消寒”之意

话说冬至也是年最后一个节气

你还在纠结吃啥吗?

小编今天就以“吃货的名义”

为大家特别策划了

这份“冬至美食不完全地图”↓↓

看看咱广东人“舌尖上的冬至”是咋过的

汤圆

冬至吃汤圆,是不少南方人的习俗。广东许多地方也流行冬至吃汤圆,但汤圆做法各不相同,有甜有咸。汤圆,也称“汤团”,冬至吃汤团又叫“冬至团”,寓意“一家团圆、美满幸福”。

今天,

你的家乡吃汤圆吗?

是甜汤圆还是咸汤圆呢?

糯米饭

现在许多老广府人还保留着冬至食糯米饭的习俗,寓意温暖,从年头到年尾都“暖粒粒”(粤语)。广东的糯米饭中腊肉、香菇、虾米、花生等是必不可少的食材。

在这个天气渐冷的季节,一碗热腾腾的糯米饭不仅暖胃还暖心。在不少老广心里,唯有吃了糯米饭才觉得冬至过得圆满啦。

松糕

据不完整调查,佛山有“冬至必吃松糕”的习俗。松糕是一种米粉发酵做成的糕点,蒸熟后有很多的细孔。因为松糕有“高升大发”的好意头,所以蒸松糕也是不能少的呢。

今天,

来一块松软香甜的松糕,

再配上一杯热饮,

简直是人间美味。

火锅

冬至来临,寒风四起的傍晚约上三五好友去吃热乎乎的火锅,实在再惬意不过了。而在佛山顺德,更有“围坐打边炉过冬至”一说。冬至一家人团聚,“打边炉”取暖必不可少。

今天你打算吃火锅庆祝吗?

你最喜欢吃哪种锅底的?

配什么蘸料?

酒酿

丸子

据了解,我国不少地区尤其江浙一带都有冬至吃酒酿丸子的习俗。以果料为馅,滚包糯米粉的小圆子与酒酿同煮而成。酒酿味浓甜润,圆子香糯弹牙,可以说是一款人见人爱的传统小吃呢。

吃完冬至大餐,

来一碗酒酿圆子作为甜点,

配上花香,

一起把时光熬成蜜糖。

饺子

冬至吃饺子,在北方地区比较盛行。有俗语云,“冬至不端饺子碗,冻掉耳朵没人管”。在河南又有“捏冻耳朵”的说法,据说是吃了饺子后,可以避免人们在寒冷的冬天里不会被冻掉耳朵哦。

在中山打拼的北方小伙伴,

你今天吃饺子了吗?

你最喜欢什么馅的咧?

馄饨

北方不少地区还有“冬至馄饨夏至面”的说法。相传汉朝时,匈奴部落中有浑氏和屯氏两个首领,十分凶残,经常骚扰边疆,百姓不得安宁。于是用肉馅包成角儿,取“浑”与“屯”之音,呼作“馄饨”,冬至家家户户吃“馄饨”表达对匈奴的厌恨。

时过境迁,

民间仍旧保留了冬至吃馄饨的习俗。

你身边有冬至吃馄饨的小伙伴吗?

羊肉汤

“三九补一冬,来年无病痛”,人们在冬至这天喝一碗热腾腾的羊肉汤来滋补身体,以求来年有一个好兆头。

其实广东也有很多可以喝羊肉汤的店哦,

你去喝过吗?

有木有看饿你们呀?

今晚赶快吃起来

冬至养生

冬至迎来最寒冷的天气

要注意防寒保暖

以防感冒等呼吸道和心脑血管疾病

“春夏养阳,秋冬养阴”

按照中国人的习惯

此时人体内阳气蓬勃生发

最易吸收外来的营养

冬至前后是人们开始进补的最好时间

起居

应早睡晚起

有晨练习惯的人群应注意

晨练时间不宜过早

以免诱发呼吸道及脑血管疾病

或使原有疾病复发

食补

俗话说“药补不如食补”

在冬季应恰当选择既美味

又具有补益身体的食物

温补类食物

如龙眼肉、荔枝、饴糖、

扁豆、山楂、胡桃等

但过多地进食温补类食品易上火

平补类食物

如莲子、芡实、苡仁、

赤豆、大枣、银耳等

这些食物既无偏寒、偏温的特性

又无滋腻妨胃的不足

滋补类食物

如木耳、黑枣、芝麻、黑豆等

具有滋阴益肾、填精补髓的功效

最后

小编祝大家

冬至快乐

吃好穿暖哦~

来源:新华社广东发布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文章已于修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隔线----------------------------
热点内容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发布优势
  • 广告合作
  • 版权申明
  • 服务条款
  • Copyright (c) @2012 - 2020



    提醒您: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做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