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宁、平静—— 自从生病后不知多久没有动笔了,俞阿姨接过医护人员与志愿者递来的笔墨,所有澎湃的心绪最终归于这四个字,并签名作为纪念。 这是俞阿医院安宁疗护中心的第25天。这一份安宁疗护团队送来的礼物,着实让她惊喜。 每年十月份的第二个周六是“世界安宁疗护日”。 今年,十月份的第二个周六,是10月10日,正是今天。这是由世界卫生组织发起,旨在庆祝和支持安宁疗护与缓和医疗事业发展的联合行动日。 每分每秒,都有生命在逝去。如果死亡已成既定的事实,近在眼前,我们要如何面对? 临终的人在生命的最后一程,似乎很难高质量地活着。对于他们来说,很多不余遗力的抢救对延长生命周期的用处并不大,反而徒增身心痛苦。 尼采说,不尊重死亡的人,不懂得敬畏生命。 将死亡的权利还给本人,让终末期的病人选择更体面、更舒适地告别,让逝者了却遗憾从容离去,是否更能守护生命最后的尊严? “你是重要的,因为你是你!最后一刻,你仍然是那么重要!”诚如安宁疗护创始人桑德丝所言,“我们会尽一切努力,帮助你安然逝去,但也会尽一切努力,让你好好活到最后一刻!” 或许,这就是临终关怀,最好的温情。 01回荡在病房的《莫斯科郊外的晚上》“我出生于百合花开,而周主任是在蔷薇花开时出生。这束花只有我们两个可以看懂。”俞阿姨接过安宁疗护团队前来慰问送的鲜花,粉色的百合与蔷薇亲密相依,她笑得格外明媚。 她是一名晚期胰腺癌患者,因病情恶化无法根治,主动找了过来,希望在这里舒适平静地走完人生最后的路。“我有两个愿望。第一是不要过度抢救,我不希望多受罪;第二我希望可以捐献自己的眼角膜,让自己的生命可以创造更多的价值。” 刚来的时候,俞阿姨因为病痛感到生不如死,有时痛到尖叫,面部狰狞,状若疯狂。“我已经被疼痛折磨得失去了尊严,每天痛苦嘶喊让我觉得自己‘斯文扫地’,剩下的生命对于我来说就像一地的鸡毛。” 饱受病痛折磨的俞阿姨,年轻时是个十足的才女。她曾获得杭州市象棋比赛女子组第六名,她的字画被西泠印社收藏,对水墨画、诗词颇有研究,会拉手风琴,喜欢唱歌,最喜欢的歌曲是《莫斯科郊外的晚上》。 俞阿姨年轻时旧照 当生命无可避免地走向凋零,才情似乎也走到了巷角。长期的住院生活里,没有了墨香,没有了音乐,有的只是身体和精神双重的痛苦……而这一切都被周主任看在眼里。 周主任,周薇霞,医院安宁疗护中心肿瘤科主任。作为一名“文艺女青年”,同样喜欢弹琴、看书的周薇霞在日常交流中隐隐感受到了俞阿姨的落寞。 除了用镇痛治疗帮助俞阿姨做到无痛睡眠之外,此后每天,周薇霞都会去俞阿姨的病床前,花一定时间与她进行交流,从音乐聊到书法,再谈到诗歌。这些和病痛治疗不相关的话题,却疗愈了俞阿姨的心灵。她的脸上重新泛起了光彩。 然而,生活毕竟不像艺术那样总是充满诗情画意。虽然基本控制住了疼痛,但俞阿姨的生命扔在无情地走向倒计时。 10月3日,俞阿姨再次爆发疼痛。正值国庆中秋假期,周薇霞接到消息医院,对其进行治疗。每况愈下的俞阿姨,让周薇霞深感不忍。她想为俞阿姨准备一份惊喜。 生活需要仪式感,而对俞阿姨来说,对于她爱好的尊重,就是最好的仪式。于是,周薇霞特意组织了安宁疗护团队来到俞阿姨的病床前,送上了象征两人友谊的一束花,还送来了宣纸和毛笔。医护人员和志愿者还提前练习了《莫斯科郊外的晚上》,陪着俞阿姨一起合唱她最喜爱的歌曲—— “长夜快过去天色蒙蒙亮 衷心祝福你好姑娘 但愿从今后你我永不忘 莫斯科郊外的晚上......” 02理解和尊重,架起生命两端的桥梁“我们希望能让每一位患者走得更舒心,让他们生命最后的时光,不是延缓,而是提高质量。”医院安宁疗护中心党委书记吴晓明说。 事实上,安宁疗护,这个专业术语是近两年才逐渐走进大众视野。 年11月27日,国家卫健委发布《国家卫生计生委办公厅关于开展安宁疗护试点工作的通知》。基于对生命“善始善终”全过程的尊重,作为杭州市开展安宁疗护的第一批试点,去年10月医院成立了安宁疗护中心。从选派人员进修到医疗团队的组建,从硬件设施的改造到软件制度的梳理,医院调度了各方力量对安宁疗护中心的工作开展进行支援。 一个新兴学科建设会带来很多观念上的冲击。对于安宁疗护,很多人存在着不解,甚至是误解。 不少患者家属认为安宁疗护就是放弃治疗,以为进入安宁疗护中心就是“等死”,是对患者的一种不负责;而有的患者家属则觉得,既然已经没有了生的希望,那在安宁疗护中心和在家并没有什么区别,何不让患者落叶归根,在家里度过最后时光。 “安宁疗护并不等于不治疗,只是将治疗的重点从治愈转移到解除疼痛。”周薇霞介绍,为此,在医疗团队方面,除了常规的医生配置,安宁疗护中心还安排了心理医师、营养师、康复治疗师、中医师,多方面保障患者的临终治疗,并通过组建了多个护理专科来解决护理上存在的难题。在舒适照顾方面,通过专业的口腔护理、皮肤护理、音乐舒缓治疗、瑜伽冥想练习等,缓解患者焦虑,放松患者心情,并通过安宁疗护志愿者队伍的组建,充实团队力量。 此外,除了患者本身,安宁疗护还将患者家属纳入关怀的对象范畴。若患者与家属意见存在分歧,或存在家庭之间的矛盾,安宁疗护团队会通过组织家庭会议的形式来缓解矛盾,从而达到相对一致意见;若有的家属无法面对亲人的离去,情绪上存在不稳定,安宁疗护团队还会对患者家属进行哀伤辅导,帮助他们接受别离。 周薇霞说,其实医院专门设置的安宁疗护床位仅10张,“但越来越多患者有安宁疗护这方面的需求,我们现在还额外借用了15张床位。” 今年6月5日,杭州安宁疗护工作开始在全市铺开,要求各区至少明确一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开设临终关怀(安宁疗护)科。 江干区去年率先探索开展安宁疗护工作以来,医院指导支撑,医院为中心,8家社区卫生服务心为基础的三级安宁疗护服务网络。截至目前,医院安宁疗护中心已收治过位患者,为其提供临终关怀。据悉,四季青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已经完成提升改造,剩余几家正在改造中,“我们希望未来逐步从‘机构疗护’走向‘社区居家疗护’。” “母亲生前最怕痛,她最后是笑着走的。这让我们心里宽慰了许多,谢谢你们的照护。”就在前不久,其中一位病逝的卢奶奶家属向安宁疗护中心送来了锦旗以示感谢。 在来到安宁疗护中心的第三个月,卢奶奶还是走到了生命的最后一刻。但最后的这段时光,卢奶奶的大女儿说,母亲和他们都感受到了别样的温暖。 “因为母亲是老杭州,烧伤科的医生会特地用方言和她交流,让她倍感亲切。疾病后期母亲变得越来越孩子气,但安宁疗护中心的医护人员却一点都不嫌她麻烦,陪着我们几个兄弟姐妹一起哄着她。”她说,“来这里,是我母亲最正确的选择。” 文/编吕烨珏 图片/视频由医院安宁疗护中心提供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