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以下网址搜索阅读《滇中新区报》电子报 数字报 安宁文庙始建于元大德六年(公元年),毁于天历二年兵祸,至元三年(公元年)重建,经多次增建、扩建,到解放初期已建成平方米、占地27亩、7进6院共22座建筑的宏大规模。但由于历史原因,现存规模仅剩3亩左右,建筑包括大成殿、长廊、碑廊、东西两庑与崇圣祠。年,安宁市政府投资将安宁文庙改建为安宁市博物馆,馆藏文物近件。 作为城市历史文化的重要载体,安宁文庙早于建水文庙23年,是我省现存较早的古建筑之一,它见证了元代云南“倡儒兴学”的历史。院内存有元、明、清碑刻数通,是研究云南历史和教育发展的重要史物资料,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科学价值和文化艺术价值。年,安宁文庙被国务院评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据了解,安宁市已制定安宁文庙的恢复重建方案,在文庙现有基础上,按照文庙布局规制,在与现有建筑风格相融合的前提下对文物进行修缮保护,并根据文庙的历史依据进行恢复重建及保护性规划设计。新规划设计了节烈祠、博文殿、明伦堂、魁星阁、东西厢房、仪门及棂星门等建筑,在保留原建筑面积.7平方米的基础上,新增建筑面积.24平方米。恢复重建的文庙,既满足博物馆功能需求,又能提供儒学相关教学和宗教活动。整体设计古今融合,相得益彰,既保护原有建筑的古朴庄重,又体现出新建建筑的巍峨肃穆。 本报记者陈熙/文周凡/图 编辑/美编熊瑛 审核唐薇 赞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