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夕 除夕的由来:除夕是春节的前夜,又叫年三十。有一种传说:是古时候有个凶恶的怪兽叫夕,每到岁末便出来害人,后来人们知道夕最怕红色和声响,于是年三十晚上,家家户户贴红春联,燃放爆竹来驱除夕兽,以求新的一年安宁。这种习俗从此流传下来,年三十晚上便称为除夕了.。还有一个年兽的传说,它破坏村子,但人们发现它怕红颜色,红光和响声,人们在这天就自家门上挂上红颜色的桃木板,门口烧火堆,夜里通宵不睡,敲敲打打。 你知道今天是什么吗? 你想到什么了吗? 是不是蠢蠢欲动? 是那就对了。 除夕要到啦~ 你知道要干嘛吗,不错,那就是吃和玩就好啦~ 跟着奔奔和小易看一下各种习俗吧 年 夜 饭 除夕晚上的家宴叫年夜饭,也叫团圆饭,在外地的亲人们都会赶在年夜饭之前回来。而且饭菜尽可能丰富,一是解馋,二是预示来年的丰衣足食,可以吃足了呢。 包 棕 子 吃粽子,一是冬天气温低,粽子容易保存,二是粽子寓意来年有吃有喝,也有寓意“包中”的含义。粽子形状各异,但寓意但是一样的,做的时候好玩,之后又好吃。 贴对联 贴对联一是表示吉庆,二是为了“避邪驱魔”。 放鞭炮 放鞭炮是为了驱赶年兽,随后就流传下来。 祭祖 除夕之前,家家都把家谱祖先像、牌位放好祭祀。 守岁 又称熬年,除夕通宵不眠,在一起玩一起吃点小东西。 除夕的习俗丰富多样,除了上面那些习俗,我们易班微宣部的各个小编还想给大家分享下我们家乡的除夕习俗呢~ 除夕福州 说到老福州的年夜饭,那必然要提到我们的“全鱼米饭”,正是应了所谓“年年有余”,的好兆头,在我们家除夕年夜饭的餐桌上,不仅要有鱼,还要余鱼留饭,"除夕吃大宴,米饭和全鱼是必须准备但要等到正月初一才能吃的食物,主要是为图一个年年有鱼(余)的好彩头。" 除了全鱼和米饭,我们家还会熬芥菜粥,含有忆苦思甜的意思。还有春卷、滋补炖鸡汤、什锦太平燕、荔枝肉、年糕等等美食。 除夕湖北 湖北人对吃年夜饭颇有讲究,其特点是无丸不成席、无鱼不成席、无汤不成席。 除夕这天,男人还要将水缸挑满,这叫“福水长流,子孙富足”。女人要在之前做好全家人的新鞋,这叫“过年穿新鞋,喜事一起来”。 开饭时间多在天黑之前,有的家庭一直吃到转钟,表示“越吃越亮”,既然是“谈年”,还得边吃饭边聊天,回顾过去展望未来,互表祝福。 除夕广西 在我的家乡,除夕这一天,我们会早早起来开始准备迎接夜晚的到来,从早上开始把家里的厨具洗干净,杀好鸡给下午的祭祀用,有的家庭还会做豆腐什么的,到了下午,我们就会在家里,在公社祭祀,有老家的还会在老家祭祀。 年三十晚上,家家的火塘上要燃起大火,终夜不熄,叫做“迎新火”。还要包粽子,送给各方亲戚朋友。家家都要守岁到半夜,燃放鞭炮后就寝。 除夕湖南 年夜里自然也少不了吃香喝辣!一条1公斤的大鲤鱼,一个3公斤左右的大肘子——这是湖南地区过年的必备年菜,俗称“团年鱼”和“团年肘子”,而“团年”,顾名思义,也就是“团团圆圆又一年,辞旧岁迎新年”之意。然后大家欢聚一堂,谈天说地,一起看春晚,一起打麻将,到了午夜十二点也是最热闹的时候,各家各户会拿出准备好的烟花,数以万计的烟花随着十二点的钟声在天空中炸开,将天空照亮,迎接新年的来临。 除夕浙江and贵州 因为小编我是稀有的浙江、贵州的混血,所以我家的年夜饭习俗那就是相当厉害了! 比如:一定要有年糕因为象征着“年年高升”,要有胡萝卜,象征着“好彩头”;当然还要有汤圆,象征着“圆圆满满”。 还要有一条鱼,因为“年年有鱼”呀~ 还有一件最重要的事就是一定要在吃饭之前,拜一下家里的祖先啦,然后就可以开动了! 除夕莆田 我的家乡是福建莆田,每到年末,我们都会张罗着扫尘和置办年货。在除夕早晨,各家各户都会去烧香拜佛。在中午时,我们帮家里的小孩子剪指甲,因为我们这里有个习俗,在正月里,每个人都不应该将自己的指甲剪掉,这是一个忌讳。 年夜饭有家常便饭,也有地区特产。经典特产就是土笋冻,里面是一种可以吃的虫子,很多做客的外乡人都不敢尝试,不过我觉得是美味佳肴。有机会吃到的朋友们要好好尝尝啦。 有的家庭觉得轮番上菜的方式太繁琐,菜也冷得快,索性改成了火锅!火锅方便快速,热气腾腾,一家人围着吃火锅,也其乐融融。 除夕山东 除夕夜要守岁,守岁要干嘛呢?一是放鞭炮,二是包饺子,等到天还不亮时,饺子就要下锅,吃过水饺,就去拜年了。 除夕夜要在十二点放鞭炮,在饺子下锅时还要放鞭。在济宁禁鞭之前,从腊八到元宵,烟花爆竹声总能扫走寒夜的寂静。 山东人最盼望除夕的雪,“瑞雪兆丰年”,人们相信它能带来一年的好丰收,美丽的雪景,又能给年夜添上不少的意境。在我记忆中除夕的雪很少,所以除夕的雪又是极珍贵的。 除 夕 快 乐 阖家团圆 爆竹声中一岁除,吹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小编们祝大家除夕开心,万事顺利。 文字丨易班全媒体中心微宣部 编辑丨卢思宇张宝文 排版丨卢思宇 福建工程学院学工通讯 u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