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专科医院哪里好 http://disease.39.net/bjzkbdfyy/171015/5762961.html 安宁市医共体八街中心卫生院坚持“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基本原则,以”优化服务体系,完善运行机制,深化服务内涵”为导向,“上联下强”促进优质资源下沉,初步形成了“首诊在基层,疑难重症在县域”的就医格局。年通过“优质服务基层行”活动国家推医院验收,获云南省甲级乡镇卫生院,被国家卫健委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通报表扬。年在全国基层呼吸规建项目第二期评审中被评为“ 单位”。 毗邻省会城市,基层医疗发展困难。 安宁市是全国百强县(市),基础条件较好,几乎村村通“高速”(一级路)。八街中心卫生院始建于年,医院(医院)28.8公里,医院距离70公里。市内医疗机构家,医院2家,医院3家,医院1家,医疗机构间竞争形势严峻。年前,医院年收入不足万元,年住院不足人次,全院副高以上高级职称人数为0,医疗服务全部为常见病门急诊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病源严重外流,医院面临生存困难。 “上联下强”突围,六年实现医疗收入三倍增长。 为破解生存困境,年以来,八街卫生院主动出击,医院建立技术协作。紧密型医共体试点建设启动后,积极融入、医院建立紧密型合作关系,签订胸痛联合救治协议,建立医共体内双向转诊机制,开通绿色通道,提升医务人员诊疗技术能力,确保患者能在30医院接受优质治疗。年7月,成立输血科,全年共急诊输血14人次,实现了卫生院不能输血“零突破”。年2月,首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溶栓成功,急危重症患者救治能力再上新台阶。年5月,与云南省急救中心、医院签订合作协议,建立健全基层卫生院院前急救体系,先后出诊人次。对内,加强技术和服务能力建设,先后选派20余名医护人员到医院、医院进修;投资余万元购置彩超、DR等21台次设备,不断提升诊疗和服务能力。年11月医院实现医疗收入万元,较年同期医疗业务收入增长3倍;住院人次,增长2.9倍;门诊量达到人次,增长46.1%。 医共体总院人才赋能,夯实高质量发展基础。 为进一步加强基层医疗服务能力建设,年以来,不断改进卫生院人才结构,目前全院现有在职职工65人,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占92.3%;注册全科医生12名,其中正高级职称1人,副高级职称4人;为20个村、社区配备乡村医生40名,其中1人取得医师执业证,9人取得乡村全科执业助理医师证。年4月医共体将急诊科副主任医师罗国燕下派到八街卫生院担任院长,促进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提升。并在医共体支持和帮扶下建立了心脑血管、呼吸内科、普外科、妇产科等4个基层专家工作站,由医共体长期派出专家到卫生院门诊坐诊、住院查房、业务技术指导,学科建设和诊疗技术水平得到大幅提高。年以来,共计开展各类手术例,其中,Ⅱ级手术占比38.23%,Ⅲ级手术占比6.01%。年荣获安宁市基层卫生技能大赛三等奖。 用足用活医共体共享资源,持续提升卫生院服务能力。 与医共体县乡村一体化信息平台实现信息共建共享、互联互通,极大地方便了医务人员。接入远程医疗平台,实现县乡村三级医疗远程会诊,让群众在家门医院的专家诊疗服务。与医共体五大中心建立区域协作,医共体区域检验中心将卫生院不能开展的检验项目通过物流车统一送到区域检验中心进行检测,患者在卫生院就可以拿到检验结果,为临床医生准确诊疗提供了技术保障。医共体影像诊疗中心安排“移动CT车”每周四到卫生院开展CT检查,现场将检查情况上传影像诊疗中心,上级医师分析后现场打印报告单,变“病人跑为移动CT车跑”。依托医共体心电中心实现上级专家与本院医技“双融合”,有效解决了疑难重症基层筛查和临床指导,群众满意度逐年提升。 开展全民免费健康体检,做实居民健康管理与医防融合。 累计开展免费全民健康体检2.4万人次,居民健康档案建档率达90%以上。将公卫慢病管理纳入到基本医疗临床管理之中,依托医共体慢病管理中心(MMC)和专业信息系统,建立基层慢病管理中心。将“医疗+预防”理念融入到基本公卫服务项目,积极开展辖区慢病患者全生命周期 健康管理,高血压、糖尿病规范管理率均达到60%以上。按照“1+N”的模式,建立“群众需求,家医响应”机制,打造“家庭健康守门人。实施基本公卫网格化管理,建立区域疾病谱和重点疾病诊疗目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