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1-3-10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点击: 61 次

写在前面

“92建筑地图”项目希望能为大家搭建起一个交流的平台,或弹或赞,尽可畅所欲言。或是老家的古建名胜,或是大师的经典作品,又或者是虽不闻名却承载着无数回忆的房子,更可以是让你匪夷所思甚至怀疑人生的奇葩设计。

且把闲话休题,只说正话。让我们走进第一期:赵怡丹和她的张掖大佛寺。

01

前言

说起大佛寺,张掖本地人想起的更多是大年初一上头一炷香的热闹景象。“大隐隐于市”,这座始建于西夏,保存着全国最大室内卧佛的寺院,安然憩于张掖市区中心,镌刻历史,也见证未来。

大佛寺

02

背景与缘起

关于河西走廊,人们大多想起大漠戈壁、黄河水车、飞天与莫高窟。在这样荒凉瑰丽的底色中,张掖显现出一丝不同寻常的柔和与安逸。“半城芦苇半城塔”,前者是黑河滋养的塞上绿洲,后者是千年未曾断绝的佛音笼罩。在漫长的文化碰撞倾轧中,佛教文化在张掖始终兴盛,在众多寺院、石窟、佛塔之中,大佛寺是一个代表性的存在。

或许每一处宗教圣地都离不开传奇的开端。乐尊和尚见金光万丈,于是有了莫高窟;多年后的西夏永安元年(年),西夏一个叫嵬咩(wéimiē)的和尚挖出了翠瓦碧玉覆盖的卧佛,遂于此地初建“迦叶如来寺”。西夏党项人是来自青藏高原的民族,在流转迁徙中信仰不断变迁,融合了藏汉佛教的多重元素,佛寺的建设按照国寺规格进行,院落平面因此偏于体现规整庄重的皇家气概。在之后的一千年中,大佛寺历经多次修缮、扩建、改名,风格更加汉化。

“佛法无边”坊

张掖大佛寺总平面图(年)

03

汉藏混合大佛殿

藏有卧佛的大佛殿是寺内主殿,面阔十一间,进深七间,为二层楼阁,重檐歇山顶。较高的形制表明了它西夏国寺的尊贵身份。建筑运用了减柱造,使殿内大佛形象突出,但在后期维修时不得不增加了新柱支撑结构。大殿中央放置总长32.5米的大型卧佛塑像,大佛上方为通高空间。二层为回廊,供信徒环绕礼佛。

大佛殿一层平面图

大殿虽然使用汉式传统大木结构,却遵循藏传佛教寺院的“都纲法式”室内空间图式——柱网纵横排列,外围一圈楼房,形成“回”字形平面;室内空间中部通高用以放置主尊,并用小天井或从屋面凸起的高侧窗采光通风;装修内向,四壁绘画,四周置塑像。这种内部空间氛围神似藏式佛寺,二层的环廊式礼佛空间与藏传佛教中的转经筒有着共同的价值认同。

大佛殿西立面图

大佛殿西立面

此外,大殿前殿金柱雕饰、明间、次间木门雕饰等细部均出现藏式建筑风格,如蜂窝枋、榔头椽等,进一步体现了这座大佛殿汉藏混合的风格。

大佛殿剖面图

细部雕饰大佛殿东梁下悬塑金龙

04

白塔与金刚宝座塔

土塔位于大佛寺建筑群中轴线末端,原名弥陀千佛塔,始建于明代,总高32.5米。土塔属于喇嘛塔,由塔座、塔身、塔刹三部分组成。这座塔由低到高依次为台基,三层须弥座,覆钵形塔身,小须弥座,十三重经轮,铜制宝顶塔刹,与北京妙应寺白塔非常相似。

北京妙应寺白塔张掖大佛寺土塔

不同的是,大佛寺土塔在三层须弥座上又立了八座小塔,称为“金刚宝座”。典型的金刚宝座塔如北京正觉寺塔为四座小塔环绕中央的大塔,而此处建造八座小塔,可能是受到当地宗教分支的影响。

05

战乱与佛音

张掖在汉代以前一直处于月氏(yuèzhī)、匈奴等西域少数民族控制之下,汉武帝时期霍去病大破河西,以“张国臂掖,以通西域”设郡,张掖得以归入中原政权管辖。两晋南北朝时期沮渠蒙逊在此建立北凉,推广佛教,至此,历经北魏、唐、西夏、元、明、清,张掖始终是西北地区的佛教重镇。祁连山下,弱水河畔,这片难得的绿洲在千年之间历经战火席卷,却始终保持了文化的繁荣,为来往路上的疲倦旅人保有了一份佛音袅袅的慰藉。

北凉地图

大佛寺从来不缺少惊心动魄的传说:西夏国师在这里悟道、忽必烈在这里出生、宋恭宗赵显在这里避祸出家、马可波罗在这里旅居一年之久……在这里发现的《永乐北藏》以其保存之完好、篇幅之浩瀚被称为全国孤本;各种传奇的探险故事也围绕大佛腹内的珠宝钱币展开。

木胎泥塑卧佛

在我看来,最瑰丽的故事却是一尊塑像:十年浩劫期间,一位俗姓姚的正觉尼姑将佛经藏在自家的墙中,历经辛苦却至死未曾透露秘密。她甚至不识字,却以伟大的毅力让珍贵的文物得以永世留存。时光流淌至今,征战的统治者们早已湮没在历史长卷中,而大佛寺香火依然旺盛。它的长久生命彷佛在诉说着“安静”的力量——一切尖锐与冲突,最终总能在和平的感召下逐渐消融。

檐下铃铛

七月的傍晚,水缸里荷叶微微颤动,燕子从松柏枝间掠过,雨声和着细碎的铃铛声,氤氲的香雾从炉间升起。远处已经亮起了五光十色的LED灯,在中心广场和市区商业街的环绕下,这里安宁如初。

大佛寺荷叶

参考文献

[1]杨静.甘肃张掖大佛寺大佛殿的建筑特征[J].文物春秋,(04):41-47.

[1]吴晓冬.张掖大佛寺及山西会馆建筑研究[D].天津大学,.

[1]吴葱,吴晓冬,阴帅可.张掖大佛寺大佛殿的空间图式和法式特征[J].天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03):-.

感谢赵怡丹同学的分享,让我们下期再会!

文案图片:赵怡丹

LOGO系列封面设计:李畯雯

排版:肖茗瀚

欢·迎·关·注



------分隔线----------------------------
热点内容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发布优势
  • 广告合作
  • 版权申明
  • 服务条款
  • Copyright (c) @2012 - 2020



    提醒您: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做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