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8-31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点击: 61 次

▲长按“识别小程序”即可购买

编辑推荐

★佛经之最:《心经》字数最少、含义最深、传奇最多、影响最大,佛教徒将其奉为圭臬,尊为成佛的指南,利生的法宝。

  ★全经解读:以现代手法图解玄奘译本,借鉴古哲大德的真知灼见,辅以通俗白话译文,逐字逐句讲解,内容翔实,可以让读者全面深刻地领悟《心经》的真谛!

  ★一读就懂:字浓缩了卷《大般若经》精华,以一目了然的图表和生动有趣的手绘插图解读经典,左文右图,图文并茂,让没有接触过佛经的读者也能了悟其中的智慧。

  ★心经的本质:让我们在面对困顿、挫折和焦虑的时候,提醒我们,回到最i初,去摸清事物的本质,去悟透它,然后直面它。

内容简介

《心经》在佛学界广为流传,是《大般若经》的一部分,并被认为是卷《大般若经》的心髓。字的《心经》不但将佛教思想的核心概念完整地呈现了出来,还是治愈心病的经。佛经中说:“佛说种种法,为治种种心。”心就是指我们心中的烦恼。而《心经》就是要治我们的种种心,就叫人找到自心,认识自心,明白自心,打破迷情妄执,沐浴佛化,洗涤我们内心的垢秽,使人心平气静,进而拥有超脱的智慧,还我们本来清净的境界。因此,《心经》可以说是帮助我们找回自心的佛经。

  书中采用准确简洁的现代图解手法,一目了然的图表和生动有趣的手绘插图,同娓娓道来的文字相得益彰,让人们在视觉上的享受中获得一次心灵的砺炼。

作者简介

原译:玄奘法师(-),是中国唐代旅行家、译经家和高僧,又称唐三藏。他与鸠摩罗什、不空、真谛并称中国佛教四大译经家。由于玄奘有较高的汉文化素养,又精通梵文,所以他的译文流畅优美,且忠于原意。他所翻译的经、律、论三藏圣典精准,译经的数量繁多。

编者:施青石,80后,重庆大足人,业余醉心研究佛教文化十余年,曾与人共同编撰佛教普及读物,后至北京从事媒体工作,吸取现代传播手法编著《图说金刚经》《图说心经》等著作。

目录

第一章《心经》的由来与主旨1.《心经》的起源:字来源初探2.《心经》与《大般若经》:二者之间什么关系3.《心经》最早汉译本的译者:鸠摩罗什4.流传最广的汉译本:玄奘法师与《心经》的因缘5.《心经》的七个汉译本:两个略本和五个广本6.两种《心经》:“广本”和“略本”的区别7.《心经》般若思想的核心要义:空8.《心经》的精神:明白并破除执着9.《心经》的佛法道理:因缘所生法10.《心经》的人生观:人生是苦

第二章与《心经》相关的一些问题1.探讨《心经》人物:佛陀在《心经》中的角色2.《心经》说法盛会:有哪些人参加3.《心经》的说法地点:佛陀与观自在菩萨在哪里开示4.王舍城:在佛教史上为什么如此重要5.《心经》的听众:三种对象6.《心经》的性质:是“经”还是“咒”7.密教的般若佛母与心经女神:是否同属一人8.甚深禅定观修状态:观自在菩萨说法9.人们喜欢《心经》的原因:字句简短,含义深远10.《心经》的应用:找回自己的心11.《心经》的文字:《大般若经》的精髓12.《心经》流通分:与一般经典有何不同13.揭谛揭谛,波罗揭谛:《心经》咒语出自何处14.《大般若经》的说法地:四处

第三章如何读懂《心经》1.掌握关键佛法词汇:体会《心经》世界2.了解佛法词汇梵语原意:解开《心经》经文真义3.读略本,也要读广本:更全面、正确地认识《心经》4.掌握《心经》的修学次第:文字般若、观照般若和实相般若5.“般若波罗蜜多心经”:这八个字的正确念法6.般若等于智慧:玄奘大师为何不直接翻译7.《心经》浅解:从字面上了解《心经》梗概8.密教《般若心经》的修持法:日日念,经常念9.密教《般若心经》的数珠法:随身使用,不染一切诸恶10.密教《般若心经》的念诵法:唱真言的规定11.密教《般若心经》的供养法:置神坛的标准12.密教《般若心经》的抄写:开发自我的妙法

第四章《心经》经文详解1.经题:《般若波罗蜜多心经》2.般若智慧已达自在之境:观自在菩萨3.修习般若波罗蜜多的状态: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4.照见五蕴是空无实体:照见五蕴皆空5.利他、救世、利益众生:度一切苦厄6.智慧第一的佛弟子:舍利子7.色与空两者相互依存:色不异空,空不异色8.物质现象为空,空也为物质现象:色即是空,空即是色9.心理层面的四蕴:受想行识亦复如是10.一切法都是空性:舍利子,是诸法空相11.佛的宇宙观: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12.“空”无五蕴: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13.六根为空,六尘也不会影响自身:无眼耳鼻舌身意14.一切世间现象皆为空无: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15.十二因缘也是空性:无无明,亦无无明尽16.超越四谛:无苦集灭道17.去除对概念名相的执着:无智亦无得18.依据般若甚深智慧证得空性:以无所得故,菩提萨埵19.不畏生死,自然没有任何恐怖:无挂碍故,无有恐怖20.远离不合理的思想行为:远离颠倒梦想21.一切烦恼都已止息:究竟涅槃22.出现于三世的一切佛:三世诸佛23.以般若波罗蜜多为前导:依般若波罗蜜多故24.无法超越的完全正觉菩提: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25.赞叹般若有极大的力量:故知般若波罗蜜多是大神咒26.般若波罗蜜多是伟大的神咒:是大明咒,是无上咒,是无等等咒27.离苦得乐,达到涅槃:能除一切苦,真实不虚28.咒语与经文的分水岭:故说般若波罗蜜多咒,即说咒曰29.前往、到达:揭谛揭谛30.直接无任何媒介地证悟空性:波罗揭谛31.一起到彼岸去吧:波罗僧揭谛32.成就圆满的智慧:菩提萨婆诃

第五章读《心经》还需了解的佛法概念1.法:一切事物,宇宙万有2.佛:自觉、觉他、觉行圆满3.三宝:佛、法、僧4.涅槃:不生不灭,永恒安乐的境界5.缘起:诸法由因缘而起6.十二缘起:探求人生痛苦的根源7.心性:心识本来所具的不变不改体性8.无我:没有众生所执为实常的自我/9.无常:没有恒常的存在10.因果相续:因因果果,没有间断11.有漏皆苦:佛教对苦的缘起的解释12.三界唯心:一切现象不离“心”13.发菩提心:上求佛道,下度众生的誓愿14.大乘:着重有利于大众的行为15.五乘教法:佛教修行的五种教义体系16.菩萨:将自己和众生一起解脱出来17.四摄:摄引众生归向佛道的四个条件18.八宗:中国佛教的八大宗派附录一1.藏文版《心经》与玄奘版《心经》咒语的差异2.《心经》密教化的证据3.不同根器运用三科的修行方法4.鸠摩罗什《大品般若经》与玄奘《心经》比较分析表附录二1.摩诃般若波罗蜜大明咒经(姚秦天竺三藏鸠摩罗什译)2.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唐三藏法师玄奘译)3.普遍智藏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唐摩竭提国三藏沙门法月重译)4.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唐罽宾国三藏般若共利言等译)5.般若波罗蜜多心经(敦煌石室本唐国大德三藏法师沙门法成译)6.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唐上都大兴善寺三藏沙门智慧轮奉诏译)7.佛说圣佛母般若波罗蜜多经(宋西天译经三藏朝奉大夫试光禄卿传法大师赐紫臣施护奉诏译)

好书豪礼天天送

《中华成语故事大全集》《哈佛家训》《全世界优等生都在做的个思维游戏》《鬼谷子的智慧》等,每套精美图书价值都在.8元以上。

一次或一天之内购满元,即可选择上面的精美图书一套!

下单后及时联系客服,告知您选择的赠品!

如果您选择的图书已经赠送完毕,我们将挑选一套价值.8元以上的图书替代,请知悉!

客服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分隔线----------------------------
热点内容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发布优势
  • 广告合作
  • 版权申明
  • 服务条款
  • Copyright (c) @2012 - 2020



    提醒您: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做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