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科刘云涛 https://wapjbk.39.net/yiyuanfengcai/ys_bjzkbdfyy_p2/ 年12月21日,迎来二十四节气中的冬至。二十四节气中的冬至,此时太阳所处黄经的位置是度。也是北半球白昼最短的一天。据记载,周秦时代,是以冬十一月为正月,以冬至为岁首的。也就是说,人们是在冬至这一天过新年的;同时,古时民间,在这一期间则有祭祖、家庭聚餐等习俗,徽州自古对冬至很重视,冬至被当作一个较大节日,曾有"冬至大如年"的说法,而且有庆贺冬至的习俗。 民以食为天,徽州传统年俗里,最吸引人的,当然少不了极具特色的当地美食了,在丰衣足食的今天,这些美食传递更多的,是亲情和家乡的味道。勾起的是对儿时年的回忆...... 徽州冬至,动土百无禁忌 冬至,作为我国传统节日。民间则有“祭冬至”的说法,古徽州将冬至与清明、七月半一块,并称作“三大鬼节”,所以有冬至日村中族祠与家家户户都要举行隆重的祭祖仪式的民俗,因此有“家人团聚共祭祖”的年庆场面。 冬至相当于小清明节,在徽州民间,俗传冬至动土百无禁忌,而其它的日子则不宜随便“动土”,即便是农历七月十五中元节,也不例外。因此,人们多选择在冬至这天给祖坟添土或竖碑,传说是给祖先整修居所。添土竖碑后,再在墓前摆符盘,点烛、燃香、烧纸、放鞭炮,向祖先鞠躬行礼致敬,以缅怀祖先功德。室内祭奠,则在家祠举行。冬至日头天晚上开始,事先在宗祠设香案,摆供品,供三牲(猪、鸡、羊或鱼)。 冬至这天,北方人有作兴冬至这天吃饺子、馄饨习俗,南方人则作兴喝红豆粥、吃汤圆。但冬至之于“舌尖上的徽州冬至”来说,也吃饺子。相传汉朝时,北方匈奴常骚扰边关,屠戮百姓,汉族不得安宁。当时匈奴部落主要有浑氏和屯氏,十分凶残,百姓恨之入骨,恨不能把匈奴人剁成肉馅,当然结果是没打赢,于是只好用肉馅包成角儿,取“浑”与“屯”之音,呼叫“馄饨”,恨而食之,祭祀惨死先祖,并祈求太平日子。因最初制成馄饨是在冬至这天,所以冬至这天,家有吃馄饨的习俗,这个习俗在先人逃亡进入徽州的时候,被保留了下来,久而久之,馄饨不知何时变成了饺子。 杀年猪徽州的习俗,到了年尾,农人会宰一头猪,请亲朋好友、左邻右舍热热闹闹的吃上一顿,名曰杀猪饭。 常见的杀猪菜有萝卜烧肉、炒猪肝、卤猪肠、爆腰花、猪血汤等等,再配上新鲜的蔬菜,热气腾腾一大桌,推杯换盏之间,是对新的一年红红火火的愿景。 字豆糖字豆糖由麦芽糖、黄豆和芝麻制成,甜中略微带着豆味儿,一块小小的字豆糖,吃出的远远不止是美食糕点带来的味蕾满足感。 更多是全家团圆的传统和对新年的美好期望,这种味道是与故土、乡亲、家风等情怀融在一起的家的味道,是那种字里行间的年味儿。 冻米糖在徽州过年,有很多传统的饮食是必不可少的,其中一件糕点食品就是冻米糖,可以说是家家户户必备的食品。 过年拜年时,主人端上桌的茶点里必定有它,否则就缺少了一些传统年味了。 苞芦松徽州地区传统小吃。苞芦松用山区的山苞芦为主原料制成。磨粉,筛选,和水搅拌煮成糊状,经冷却凝固再用特制的弓刨成薄片,然后将薄片置于竹匾上晒干即成。 食用时,将薄片投入滚油中炸,薄片舒展膨胀上浮即可捞起。浓缩着对年的回味。 腊八豆腐腊八豆腐,徽州地区黟县民间特色风味美食。农历十二月初八前后,家家户户都要晒制豆腐。因此,民间把这种晒制的豆腐取名叫“腊八豆腐”。 春节将至,腊月时分,桃花源里人家黟县居民大多烘晒着供来年享用或寄予殷殷乡情的豆制食品。 顶市酥“顶市酥”,是一种诞生于清末“徽商”故里古徽州的、历史悠久的、高档精细的、极品型的酥糖类传统糕点,因为是用红纸包裹,所以徽州人俗称红纸包。 徽州民间春节时家家户户必备的传统糕点,又是过去徽商外出馈赠亲友的礼品。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