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1-4-27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点击: 61 次
临沂白癜风医院 http://disease.39.net/bjzkbdfyy/171111/5837462.html

在近日公布的首都功能核心区控规中,“安宁交通”是一大亮点。安宁交通指的是通过各种措施,最大限度降低小汽车对居住区等区域的影响,使老城静下来、慢下来。而这种理念,在王府井地区已经有过尝试。

王府井地区周边的西堂子、韶九等7条胡同在近几年完成了“机动车禁停”在内的多项改造,并于去年9月26日正式升级为“交通安宁步行友好街区”。

空间利用

从见缝插车到见缝插“绿”

下午五点,家住西堂子胡同的老李正要带着孙子外出。爷孙俩沿着胡同一侧的便道向东口走去,一路有说有笑。

和胡同外车来车往的东四南大街不一样,西堂子胡同基本只有人和自行车通行,胡同里也见不到停着的机动车,显得清静许多。如果不是偶然看到送外卖的电动车经过,行人甚至会有身处于几十年前“老北京”的错觉。

作为胡同的老住户,老李亲眼见证了胡同近几年的变化。年,胡同启动了专项整治,将开墙打洞的商户全部封堵,居民的生活环境得到了改善。

开墙打洞被封了,还有另一项问题摆在居民的眼前——停车问题。年,东华门街道在王府井地区开展了“不停车街区”的整治工作,西堂子胡同也在整治范围内。经过街道、社区与居民协商,居民停在胡同里的车都通过共享停车的方式转移到了附近的商用停车位,胡同此后便一直实施禁停管理。

汽车清走了,胡同的升级改造还在继续。年,为了进一步打造“交通安宁步行友好街区”,街道还聘请了专业的规划设计师,对胡同开展景观环境整治。在这次改造中,胡同上空杂乱的电线入地了,路面重新铺装了,胡同两侧还设计了无高差的便道。在空间利用方面,原先是见缝插针地停车,现在则变成了见缝插“绿”,在胡同的东段,就拓展出了一块用绿植围起来的步道区域。

“以前地面总是坑坑洼洼,走路时还得往下盯着,怕崴脚。现在路变得平坦多了,走起来放心了。”如今,改造已经过了将近一年的时间,老李对于胡同的新面貌十分满意,他也希望胡同的好环境能一直保持下去。

停车有位

周边单位降费保证居民停车

除了西堂子胡同,王府井地区还有另外6条胡同也完成了“不停车”的改造,位于东黄城根南街附近的韶九胡同位列其中。

早些年,为了解决胡同里的地锁问题,社区成立了停车自管会,号召大家把地锁拆除。自管会还在胡同里施划了公共停车位,并统计了胡同内有车居民的情况,每人每月收元的停车费,用停车费聘请了安保人员管理胡同停车。

年,韶九胡同开展“不停车”改造,车主们刚开始有些意见:转移到别处停车可能会有停车费上涨的问题,此外车停得也离家远了。韶九社区党委书记首先做起了自管会成员的思想工作,“胡同是大家的,不停车之后所有人的出行环境都会变好。而且有车的居民也就占胡同所有居民的四分之一,咱得考虑大多数居民的利益。”在韶九社区党委书记的开导之下,自管会的成员首先被说通,他们又开始挨个去做其他车主的工作。最终,车主们同意把车迁走。

在东城区交通委、王府井建管办和东华门街道的共同协调下,胡同周边的淘汇新天、王府世纪等商业设施都履行了社会责任,拿出了一些车位供居民停放。价格上也提供了最大的优惠,包月的停车费比原本的商业定价便宜了三分之二。

胡同实行禁停已经两年的时间,大家渐渐习惯了把车停进附近的车场。一位车主表示,以前在胡同经常会碰到没车位的情况,现在分配了附近的地下车位,起码不用抢着停了。

后续管理

居民参与共治清理胡同违停

胡同实施禁停之后,偶尔还会有居民不守规矩,依旧把车停在胡同中。为此,韶九社区还成立了一个“美丽胡同自管会”。年近70岁的何培芬是自管会的一员,平时出门遛弯、买菜时,她都会顺便看看是否有人在胡同里“乱停车”。何阿姨是一个颇为认真的人,一旦看见有人乱停,一定要上前将车主劝离。如果车上没人,她还会四处询问,直到确定车主是谁。

自管会成员和车主的沟通,有时难免会产生言语上的不愉快。就在前几天,社区还教会了大家使用北京交警APP中的随手拍功能,以后如果有车主劝了还不走,直接拍照举报就行。除了居民自己拍照,在交管部门的大力支持下,胡同里还安装了探头设备,对胡同的停车情况进行实时监管,协管员还会来胡同贴条。

虽说有了禁停规定,但针对特殊情况,也要有一些缓和余地。社区内的锡拉胡同有一个菜市场,菜商平时必须要开车前来卸货拉货,停车问题难以避免。经过协调,社区定下了“15分钟”的停车期限,规范引导菜商在期限内把车开走,尽可能杜绝长时间违停的现象。

王府井地区7条胡同的不停车改造实施效果很好,东华门街道也把经验推广到了其他道路。在与韶九胡同相隔不远的灯市口西街,原先因为南侧一排路侧停车位的存在,非机动车行车容易被挤到机动车道上,造成机非混行。今年5月,这条路上的停车位被取消,停放车辆同样被疏导到了附近的地下停车场,不停车街区的范围进一步扩大了。

专家建议

懂居民需求才能做好改造

在王府井地区打造“交通安宁步行友好街区”的过程中,北京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的设计师尹若冰参与了很多的工作。

在尹若冰看来,想让胡同的改造取得好效果,一定要事先充分了解居民的需求。设计团队先后开了3场居民意见会、4次业主沟通会、总共收集了意见50余条。考虑到很多居民有“增添绿植”的需求,团队最终在7条胡同里建设了8处口袋公园。

在年的不停车改造中,胡同里安装了很多栏杆和阻车桩。这样虽然能阻止车辆在胡同里停放,但也有居民反映,出行总是“断断续续”,不太方便。为了使得街区更加贴合“步行友好”的概念,设计团队用景观种植和绿化带代替了原有的“障碍物”,既保证了禁停的效果,也让居民的出行更加顺畅。

素材来源:北京东城、北京日报、北京新闻

如果您是北京、高校本硕博在校生且想来北京的东城西城工作和居住,登记基本情况后可以加群主

------分隔线----------------------------
热点内容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发布优势
  • 广告合作
  • 版权申明
  • 服务条款
  • Copyright (c) @2012 - 2020



    提醒您: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做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