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名青少年白癜风研究专家 https://m-mip.39.net/disease/mipso_5509077.html佛心从医道,卓然度一生——温州医院妇产科创始人吴性医院重症医学科尤荣开 命由己造,相由心生。人到中年以后,相貌是一个人长期修为在脸上的投影,有慈悲心、有爱心的人,往往面相柔和,平易近人,特别亲切,特别温暖。初次见到吴性慧老师第一感觉是她有一副佛相,感觉特别善良,有一种亲近感。 吴性慧(~) 那是年下半年,上完妇产科理论课后,医院妇产科见习,给我们带教的老师是吴性慧老师。虽然,那一年她已经是六十七岁了,仍然在教学一线工作。附一医医院大门左侧低矮的二层楼二楼,木头楼板。吴性慧老师深入浅出,条理清晰地给我们分析病例,不厌其烦解疑答惑,至今记忆犹新。 吴性慧教授于年12月生于温州,年参加创办温州医学院,历任妇产科教研室教授、主任、附一医妇产科主任、主任医师等职。生前曾当选全国人大代表、担任温州市医学会妇产科学组组长、浙江省计划生育技术指导组副组长等。年被评为全国“三八”红旗手,年被评为浙江省劳动模范,至年连续三次被评为市劳动模范。曾发表论文30余篇,获得省优秀科技成果二等奖。坚守工作岗位,卓然度过九十高龄的一生。 一 年,袁世凯宣布撤消帝制,颁布废止“洪宪”年号,但仍以本年为民国五年。在内外交困下,袁世凯心身俱疲,忧愤成疾,终于患尿毒症于6月6日不治身亡。就在这多事之秋之年,吴性慧于12月7日出生浙江省温州市一户名门望族,其父三十九岁喜得掌上明珠,格外喜爱。 吴性慧父亲就是著名的慈善家、佛学居士吴钟镕(~)先生。青年时东渡日本求学,学成回国后,历任军界要职,居官廉洁,清明宽恕,下属都非常爱戴。得遇佛法,皈依三宝,潜心研究佛教。办医院、赈灾等等,为家乡、为民众办了不少慈善事。是温州医院前身——医院第一任董事长。 吴性慧从小聪慧机灵清秀,父亲见过世面,所以非常重视子女教育,做人做学问,言传身教,家教甚严,可惜在吴性慧十岁时不幸罹患肺结核去世。念完小学、初中,为了能进入温州中学念书,吴性慧刻苦用功,废寝忘食。由于自己的努力,年,终于如愿以偿考入省立温州中学高中部,在校期间不但学习成绩优异,并是学生中思想进步分子。 温州中学野火读书会(年,前排左一:吴性慧;后排左四:赵瑞蕻) 当时,东北沦陷,国民党政府无力控制局面,激起全国同胞义愤,温州中学吴文祺、周予同等老师向学生灌输“读书救国”思想,吴性慧班级里有六七位同学,不满现状,经常聚在一起谈理想、谈社会、谈国家,交换进步书刊,并组织温州中学野火读书会,创办《明天》刊物,积极响应“一二?九”运动,参与抵制日货、没收殷汝耕汉奸财产等活动。 高中毕业前夕,同学们各谋出路,吴性慧立下志愿要继续读书。她目睹一条条鲜活生命由于限于医疗条件,被疾病夺去,认为医学是神圣的职业,白衣天使,救苦救难,救人积德,所以高中毕业后,选择了学医的道路。 年,吴性慧考上四川北培国立江苏医学院医疗系。国立江苏医学院其前身是江苏省立医政学院和南通学院医科,年8月内迁途中合并,改名国立江苏医学院,年4月经贵阳迁到北碚。我市乐清籍洪式闾曾担任过国立江苏医学院院长。吴性慧在学院不断內迁中完成学业,在临床实习阶段,她思维敏捷,动作利索,深得带教老师好评。通过五年的刻苦学习,吴性慧于年毕业。 国立江苏医学院旧址石碑 国立江苏医学院旧址 二 医学院毕业以后,吴性慧医院任内科医师,此期间认识缪天荣教授,并结秦晋之好,才郎女貌,从此两人携手共同走过六十五个春秋。 年元旦吴性慧与缪天荣教授结婚合影 年至年,医院任内科医师。年重新回到四川成都,医院妇产科医师。年,抗日战争胜利后,随同缪天荣教授回到家乡温州,就任医院妇产科医师。夫妇两人都非常重视外语,缪天荣教授精于德语,吴性慧主任精于英语,相互补充,相得益彰。这期间夫妇合作的有两篇论文:《比基尼原子弹试验之动物尸体解剖所见:初步报告》(《瓯海医刊》,年第2卷第1期,36-39页)和《原子弹轰炸的伤害(附表)》(《瓯海医刊》,年第2卷第1期,30-35页)。 年,浙江医学院开设眼科系,缪天荣教授调往杭州工作,年吴性慧主任随夫调往省妇女保健院工作,任妇产科主治医师。 年4月30日产科医师合影(前排左三:吴性慧主任) 年奉调参加创办温州医学院,从此没离开温州,一直从事医学院妇产科临床、科研和教学工作,历任妇产科教研室副主任、主任、讲师、副教授、教授,医院妇产科副主任、主任、副主任医师、主任医师。年退休,但是,退而未休,继续在看专家门诊,医院聘为专家和顾问。 年6月24日附一医妇产科欢送吴性慧赴杭工作合影 三 吴性慧教授是一位出色的医务工作者,除了大学刚毕业四年从事内科工作之外,一生基本从事妇产科临床、教学工作,从医、从教60余年。她卓然的一生,始终以严谨的学风、良好的医德、精湛的医术来治病救人,教书育人,工作一丝不苟,把自己毕生的精力献给了她热爱的妇产科学教学科研及临床工作,献给了那些需要她精心医治的患者。起沉疴,除顽疾,解除妇女病痛,并给她们燃起新的希望之火。 早些年,子宫脱垂是妇产科常见病,以往妇女因为生育多,产褥期得不到休息,产后习惯蹲式劳动(如洗尿布,洗菜等)等等,造成盆底组织松弛,以及维持子宫正常位置的筋膜和肌肉损伤,使子宫下移,从阴道内脱出。一旦患了子宫脱垂,苦不堪言。住在文成山区的患者陈阿柳,三十岁不到,一连生了六个子女,烙下了子宫脱垂,一站立,子宫自阴道内脱出,稍一用力,脱出更甚,行走活动,与衣裤摩擦而感疼痛不适,时常感染,分泌物增多,甚至出血,被疾病折磨的日夜不得安宁,面黄肌瘦,真是生不如死。 陈阿柳丈夫老实巴交,家贫如洗,无钱就医。辗转多地,找到吴性慧教授就医,吴性慧教授感同身受,立即垫付住院费用,安排手术,术后恢复良好。一个月后过来复查时,陈阿柳的感激之情,难以名状,跪在吴性慧教授面前,长跪不起,笔者刚好在妇产科临床实习,见到这一幕,患者真心实意把吴性慧教授当成救命恩人,华佗在世,在她的眼中吴性慧教授就是菩萨。 也许,从一位妇产科专家的角度来看,子宫脱垂手术并不复杂,可以说手到病除,但对一位子宫脱垂患者来讲,时时刻刻会感受到疾病带来的痛苦,影响生活,影响夫妻感情。一旦恢复,犹如获得新生。 “为了抢救病人,不知度过了多少个不眠之夜!每当救活危急的病妇、产妇和婴儿,我的心灵上获得无比的慰藉。”吴性慧教授回忆说。 吴性慧教授善于运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妇产科疑难杂症,并开展系列课题研究,她的研究方向主要是滋养细胞肿瘤、宫颈癌的中药治疗、中期引产等,取得了一系列成果,发表了论著论文20余篇,曾获省优秀科技成果二等奖、温州市科技进步二等奖等,得到了同行专家的一致好评。 70年代末,她带领全科室同志,在繁忙的医疗和教学工作之余,积极开展计划生育工作,并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对推动温州地区计划生育工作的开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年11月13日温州市人口学会成立 四 吴性慧教授不但医术精湛,医德高尚,而且还留下改变一个保姆人生的佳话。 年,在上海打工的李瑞芳在吴性慧姐姐家中当保姆,吴性慧的姐姐对她很好,认她做了干女儿。当年年底,吴性慧姐姐因从事地下工作等原因要出国,便将李瑞芳转给在温州的吴性慧当保姆。 吴性慧觉得李瑞芳很聪明,接受能力很强,告诉她:“你还年轻,不能一辈子当保姆,不如跟我学妇产科知识,将来当一名助产士。” 只有小学四年级文化水平的李瑞芳没有自信。吴性慧认真地对她说:“我是有决心、耐心要教好你的,就看你有没有决心学好。”从此,干姨妈成了李瑞芳的老师。 年李瑞芳与吴性慧教授合影 学西医一定要懂英文,可李瑞芳连26个英文字母都不认识。于是,吴性慧就每天教会她4个英文字母。从字母到单词,吴性慧一边教她文化知识,一边教她医学知识。医院,自己先为孕妇听胎音,再告诉她位置在哪里,然后让李瑞芳听胎音,吴性慧再来检验,手把手,一点一滴地教。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李瑞芳在吴性慧的耐心教育下,进步很快。当时,助产士只用学产科学就够了,但吴性慧又教她产科手术知识,让李瑞芳掌握了比普通产科医生还要多的医学技能。后来,李瑞芳参加了游击队,解放后她得到了到高校学习的机会。年,李瑞芳被分配医院工作,医院没设产科,改作护理工作,后来又成了保健师。 李瑞芳原本是一名只有小学四年级文化水平的保姆,在吴性慧教授的培养下,却成了一名医师。她父亲早逝,从小由奶奶抚养长大,不知何为母爱,但在吴性慧无微不至的关心、呵护中,享受到了最无私的母爱。 五 年研究生毕业 吴性慧教授把毕生的精力献给了她所热爱的妇产科事业,献给了那些需要她关心帮助的病人、学生和亲人,赢得了学生的尊敬、患者的信赖。 在教学方面,认真备课,编写实习指导书,研究教学方法,亲自指导学生实习,对学生严格要求,不但传授医学知识,还培养学生救死扶伤的人道主义精神。 “吴主任的医术高明是大家公认的,对病人态度好、有耐心也是有名的。”一位学生兼同事张吟雪大夫这样说。吴性慧用自己的言行为大家树立了一个好医生的榜样,科室里的每一个人都尊重她、敬佩她。不仅如此,她还总是像一位母亲一样,用实际行动关心着身边的每一个人。谁生病了,她会上门去探望;谁有困难,她就主动去帮忙;每逢六一儿童节,她还会给科室里每个有孩子的同事,准备一份礼物……或许也正是因为此,医院里的同事见面都亲切地唤她“阿婆”。 在孩子们的记忆里,吴性慧教授永远是忙碌的。忙着门诊、忙着手术、忙着值班,医院工作。“别的不说,就是吃饭,母亲总是迟到的,中午一两点才回来,晚上七八点刚到家。”小儿子缪晓平回忆说,母亲总是以病人为先,多少年以来,家里几乎没有吃过一顿完整的年夜饭。 吴性慧教授与家人合影 从年参加工作,到年5月,吴性慧在妇产科忙碌了56年,真正离开工作岗位时,她已经86岁了。每每子女们劝她不要工作、在家享清福时,她总说:“我和你们不一样,对我来说,工作就是享受。能把病人的病治好,就是我最大的快乐。”一息尚存,行医不止。 年,吴性慧不慎摔伤,住院治疗了三个月里,曾一度病危,缪天荣教授守在病床边,看着妻子,一直说:“没事的,没事的。”吴性慧出院后,缪天荣就将书本搬到床头,一边陪伴妻子,一边修改论文。一生伴侣,相持到老,伉俪情深。 吴性慧与缪天荣教授夫妇合影 如果有人说吴性慧“只顾工作不顾家”,缪天荣一定会帮妻子说话:“她那是无私奉献,而且她工作、家庭两不误。”并风趣地说:“她是共产党员,我是中国民主同盟成员,所以我们是风雨同舟,肝胆相照。” 吴性慧教授的一生是为医疗事业奋斗的一生,是为培养青年教师、医疗人才呕心沥血的一生。作为温州医学院的创办人之一和德高望重的专家,她平易近人、待人诚恳、淡泊名利、严以律已、宽以待人、艰苦朴素、为人师表,为医疗事业付出了毕生的心血。 吴性慧教授于年6月4日20时08分一颗佛心停止了跳动,离开她无比眷恋的医学事业,享年九十岁。她的一生正如她的亲家周旦、李义方夫妇敬献的一副挽联: “献身医学呕心沥血含辛茹苦杏林扬名 贤妻良母品敦志洁宽厚无私爱满人间”。 (吴性慧老师家人及学生看到此文,如有不实之处,请予指正,以便修改,联系。敬请缪晓平院长指正) 写于温州市瓯海区梧田镇南瓯景园22幢室 年7月2日中午10时完稿 尤荣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