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爱心捐助 http://www.paisufa.com/ 家住深圳南山,附近有一家双语幼儿园。 本以为算是个“学区房”,应该能得到点文化的熏陶。奈何每次休息的时候,都会听到幼师用着大喇叭在室外歇斯底里,吵得人不得安宁。 “哎,Andy,不可以这样哦!” “angle!要乖乖坐好哦!” “David~,不可以偷吃!!” ...... 以至于某天朋友来我家做客的时候,笑得上气不接下气。 我对他说,“吵吵也没事,小孩子嘛,每天就一小会。” 朋友笑着回答,“倒不是因为吵,而是现在的小孩子也有英文名了吗?这英文名取得....太好笑了。” “好笑在哪里?”看他忍俊不禁,我也有了兴趣。 他说,前两年在美国留学的时候,给自己取了个英文名叫David,自我介绍完之后,全班的人都盯着他。 后来才知道原因:原来外国人的眼中,David这个名字,和中国人眼中的“狗蛋”,没什么差别。 至于Angle、Andy之类的,大概就和我们的翠花、铁柱一样... 看朋友孩子津津乐道,我突然想起自己英文名字叫Harry,(来自harrypotter哈利波特),在外国人眼中,会不会和“葫芦娃”一样啊.... 随着英语在中国的普及,不管是在公司、学校、还是幼稚园,很多人都会给自己取一个“英文名”。 身处一个“汉语环境”,英文名本来就自带“矫情”属性,名人都能取出ANGLEBABY和JackMa,咱们普通人取一个尴尬的英文名,着实正常。 有时候是因为错误闹的笑话,比如这个。 但更多时候,是文化背景的不同所造成的差异。 就像之前迪士尼拍的花木兰,为了表示「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真的就去拍2个兔子,然后让刘亦菲特别开心激动地跟老父亲用英文说「我看到两个兔子跑了blabla,分不清哪个是公兔子哪个是母兔子」。 为了体现「四两拨千斤」,就搞出一个「四盎司可以移动一千磅」。 Angel、Cherry、Candy、Destiny这些名字,中文翻译过来又美又高贵又可爱,但在西方这些名字太香艳,完全不适合职场。 就好比你的外国女同事给自己起个中文名叫赛金花/小桃红,想想也是醉了。 这是几百上千年来,文化背景带给人的影响,我们很难去克服。 所以到目前为止,最令广大人民群众接受,最乐见其成的英文名,就是所有理发师,他们都叫Tony。 其实,名字就是一个代号。而英文名也是一个代号。没人会因为一个代号,就定义你这个人,如果有,那他也根本不值得你浪费心力。 我新同事叫Zach,我新改的英文名也叫Zach,第一天碰面就陷入尴尬。 他说咋办,今后我俩谁叫Zach? 我说你叫呗,我以前有个英文名叫Harry。(因为当时我突然发现,比起名字本身的尴尬,撞名好像更尴尬,被外国人叫葫芦娃我也认了。) 放假的时候,我和朋友说起这事,她却说不是一件坏事。 她“引经据典”,说网上不是有个段子嘛:我长得丑,那又怎么样,我自己又看不到,恶心的是别人! 她最后说的一句话,更值得铭记:中国人的英文名,反正都是装B给中国人看的。 ——END——往期回顾你跟我说你想退休?在深圳,你实现买菜自由了吗?现在的人为啥总想着“暴富”?如果有人问你:一起去爬山吗?年,连看一场电影都是奢望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