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治疗白癜风哪个医院较好 http://pf.39.net/bdfyy/bdfyc/160315/4789139.html 今儿是公历的12月21日,也是农历的冬至节气,在二十四节气中排第22个位。这也是二十四节气中最早制订出的一个,照这么一说,那可就是多年前的春秋时期了,那时咱们国家就已经用土圭观测太阳了,并且测定出了冬至。 冬至,也俗称“冬节”、“贺冬”、“长至节”、“亚岁”等。冬至与夏至正好相对,从太阳到达黄经°时开始,这时一般是每年公历的12月21日左右。这一天,太阳直射地面的位置到达了一年的最南端,几乎直射南回归线(南纬23°26),而北半球的白昼最短,夜晚却是最长的一天,并且是越往北,这白昼就越短。 天文学上把冬至作为一年冬季的开始,冬至后便开始有“数九”了,人们把每九天作为一个“九”,赶到了“三九”前后的时候,这地面上积蓄的热量那是最少的,同时也就是天气最冷的时候,所以人们说“冷在三九”。而等到了“九九”的时候,那就到了夏历的一月、二月了,到哪个时候,咱们国家的南部地区则已入春,所以也就有了“九九艳阳天”之说。 您瞧,过去的这些事儿,就是这么有意思,这事儿事儿都有讲究。这冬至节气的到来,不光是意味着气候的变化,它也是咱们国家汉民族一个传统节日。 要说打什么时候开始,人们把这冬至当节过的,咱真要寻根朔源的话,那还得说是源于汉代,盛行于唐宋,最终相沿到今天,这历史够悠久的吧! 汉朝时,把冬至称为“冬节”,那时官府是要举行祝贺仪式的,也有说法,叫“贺冬”。这还不算,还例行放假呢!这可不是我瞎说啊,咱是有据为证。《后汉书》中说了:“冬至前后,君子安身静体,百官绝事,不听政,择吉辰而后省事。”您瞧没有,到了这天,这朝庭上下可是全都放假的,但军队得待命,边塞闭关,商肆停业,亲朋好友则相互拜访聚会。 怎么样,够隆重吧! 赶到了唐、宋时期,这冬至当天,可就是祭天祭祖的日子。皇帝在这天要到郊外举行祭天大典,百姓则要向父母尊长祭拜。到了明、清时期,这朝廷上下也没有小视了这节气,明清两代皇帝均要行祭天大典,这谓之“冬至郊天”。宫内举办百官向皇帝呈递贺表的仪式,而且还要互相祝贺,就像元旦一样。《清嘉录》就有“冬至大如年”的记载。 在民间,有的旗人为了消灾祈福。于冬至日五更时分,便邀请本家嫡亲姑表及挚友,齐聚庭院席地而坐,用矮桌供上“天地码儿”或牌位,杀猪祭天。顺便祭“祖宗杆子”(这是两、三丈高的旗杆,顶端为葫芦形,稍下为“刁斗”,斗下悬旗,代表祖先)。祭罢,亲朋围坐吃“白肉”,这种白肉谓之“神余”。 您瞧了嘛,古人对冬至节气的重视可比咱现在强,别的不说,至少还放假呢!事儿是这事,可理儿不全是啊!还有一层意思,因为人们认为冬至是阴阳二气的自然转化,这可是上天赐予的福气,您说能不重视吗? 说了冬至,自然也少不了习俗。 过去老北京有“冬至馄饨夏至面”的说法。相传汉朝时,匈奴经常进犯边疆,搅得百姓不得安宁。这为首的,就是部落中叫浑氏和屯氏的两个首领,那是无恶不作,边疆百姓恨之入骨。出于无奈,人们用面片把肉馅包成三角,取“浑”与“屯”之音,管这个面食叫做“馄饨”。吃了它,以祈求战乱平息,百姓能过上太平日子。因最初吃混沌是在冬至这天,由此也就形成了习俗。 在民间还有冬至吃狗肉的习俗。冬至吃狗肉的习俗据说是从汉代开始的。相传,汉高祖刘邦在冬至这一天吃了樊哙煮的狗肉,觉得味道特别鲜美,赞不绝口。现在的人们在冬至这一天,吃狗肉、羊肉以及各种滋补食品,实际上就是祈求来年有一个好兆头。不过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人们对自然世界认识的提高,这吃狗肉的事儿是越来越少了,毕竟狗作为宠物,已成为了人类的朋友,为广大宠物爱好者带了无穷的乐趣,屠宰吃肉,也太残忍了! 冬至吃饺子,那是正差儿。过去到了冬至这天,饺子那是家家必不可少的节日饭。这和立冬节气有相似之处,传说都是为了纪念“医圣”张仲景冬至舍药而留下来的。这段传说,在介绍立冬节气时咱说过了,今儿就不再啰嗦了。但您只要记住这句民谚,“冬至不端饺子碗,冻掉耳朵没人管”,这纪念张仲景的事儿,您就算是记住了。 再有个民俗,那必须还得说说,这就是九九消寒图。 九九消寒图,通常是一幅双钩描红书法,上有画有繁体的“庭前垂柳珍重待春风”九个字,这每个字都是九划,合起来共八十一划。从冬至这天开始,每天按照笔划顺序填充一个笔划,一九结束,一个字恰好填充好,直到九九之后春回大地,一幅九九消寒图就算是大功告成了。 还有就是九体对联,意思和九九消寒图一样。每联有九个字,每字有九划,依然是每天在上下联各填一笔,比如上联“春泉垂春柳春染春美”,下联“秋院挂秋柿秋送秋香”,这也算是九九消寒迎春联。 这春联,您每天填充的笔划那可是有讲究的,每个笔划所用的颜色,那得根据当天的天气决定,晴天用红色、阴天用蓝色、雨天用绿色、风天用黄色、下雪了您就填白色。这您就想吧,要是按这情景填满了,赶到九九八十一天结束,这春联岂不既好看又有意思! 除了填字,还有图画版的九九消寒图,也叫“雅图”,就是在白纸上画出九枝寒梅,每枝九朵花,一枝对应一九,一朵对应一天,每天还是根据天气的实况,咱用特定的颜色填充一朵梅花。元朝杨允孚在《滦京杂咏》中记载:“试数窗间九九图,余寒消尽暖回初。梅花点徧无余白,看到今朝是杏株。” 但不管是哪种九九消寒图,人们在消磨时日、娱乐身心的同时,也简单记录了气象的变化。据说有经验的老人,还能根据这九九消寒图,推测出这一年的雨水多寡和丰歉情况。 您瞧,够神的吧!还真应了老话儿了,人间处处皆学问啊! 除了习俗,这冬至在养生学上也算是个节气,因为从冬至到小寒、大寒,这可是最冷的季节,有心脑血管病的朋友,那咱可得特别的小心,注意防寒保暖、饮食起居得有规律,心情也得好啊!别动不动就生气着急的,得有个平和的心态。除此之外,您这平时还得适当运动,提高咱身体对寒冷的适应和耐寒能力,适当锻炼身体,总是有好处的! 嘚嘞,冬至的这点事儿,算是聊得差不多了。临了,我再把这九九消寒歌给您说一遍,要是唱,您也听不见不是?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六九河边看柳;七九河开,八九雁来;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 (图片均来自网络)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