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勇,男,年生,中共党员,现任常州天宁公安分局治安大队副大队长。赵勇曾在基层工作多年,干过片警,担任过派出所副所长,年调任分局治安大队任副大队长,负责社会管理创新、人口管理等治安基础工作。 与刑侦、交管等公安工作相比,治安基础工作琐碎且平庸,不太容易出成绩,经常扮演着“为人做嫁衣”的角色。但这项工作却与群众密不可分,事关群众的切身利益。自担任治安大队副大队长以来,赵勇用他的细心和责任,默默地为辖区群众做好服务,守护着一方群众的安宁。 一场付出 抗击新冠肺炎的幕后英雄 今年年初,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令原本热闹的节日气氛荡然无存。“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大年初三,赵勇就放弃休假,和他的同事一起承担起天宁区核查从疫区及相关危险区回常州的人员的信息工作。他们每天负责接收市局核发的辖区流入人员名单,按照各街道片区分类整理,核发给各街道、社区民警。 天宁区是我市中心城区,且辖区内有火车站、汽车站,医院,人员流动最为密集。特别是随着二月底、三月初复工复产后,辖区内人流量倍增,人员核查、管控工作压力就更大。赵勇和他的团队一共仅3名成员,而核查名单每天都有下发,且24小时不间断。 在核发初期,工作量非常大。为了便于一线民警开展上门核查工作,减轻他们的工作量,赵勇和他的团队收到核查名单后,要把名单按时间、地区分类,并制作统计表。统计表每次要耗费很多的时间,最长的一次做统计表花了4个多小时。那段时间,赵勇平均每天要工作10个小时以上,最忙的一天,他连续工作20个小时,到凌晨两点才下班。这种工作状态一直持续到今年“五一”节前夕,期间赵勇和他的两名同事没有休过一天假。 因现在人口流动性较大,很多时候,被核查者的户籍地和居住地不在同一处,经常会出现矛盾。遇到这种情况,赵勇还要为此进行协调。考虑到社区民警上门工作压力大,赵勇有时需要耐心跟民警解释,有时则会亲自下社区和民警一起上门做被核查者的工作。 整个疫情期间,赵勇和他的团队累计推送核查各类人员3万余人,累计核查外籍人员人,境外返回人员人,没有发生一起遗漏。他和团队的幕后工作为天宁区乃至全市的疫情防控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颗细心 及时填补精神病人管理漏洞 赵勇有个习惯,每天一上班就先打开电脑,浏览一下过去24小时内辖区的接处警记录。那天他在浏览平台接处警记录时,看到这样一条信息:今年5月27日中午1时许,翠竹派出所接到辖区内一家商店报警称,有人去店里砸东西。民警立即赶赴现场,将砸东西的男子控制住,口头传唤到翠竹派出所接受调查。 经民警调查,闹事男子凤某,今年57岁,常州人,住在北环新村附近。凤某无业,子女不在身边一人独居,每月低保费月元左右,加上领到的公租房费用余元,总计收入余元。信息中提到,凤某是辖区内一名精神病患者,有相关记录。 看到这一情况,赵勇立即打电话向辖区民警进一步询问情况。得知凤某每天都要多次喝酒及抽烟,收入根本不够其花销,到了月底就开始耍无赖,去社区、居租地邻居及附近商店要钱并借机惹是生非,无理取闹,其行为已经对周边居民的生活造成了影响,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需要对凤某送专业机构接受治疗。但根据相关规定,将精神病患者送医治疗需要征得其家属同意。得知这一情况后,赵勇立即与社区民警联合开展工作,与凤某在外地工作的子女取得联系,并耐心地对家属做说服工作。最终,凤某家属同意将他送医治疗。考虑到当时正是疫情防控最严格时期,医院为凤某做了核酸检测,医院协商为其办理低保人员入院手续,保障其享有部分医药费减免。5月28日,赵勇安医院接受治疗。 至此,成功排除了一起潜在的社区安全隐患。 一份责任 为辖区16名“黑户”办了户口 两年前,辖内接到一起办理户籍申请:一名50多岁且已经做奶奶的女子要办理户口。“50多岁已经做了奶奶的人居然没有户口?”这在常人眼里,简直不可思议。赵勇接到这一申请后,立即对申请人的情况做了全面核实。 经初步了解,该女子周某老家在四川一个小山村,因家里贫穷,被父母送养,20出头,跟人来常州打工。期间,周某嫁给了郑陆镇焦溪一村民。如今一晃近30年过去了,周某已经做了奶奶,但依旧是个“黑户”。多年来,周某多次申报户口,因无任何资料,老家派出所一直没有帮其恢复户口,一拖就是十几年。 “以前没有户口,还能坐大巴车,现在连长途汽车都要实名制,可以想象,没有户口的周某生活该是多么不便。”赵勇一方面出于对周某的同情,一方面也意识到这也是自己的一份责任。于是,他决定在调查清楚的基础上,尽力帮周某解决问题。赵勇先是通过向周某老家派出所发函,了解她户籍等信息。同时,又联系上周某在老家的亲兄弟,掌握周某的相关情况,并做好电话记录;之后又对周某现在的居住地村民进行走访,做好询问笔录。随后,安排民警采集周某的血样,在全国打拐库进行比对,以排除其为拐卖人员。一切措施到位,民警收集整理好周素碧的相关材料上报分局、市局审批,历经大半年的努力,终于帮周某上到了户口。 自国务院年解决无户口人员登记户口问题政策落地后,赵勇带领分局基础工作办的同志一起想方设法,给天宁区梳理出的16名无户籍人员全部落户,周某是年龄最大的一位。而最小的一位则是一名即将幼儿园的孩子。申请者称孩子是一名弃婴,收养之后因种种原因一直没能为孩子上户口。成年人的情况比较好掌握,而未成年人特别是幼儿的信息则很难掌握。但为了切实为申请人解决困难,同时又要确保孩子不是被拐儿童,赵勇指导和协调派出所经过数月的调查走访、《常州日报》刊登寻找弃婴生父母公告、公安部打拐库查询比对,未能找到该弃婴的生父母。最终,确定孩子为“弃婴”,赵勇这名孩子申报了户口,使其顺利报名入园。 依法登记户口是法律赋予公民的基本权利,很多市民常常不解:为什么公安机关对于办理这类户口手续繁琐,而且还设置很多条件?对此,赵勇解释说,其实,无户籍人口背后往往会牵涉到一些人口拐卖等违法甚至犯罪行为。一旦做错,影响极大。而要做好这项工作,必须花费比平时数倍的工作量。“我们踏踏实实办好每一个案件,不求能获得市民赞赏,只希望能够获得理解,以无愧吾心。”赵勇说。 END ◆鲜花送给最美的你!天宁警方的“高考答卷”满分! ◆“守初心担使命” 治安大队、红梅派出所党支部开展结对主题党日活动 ◆护航高考 乘风破浪的高考考生,护佑梦想,你我同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