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1-6-24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点击: 61 次

近日,记者到安宁市八街街道凤仪村见到村民赵利斌正在和请来的工人一起扩建自己的蔬菜大棚。去年,四个普通大棚种植番茄黄瓜,让赵利斌收入15万元。因疫情原因,现在可以复产复工,他决定再扩大规模,继续修建4个冬暖式大棚。在发展高原特色农产品相关政策的扶持下,这样的现象在八街街道已很普遍。

“我能发展到今天的规模,农信社信用贷款给了很大帮助,我们村是挂牌信用村,我在八街农信社有20万元信用贷款额度,贷款利率还有优惠。”赵利斌说。农户小额信用贷款,是安宁市从年开始为巩固全市农村信用环境,推进全市农村信用体系建设,促进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和农村经济发展而开展的一项金融惠民工程。这一工作到今天,从赵利斌的种植发展上可以看到已经取得了很好的成效。

信用和契约精神扎根村庄

赵利斌是凤仪村蔬菜种植大户,如今在村内有8亩土地,建有大棚4个,主要经济来源就是种植瓜果蔬菜等经济作物。他回忆起十年前发展农业的时候,种子、化肥、地膜等农资投入是一笔不小的开支,每年筹措资金是他最头疼的事情。首先是农民家里没有过多闲置资金;其次是银行贷款需要的抵押担保条件,农民多数都达不到。

赵利斌说以前借2万元,要跑多少家门、说多少好话,靠亲戚朋友你家几百我家几千凑出来。期限、利率的约定混合了情感、情绪等非理性因素,突如其来的催债让人无奈又无力,任何约定在人情世故面前脆弱得禁不住一声叹息。

村庄熟人社会关系的维护是传统村落稳定的基础,但人情债也是这种关系背后的沉重负担。借出几千元,解决燃眉之急在传统意识看来承载着莫大的人情。金钱易还人情难了,导致村民之间、亲戚之间、朋友之间关系破裂乃至反目成仇比比皆是。

现在像凤仪村这样的农村信用社授牌信用村,通过严格的评级授信程序,农户最高可获得30万元的信用额度,在此项贷款市场利率基础上按照不同档次,综合计算后最高可优惠10%。授信完成,按相关规定签订贷款合同后,农户只要拿着身份证到农信社网点柜台办理,像取自己存款一样方便。用严格履行贷款合同取代熟人间的互相约定,信用和契约精神扎根村庄。赵利斌正在扩建的大棚,资金就来源于此,缓和了经济负担,面对亲友时也不再有以前借钱后那种复杂心理。

农村小额信用贷款便民实惠

年八街街道凤仪村在安宁市推进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工作中,成为首批信用村。据八街信用社党支部宣传委员唐方芳介绍,凤仪村授信户户,截止目前已签订且在有效期的合同金额是万元。以农户贷款10万元为例,4月18日农信社10万元贷款年利率是5.33%,信用村优惠后利率为4.9%,每年可节约资金使用成本元。

开展信用村建设工作,主要是建立农户经济档案并进行信用评级后一次性核定信用额度,目的是简化农户办理小额信用贷款的手续,使其能更方便、快捷地获得贷款支持。信用社、街道职能部门、村委会、村小组联合调查,建立包含家庭基本情况、资产情况、生产经营情况、农户信誉等内容的农户经济档案,是此项工作的核心。多方联合保证了农户信息真实,降低了信用社贷款风险。

唐方芳还介绍了目前正在开展的对八街街道摩所营、磨南德、龙洞、窑坡等12个村委会信用村建设基础调查工作。依赖村组干部,收集大量的涉及家庭关系、口碑、守信意识等软信息,整合后录入农户信用信息库。村“两委”熟悉村情民意,他们的协助,提高了调查效率。

信用村建设工作,让农民在农业生产、个体副业、日常生活等方面得到便捷的金融支持。农户统一授信有效时限3年,最长贷款期1年。签订贷款合同后,农户需要贷款时,在窗口或手机银行办理即时放款。授信有效期内按期还款,循环使用,方便周转。

八街街道相关负责人介绍,年八街街道计划达到14个村委会成为授牌信用村,届时,全街道信用村数量占街道辖区村委会数量50%以上,八街街道将申请信用街道称号。信用街道的信用村农户贷款利率按档次综合计算后还将有最高达10%的优惠,届时最高优惠累计将会达市场利率的20%。

信用是村庄管理的基石

八街街道凤仪村年水果种植亩,烤烟种植亩,短频快蔬菜种植亩;土杂鸡规模养殖户37户,存栏15万羽,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大村。发展规模种养殖前期投入及日常经营管理都需要投入大量资金,年首批挂牌信用村也是因为凤仪村农户在农村信用社贷款频次高,总体信用良好。凤仪村党总支书记郑宏彬说凤仪村挂牌信用村后农户信用贷款违约情况为零。

整体零违约,与个体的信用意识提升分不开。背后是凤仪村党总支年开始实施的党员积分制管理,以党员带头引领群众不断规范生产生活行为,逐步形成良好的村风村貌。从党员亮明身份包街巷卫生、定期义务开展村庄环境集中整治、党员户兑现门前三包承诺等实际行动,营造讲规矩守信用的氛围。以点带面让群众跟上来,学起来。党总支也注重和信用社密切配合,对贷款户生产状况、家庭情况定期了解,定点帮扶,用组织的力量固守信用基石。郑宏彬书记说信用意识提升还减少了村民间的矛盾与冲突,降低了村庄管理成本,强化了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

这几年,信用村建设带来的不仅是经济上的实惠,信用体系的建设让村民更讲规矩、更懂诚信。信用让村庄综合发展更健康、组织管理更有序。稳步向上发展的村庄又是培育良好信用的温床,随着信用村建设工作的推进,这样的正向促进正在八街街道漫延。

来源:云南信息报

编辑:陈媛媛审核:王恒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隔线----------------------------
热点内容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发布优势
  • 广告合作
  • 版权申明
  • 服务条款
  • Copyright (c) @2012 - 2020



    提醒您: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做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